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及其前角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1527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及其前角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运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其前角柱。
背景技术
如图1-3所示,现有集装箱一般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前角柱1,每个前角柱I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角件3。集装箱的前下梁5的端部与前角柱I的下端以及角件3焊接。 此外,集装箱的底侧梁7的端部与集装箱前角柱I的下端以及角件3焊接。如图3所示,在该底侧梁7和该前下梁5上固定有地板9,该地板9 一般通过支撑在底侧梁7的地板支撑面和前下梁5的地板支撑面上。如图3所示,因为底侧梁7的端部轮廓具有顺次连接的凹进-凸出-凹进的形状, 这使得底侧梁7与前角柱I及角件3之间焊接后会存在一个缺口。而同时,由于底侧梁7 的端部、前下梁5的端部和前角柱的下部之间的围成的空间中填放有一个塑料支撑件,如小塑料盒(图中未示出)以支撑地板9,而上述缺口会造成该小盒的外露,所以如图2和图3 所示,在该缺口的位置处还会设置有一个封板2,该封板2焊接至前角柱I的下端部,以填补上述缺口。该底侧梁7的端部同时与该封板2焊接。从上文所述可以看出,前角柱I与封板2之间需要焊接连接,并且两者之间的焊缝在喷漆前需要打磨处理,这造成集装箱的生产工序较繁琐,而且封板2的体积较小,加工繁琐。此外,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到,现有技术中的封板为矩形,而底侧梁7的端部轮廓具有顺次连接的凹进-凸出-凹进形状轮廓,与封板2焊接时,该凸出形状轮廓部位大致与前角柱I与封板2之间的衔接处的直角拐角对准,而该下方的凹进形状轮廓大致与封板2上远离前角柱I的一侧的直角形上拐角对准。可以理解,上述的底侧梁7端部的轮廓与前角柱I、封板2形成的直角形轮廓与底侧梁7的端部轮廓不吻合导致了集装箱在整箱组装时前角柱I、封板2与底侧梁7之间存在较大的过渡间隙,导致焊道的质量较差,浪费焊料。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及其前角柱,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的前角柱, 前角柱为一体形成件,包括前角柱本体,其竖直延伸且具有L形横截面;前墙板连接部和前下梁连接部,均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一侧边上,并分别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前墙板和前下梁;侧墙板连接部和底侧梁连接部,均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上,并分别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侧墙板和底侧梁;底侧梁连接部为L形,底侧梁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的下端;以及突出部,从主体部下端水平延伸,用于在集装箱的组装状态下遮挡集装箱的底侧梁与前角柱之间所形成的缺口。进一步地,底侧梁连接部具有与集装箱的底侧梁的端部的轮廓相匹配的弧形形状轮廓,用于将集装箱的底侧梁的端部焊接至其上。进一步地,前下梁连接部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一侧边的下端,用于将集装箱的前下梁的端部焊接至其上。进一步地,前墙板连接部竖直延伸并具有L形横截面,其中,前墙板连接部的一个侧边连接至前角柱本体的第一侧边;前墙板连接部的另一个侧边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前墙板。进一步地,侧墙板连接部竖直延伸并具有L形横截面,其中,侧墙板连接部的一个侧边连接至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侧墙板连接部的另一个侧边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侧墙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上述任一种前角柱;角件,其为立方体且连接在前角柱的下方;底侧梁,底侧梁的端部与前角柱的底侧梁连接部和角件均焊接连接;以及前下梁,前下梁的端部与前角柱的前下梁连接部和角件均焊接连接,其中,底侧梁连接部的突出部遮挡底侧梁与前角柱之间所形成的缺口。进一步地,底侧梁和前下梁上支撑有地板,其中底侧梁和前下梁分别具有地板支撑面,地板的侧端下面支撑在与底侧梁的地板支撑面和前下梁的地板支撑面上。进一步地,底侧梁的端部、前下梁的端部和前角柱的下部之间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塑料支撑件,塑料支撑件具有地板支撑面,塑料支撑件的地板支撑面与底侧梁的地板支撑面以及前下梁的地板支撑面平齐。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前角柱的前角柱本体上形成有底侧梁连接部,该底侧梁连接部为L 形,包括主体部和突出部,该主体部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的下端,突出部从主体部下端水平延伸,用于在集装箱的组装状态下遮挡集装箱的底侧梁与前角柱之间所形成的缺口。可以理解,该前角柱的底侧梁连接部的突出部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封板,并且该突出部是一体形成在前角柱下端的。这样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小型零件封板的加工的繁琐,并且在组装集装箱时无需再进行封板与前角柱之间的焊接工序,也就避免了喷漆前对封板与前角柱之间的焊缝进行打磨处理,简化了工序,降低了集装箱的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前角柱的底侧梁连接部可以进一步具有与集装箱的底侧梁的端部的轮廓相匹配的弧形形状轮廓,这使得底侧梁与前角柱的底侧梁连接部之间的配合间隙明显减小,从而改善了焊道质量,减少了焊料的浪费,进一步也降低了集装箱的成本。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前角柱、角件与前下梁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前角柱、角件与底侧梁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0023]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角柱的立体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角柱与角件之间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角柱、角件与前墙板及前下梁之间连接的不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角柱、角件与侧墙板及底侧梁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集装箱的前角柱I为一体形成件, 该前角柱I包括前角柱本体11,其竖直延伸且具有L形横截面。在前角柱本体11的第一侧边处设置有前墙板连接部13和前下梁连接部15。结合图4、图5和图6可知,该前墙板连接部13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前墙板6,该前下梁连接部15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前下梁5。 从图4和图5中还可以看到,在前角柱本体11的第二侧边处设置有侧墙板连接部14和底侧梁连接部16。结合图4、图5和图7可知,该侧墙板连接部14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侧墙板8,该底侧梁连接部16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底侧梁7。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角柱I的实施例中,底侧梁连接部16为L形,底侧梁连接部16包括主体部161和突出部162。其中主体部161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的下端,突出部162从主体部161下端水平延伸。从图7中可以看到,该突出部162用于在集装箱的组装状态下遮挡集装箱的底侧梁7与前角柱I之间所形成的缺口,也就是起到了背景技术内容中所提到的封板2的作用。可以理解,该前角柱I的底侧梁连接部16的突出部162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封板 2,并且该突出部162是一体形成在前角柱I下端的,从而只需一次性制造出前角柱I而无需加工封板2。这样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小型零件封板的加工的繁琐,并且在组装集装箱时无需再进行封板2与前角柱I之间的焊接工序,也就避免了喷漆前对封板2与前角柱 I之间的焊缝进行打磨处理,简化了工序,降低了集装箱的成本。该底侧梁连接部16的主体部161和突出部162可以均为矩形形状(图中未示出), 这样加工好的前角柱I的底侧梁连接部16的主体部161和突出部162的衔接处具有直角拐角,并且突出部162的外侧也具有直角拐角。由于底侧梁7的端部轮廓具有顺次连接的凹进-凸出-凹进形状轮廓(如图7所示),与底侧梁连接部16焊接时,该凸出形状轮廓部位大致与主体部161和突出部162之间的衔接处的直角拐角对准,而该下方的凹进形状轮廓大致与突出部162上远离前角柱I的第二侧边的直角形上拐角对准即可进行焊接。然而焊接时底侧梁7的端部与底侧梁连接部16之间具有较大的配合间隙,会导致焊道质量较差、浪费焊料。优选地,将该底侧梁连接部16制作为具有与集装箱的底侧梁7的端部的轮廓相匹配的弧形形状轮廓,用于将集装箱的底侧梁7的端部焊接至其上。这样,集装箱的底侧梁 7的端部与底侧梁连接部16的形状匹配,使得底侧梁7与前角柱I的底侧梁连接部16之间的配合间隙明显减小,从而改善了焊道质量,减少了焊料的浪费,进一步也降低了集装箱的成本。优选地,如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前下梁连接部15形成在前角柱本体 11的第一侧边的下端,用于将集装箱的前下梁5的端部焊接至其上。可以理解,该前下梁5 的另一个端部可以焊接至另一侧的前角柱I下端的相同的前下梁连接部15上。此外,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前墙板连接部13竖直延伸并具有L形横截面。具体地,前墙板连接部13的一个侧边连接至前角柱本体11的第一侧边,前墙板连接部13的另一个侧边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前墙板6的一侧。可以理解,该前墙板6的另一侧可以连接至另一个侧的前角柱I上的相同的前墙板连接部13上。此外,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与前墙板连接部类似地,上述侧墙板连接部14 竖直延伸并具有L形横截面。具体地,侧墙板连接部14的一个侧边连接至前角柱本体11 的第二侧边;侧墙板连接部14的另一个侧边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侧墙板8,一般为连接至侧墙板8的一个侧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包括上述的任一种前角柱I。此外,该集装箱还包括角件3、底侧梁7和前下梁5。如图5所示,该角件3为立方体,并且连接在前角柱I的下方,起到支撑作用。如图7所示,该底侧梁7的端部不仅与前角柱I的底侧梁连接部16焊接连接,还同时和角件3焊接连接,保证了底侧梁7的稳定。类似地,前下梁5的端部与前角柱I的前下梁连接部15和角件3均焊接连接,以保证前下梁5的稳定。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底侧梁7的端部轮廓具有顺次连接的凹进-凸出-凹进的形状,这使得底侧梁 7与前角柱I及角件3之间焊接后会存在一个缺口,底侧梁连接部16的突出部162起到了遮挡底侧梁7与前角柱I之间所形成的缺口的作用。并且该突出部162与前角柱I 一体形成,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小型零件封板2的加工的繁琐,并且在组装集装箱时无需再进行封板2与前角柱I之间的焊接工作,也就避免了喷漆前对封板2与前角柱I之间的焊缝进行打磨处理,简化了工序,降低了集装箱的成本。优选地,如图7所示,底侧梁7和前下梁5上支撑有地板9。其中,底侧梁7和前下梁5上分别具有一个地板支撑面,该地板的侧面下端支撑在底侧梁7的地板支撑面和前下梁5的地板支撑面上。也就是底侧梁7与前下梁5共同起到了支撑地板9的作用。优选地,底侧梁7的端部、前下梁5的端部和前角柱I的下部之间会围成一个空间,在该空间内放置有一个塑料支撑件,该塑料支撑件也具有地板支撑面,该塑料支撑件的地板支撑面与底侧梁的地板支撑面以及前下梁的地板支撑面平齐,以更好地支撑地板9。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的前角柱,所述前角柱为一体形成件,包括前角柱本体,其竖直延伸且具有L形横截面;前墙板连接部和前下梁连接部,均形成在所述前角柱本体的第一侧边上,并分别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前墙板和前下梁;侧墙板连接部和底侧梁连接部,均形成在所述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上,并分别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侧墙板和底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连接部为L形,所述底侧梁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形成在所述前角柱本体的所述第二侧边的下端;以及突出部,从所述主体部下端水平延伸,用于在集装箱的组装状态下遮挡集装箱的底侧梁与所述前角柱之间所形成的缺口。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的前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连接部具有与集装箱的底侧梁的端部的轮廓相匹配的弧形形状轮廓,用于将集装箱的底侧梁的端部焊接至其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的前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梁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前角柱本体的所述第一侧边的下端,用于将集装箱的前下梁的端部焊接至其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的前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板连接部竖直延伸并具有L形横截面,其中,所述前墙板连接部的一个侧边连接至所述前角柱本体的第一侧边;所述前墙板连接部的另一个侧边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前墙板。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的前角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板连接部竖直延伸并具有L形横截面,其中,所述侧墙板连接部的一个侧边连接至所述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所述侧墙板连接部的另一个侧边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侧墙板。
6.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角柱;角件,其为立方体且连接在所述前角柱的下方;底侧梁,所述底侧梁的端部与所述前角柱的所述底侧梁连接部和所述角件均焊接连接;以及前下梁,所述前下梁的端部与所述前角柱的所述前下梁连接部和所述角件均焊接连接,其中,所述底侧梁连接部的突出部遮挡所述底侧梁与所述前角柱之间所形成的缺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和所述前下梁上支撑有地板,其中,所述底侧梁和所述前下梁分别具有地板支撑面,所述地板的侧端下面支撑在所述底侧梁的所述地板支撑面和所述前下梁的地板支撑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梁的端部、所述前下梁的端部和所述前角柱的下部之间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塑料支撑件,所述塑料支撑件具有地板支撑面,所述塑料支撑件的地板支撑面与所述底侧梁的地板支撑面以及所述前下梁的地板支撑面平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及其前角柱,该前角柱为一体形成件,包括前角柱本体,其竖直延伸且具有L形横截面;前墙板连接部和前下梁连接部,均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一侧边上,分别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前墙板和前下梁;侧墙板连接部和底侧梁连接部,均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上,分别用于连接至集装箱的侧墙板和底侧梁;底侧梁连接部为L形,包括主体部,形成在前角柱本体的第二侧边的下端;突出部,从主体部下端水平延伸,用于在集装箱组装状态下遮挡底侧梁与前角柱之间形成的缺口。该前角柱省去了对封板的加工工序,并且在组装集装箱时无需再进行封板与前角柱之间的焊接工序,以及喷漆前对焊缝的打磨处理,简化了工序,降低了集装箱的成本。
文档编号B65D90/08GK202346222SQ20112049496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建生, 邓庆利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