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611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络纱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
背景技术
络纱机是将纱线以线速度卷绕成形的设备。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络纱机(公 开号CN 101372296A),其具备被旋转驱动的横动鼓筒,以及,覆盖定义在与该横动鼓筒 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的横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地配置的盖部件;在盖部件上设置有具备 限制纱的切断端的纱限制部的纱捕捉体;纱限制部配置在面对横动鼓筒的周面与卷装的接 触部的位置的横动区域的至少一侧方,向离开横动鼓筒的周面的方向竖起形成;纱限制部 的竖起突出端靠近上述卷装的周面配置;纱捕捉体由向离开横动鼓筒的周面的方向竖起的 捕捉壁构成;纱限制部包括形成在面对横动鼓筒的宽度方向靠中央的上述捕捉壁的内侧端 的爪状部;在纱限制部的基端形成有用来保持纱的内拐角;纱的卷绕开始端卷入安装在构 成卷装的芯管的一侧端;在位于卷绕开始端侧的纱捕捉体的突起端,设置有定位结构,该定 位结构转移引导与卷绕开始端连续的纱;与捕捉壁的外侧端连续地向外侧方突设有防止接 头时纱的从卷装表面到端部的脱落的纱支承部分;定位结构和上述纱支承部分一体地形成 在构成一方的纱捕捉体的捕捉壁上。但是这种络纱机在上头时需要将设备停转,然后再由 人工将纱线缠绕上机头,费时费力,而且使生产缺少连续性,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络 纱机在上头时需要将设备停转,然后再由人工将纱线缠绕上机头,费时费力,而且使生产缺 少连续性,生产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的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包括前盖与后盖,所述的前盖与后盖之间设 有涨片,涨片连接有拉伸弹簧,涨片内设有套筒,套筒的两端设有锥套,锥套与套筒端部之 间设有气腔,涨片的内表面上设有可让锥套滑动的锥面,套筒内设有气缸,气缸前端设有顶 杆,顶杆上连接有夹纱块,气缸内部设有主气流通道,主气流通道通过支气流通道连通气 腔。主气流通道内充气后,通过支气流通道气体到达气腔处,从而气压可以推动锥套沿着涨 片内壁的锥面向外移动。在拉伸弹簧向内拉伸力的作用下,涨片收缩,从而使整个卷筒的直 径减小。同时,主气流通道的气压也推动其端部的顶杆向前移动,夹纱块即和前盖之间产生 夹纱缝,纱线即可脱出,这样就可以轻松卸纱。作为优选,所述的锥套与前盖、后盖之间都连接有压缩弹簧,主气流通道切断气源 后,压缩弹簧可将锥套沿着锥面复位。作为优选,所述的顶杆与前盖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切断气源后,复位弹簧可将顶 杆拉回原位。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与锥套之间、锥套与气缸之间都设有密封件,防止气体从套筒与锥套之间、锥套与气缸之间的缝隙中泄露出去。作为优选,所述的锥套上连接有导杆,后盖上开有可使导杆滑动的导槽。利用导杆 可以引导锥套前后移动,防止其跑偏位置从而造成故障。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头前端的气缸使纱线在夹纱块中锁住,与涨片同步运行, 实现了无人操作上头和人工轻松上头的双重作业目的,解决了以往靠人工将纱线缠绕上机 头,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的难题,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涨开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前盖1、后盖2、涨片3、拉伸弹簧4、套筒5、锥套6、气腔 7、气缸8、顶杆9、夹纱块10、主气流通道11、支气流通道12、压缩弹簧13、复位弹簧14、密封 件15、导杆16、导槽17、夹纱缝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如图1、图2,有一个前盖1与后盖2,前盖与 后盖之间设有涨片3,涨片连接有拉伸弹簧4,涨片内设有套筒5,套筒的两端设有锥套6,锥 套与前盖、后盖之间都连接有压缩弹簧13。锥套上连接有导杆16,后盖上开有可使导杆滑 动的导槽17。锥套与套筒端部之间设有气腔7,涨片的内表面上设有可让锥套滑动的锥面, 套筒内设有气缸8,气缸前端设有顶杆9,顶杆上连接有夹纱块10,前盖1与夹纱块之间设有 夹纱缝18。顶杆与前盖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4。气缸内部设有主气流通道11,主气流通 道通过支气流通道12连通气腔7。套筒与锥套之间、锥套与气缸之间都设有密封件15。当卸纱时,空气流动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气压通过主气流通道11、支气流通道12 流到气腔7内,气压使锥套6产生向外的力,压缩弹簧13缩进,在拉伸弹簧4作用下,使涨 片3收缩,卷筒直径缩小,同时顶杆9带动夹纱块10向前移动,这样就可以轻松卸纱。当上纱线的时,如图2将纱线放入夹纱缝18,切断气源,自动夹紧,同时由压缩弹 簧13自身弹力给锥套6 —个力,使涨片3处于涨开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一种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包括前盖(1)与后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1)与后盖(2)之间设有涨片(3),涨片连接有拉伸弹簧(4),涨片内设有套筒(5),套筒的两端设有锥套(6),锥套与套筒端部之间设有气腔(7),涨片的内表面上设有可让锥套滑动的锥面,套筒内设有气缸(8),气缸前端设有顶杆(9),顶杆上连接有夹纱块(10),气缸内部设有主气流通道(11),主气流通道通过支气流通道(12)连通气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套(6)与前盖 (1)、后盖(2 )之间都连接有压缩弹簧(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9)与前 盖(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5)与锥 套(6)之间、锥套(6)与气缸(8)之间都设有密封件(1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套(6)上连 接有导杆(16),后盖(2)上开有可使导杆滑动的导槽(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络纱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络纱机机头夹纱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络纱机在上头时需要将设备停转,然后再由人工将纱线缠绕上机头,费时费力,而且使生产缺少连续性,生产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盖(1)与后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1)与后盖(2)之间设有涨片(3),涨片连接有拉伸弹簧(4),涨片内设有套筒(5),套筒的两端设有锥套(6),锥套与套筒端部之间设有气腔(7),涨片的内表面上设有可让锥套滑动的锥面,套筒内设有气缸(8),气缸前端设有顶杆(9),顶杆上连接有夹纱块(10),气缸内部设有主气流通道(11),主气流通道通过支气流通道(12)连通气腔(7)。
文档编号B65H65/00GK201746170SQ2010202677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俞金火, 汪建强 申请人:杭州萧山天成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