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222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包装领域,尤其涉及运输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缓冲减震 包装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
技术背景长途运输和托运如手提电脑、扫描仪器、或者投影仪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装 置时,通常利用盒子来包装这些电子装置,并且在盒子内用聚乙烯泡沬填充固 定,以防止撞击和震动。通常,便携式电子装置附带的便携包中通常还装有便 携式电子装置的附件,如电源、电缆等。在这种包装方法中,便携包没有用于运输中的包装,而是作为产品的部件 被盒子和聚乙烯泡沫包装。这是因为常规的便携包不适合应对长途运输中遇到 的冲击,所以便携包不能用作便携式电子装置在运输中的包装装置。这种便携 包通常用于短途旅行,而不是被设计来抵御长途货运中连续的冲击和震动。另一方面,通常的包装方法依靠常规包装技术如采用聚乙烯泡沫来提供长 途运输中的支撑和抗冲击,但是,这样会产生不可回收的聚乙烯泡沫废弃物。 盒子中的其他包装材料例如塑料包装盒也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和更多的废弃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 置,所述的这种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 便携式电子装置附带的便携包不能用于长途运输包装物、包装方法产生不可回 收的聚乙烯泡沫废弃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由一个载 物包构成,所述的载物包至少具有一个储物腔,其中,所述的储物腔中设置有 抗冲击衬套,所述的抗冲击衬套由一个弹性抗冲击板折弯变形构成,所述的弹性抗冲击板中设置有复数个凸起部和复数个凹陷部,弹性抗冲击板折弯变形后的形状与储物腔的形状相配合,弹性抗冲击板与储物腔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凸起部均与一个所述的凹陷部相邻,所述的复数个凸起部与复数个凹陷部相互间隔并呈矩阵排列。进一步的,所述的抗冲击衬套具有侧板,所述的侧板由所述的弹性抗冲击板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侧板的角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侧板凸起部,所述的侧板凸起部的突出方向朝向抗冲击衬套的对侧侧板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的突出方向朝向抗冲击衬套的对侧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陷部从所述的抗冲击衬套的外壁向外突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的顶峰和凹陷部的坑底均分别设置有弹性加厚部。进一步的,任意一个凸起部的形状均与任意一个凹陷部的形状对称。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凸起部或者相邻的两个凹陷部之间的距离介于3.5 cm到7.0cm之间,凸起部顶峰与凹陷部坑底之间的高度差介于1.0cm至lj 3.0 c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与凹陷部均呈椭圆半球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与凹陷部均呈半球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便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在载物包的储物腔内,抗 冲击衬套对便携式电子装置起到夹持定位和缓冲作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附件 可以装入载物包的其余储物腔内,在托运和长途运输时,不再需要在包装箱中 加入独立的聚乙烯泡沫来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并且也不再需要塑料材料来包 装附件。当载物包到达最终用户时,载物包可以接着被用作电子装置的便携包 或便携袋。不会产生不可回收的聚乙烯泡沫废弃物,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直接 在便携包内设置抗冲击衬套,抗冲击衬套由弹性抗冲击板折弯变形构成,弹性 抗冲击板中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复数个凸起部和复数个凹陷部,便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在载物包的储物腔内,抗冲击衬套对便携式电子装置起到夹持定位和缓冲 作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附件可以装入载物包的其余储物腔内,在托运和长途 运输时,不再需要在包装箱中加入独立的聚乙烯泡沫来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 并且也不再需要塑料材料来包装附件。当载物包到达最终用户时,载物包可以 接着被用作电子装置的便携包或便携袋,因此不会产生不可回收的聚乙烯泡沫 废弃物,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的一个实 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中的一个 实施例的另一个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弹性抗冲击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的一个实 施例中的弹性抗冲击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中的一个 实施例中的弹性抗冲击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中的弹性 抗冲击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中的弹性 抗冲击板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中的另一 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中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中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100由一个载物包 105构成,所述的载物包105至少具有一个储物腔109,其中,所述的储物腔 109中设置有抗冲击衬套113,所述的抗冲击衬套113由一个弹性抗冲击板折 弯变形构成,所述的弹性抗冲击板中设置有复数个凸起部208和复数个凹陷部 213,弹性抗冲击板折弯变形后的形状与储物腔109的形状相配合,弹性抗冲 击板与储物腔109连接。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凸起部208均与一个所述的凹陷部213相邻, 所述的复数个凸起部208与复数个凹陷部213相互间隔并呈矩阵排列。进一步的,所述的抗冲击衬套113具有侧板411,所述的侧板411由所述 的弹性抗冲击板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侧板411的角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侧板 凸起部402,所述的侧板凸起部402的突出方向朝向抗冲击衬套113的对侧侧 板411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208的突出方向朝向抗冲击衬套113的对侧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陷部213从所述的抗冲击衬套113的外壁向外突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208的顶峰和凹陷部213的坑底均分别设置有弹 性加厚部221。进一步的,任意一个凸起部208的形状均与任意一个凹陷部213的形状对称。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凸起部208或者相邻的两个凹陷部213之间的距离 介于3.5cm到7.0cm之间,凸起部208顶峰与凹陷部213坑底之间的高度差 介于1.0 cm到3.0 c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208与凹陷部213均呈椭圆半球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208与凹陷部213均呈半球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载物包105还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储物腔111,用于存放便携式电子 装置相关的其他附件,如连接器、电缆、或者电源等。抗冲击衬套113可以活动连接在储物腔109内,例如,将抗冲击衬套113 推挤到储物腔109内,然后固定。或者,抗冲击衬套113可以永久连接在储物腔109内,永久连接的方式可 以通过例如将抗冲击衬套113置入储物腔109后再利用订合、缝纫或者粘接的 方式实现。抗冲击衬套113置入储物腔109后,弹性夹衬住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机身, 从而对运输过程中跌落、颠簸、或者震动引起的撞击产生抗冲击保护。抗冲击衬套113中的弹性抗冲击板中设置有复数个弹性凸起部208和弹性 凹陷部213。凸起部208和凹陷部213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锥形半球 状。复数个凸起部208与凹陷部213完全覆盖在弹性抗冲击板的表面。优选的, 任意一个凸起部208与凹陷部213均相互对称,使弹性抗冲击板的两侧可获得 平衡的夹衬效果。这可以使弹性抗冲击板的任意一侧均可以用于夹衬。任意一个所述的凸起部208的顶峰壁和凹陷部213的坑底壁均分别通过弹 性材料加厚,以提供更强的抗冲击性。优选的,顶峰壁和坑底壁的弹性加厚部 221的截面具有0.3 cm的厚度,截面的厚度也可以在0.2 cm和5 cm之间。更 优选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凸起部208的顶峰的表面平坦,以增加抗冲击衬套113 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触面。相邻的两个凸起部208或者相邻的两个凹陷部213之间的距离d可以介于 3.5 cm到7.0 cm之间,以获得最佳的夹衬效果。优选的,距离d是6.34cm。 除了提供最佳的夹衬效果,距离d与凸起部与凹陷部的高度差h相配合,可以 更好地增强抗冲击性,并且有利于抗冲击衬套113中的散热。在一个优选实施 例中,凸起部与凹陷部的高度差h是2cm,高度差h也可以在1.0cm和3.0 cm 之间。优选的,抗冲击衬套113充分覆盖储物腔109的内壁。抗冲击衬套113完 全覆盖了储物腔109的内壁,从而对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全部机身提供弹性夹衬, 获得更理想的抗冲击性能。抗冲击衬套113的弹性抗冲击板可由热塑性材料制取,例如,乙烯醋酸纤 维(EVA)、发泡聚乙烯(EPP)、挤出聚乙烯(XPP)、聚乙烯(PE)、或者交联聚乙 烯等高稳定性的材料。上述材料可增强凸起部208的顶峰壁和凹陷部213的坑 底壁的抗冲击特征。弹性抗冲击板可以通过现有的加工工艺例如热成型方法制 造。载物包105的外部可以利用热塑性材料通过热成型方法制造。优选的,将 两种不同密度的热塑性材料层压叠合。或者,在热塑性材料中层压叠合具有延 伸性的纤维,纤维可以从相同的热塑性材料中制取或者采用尼龙、棉、或者帆 布等具有柔软触感和防水、防污、耐磨损的纤维。优选的,抗冲击衬套113在储物腔109中固定后,将便携式电子装置置入并夹持在 抗冲击衬套113的相向侧壁之间,便携式电子装置由向抗冲击衬套113的相向 内壁方向突起的复数个凸起部208弹性夹衬。夹衬作用将便携式电子装置定位,并同时在抗冲击衬套113内部提供抗冲 击震动的缓冲。复数个凹陷部213从抗冲击衬套113的外壁形成向外的突出, 进一步防止抗冲击衬套113外部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优选的,相邻的两个侧板凸起部402的顶点到顶点之间的距离是3.5 cm。 任意一个侧板凸起部402的顶峰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接触的部位可以加工成平坦 形状,以增加抗冲击衬套113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接触面。可对抗冲击衬套113 的提供额外的抗冲击保护,特别可防止侧边和角部发生的冲击。上述实施例清楚地表达了本发明的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从本 发明公开的实质和范围出发,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修改的实施方式而不超出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了但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由一个载物包构成,所述的载物包至少具有一个储物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物腔中设置有抗冲击衬套,所述的抗冲击衬套由一个弹性抗冲击板折弯变形构成,所述的弹性抗冲击板中设置有复数个凸起部和复数个凹陷部,弹性抗冲击板折弯变形后的形状与储物腔的形状相配合,弹性抗冲击板与储物腔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 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凸起部均与一个所述的凹陷部相邻,所述的复数 个凸起部与复数个凹陷部相互间隔并呈矩阵排列。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冲击衬套具有侧板,所述的侧板由所述的弹性抗冲击板 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侧板的角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侧板凸起部,所述的侧 板凸起部的突出方向朝向抗冲击衬套的对侧侧板内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的突出方向朝向抗冲击衬套的对侧内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部从所述的抗冲击衬套的外壁向外突出。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的顶峰和凹陷部的坑底均分别设置有弹性加厚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 特征在于任意一个凸起部的形状均与任意一个凹陷部的形状对称。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凸起部或者相邻的两个凹陷部之间的距离介于3. 5 cm 到7. Ocm之间,凸起部顶峰与凹陷部坑底之间的高度差介于l.Qcm到3. 0 cm之间。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与凹陷部均呈椭圆半球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与凹陷部均呈半球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携带和运输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包装装置,由载物包构成,载物包至少具有一个储物腔,储物腔中设置有抗冲击衬套,抗冲击衬套由一个弹性抗冲击板折弯变形构成,弹性抗冲击板中设置有复数个凸起部和复数个凹陷部,弹性抗冲击板折弯变形后的形状与储物腔的形状相配合,弹性抗冲击板与储物腔连接。任意一个凸起部均与一个凹陷部相邻,复数个凸起部与复数个凹陷部相互间隔并呈矩阵排列。便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在储物腔内,抗冲击衬套对便携式电子装置起到夹持定位和缓冲作用,不再需要在包装箱中加入独立的聚乙烯泡沫。载物包到达最终用户时,载物包可以被用作电子装置的便携包,不会产生不可回收的聚乙烯泡沫废弃物,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文档编号B65D85/68GK201099455SQ20072007442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5日
发明者塞格夫莱德·提坦·卢卡斯·夫南德斯, 彭招娣, 杨振添, 杨耀忠 申请人:法科达拉泡沫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