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制防盗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30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树脂制防盗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密封而安装于容器口部且通过开盖来切断桥接部(bridge)的结构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pilfer-proof cap)的改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此种盖,例如图9所示,公知有一种PET瓶用的合成树脂制的盖,其具备与PET瓶等的容器口部50螺接的盖主体101 ;经由桥接部102与该盖主体101的下端连结的带状部103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I)。在带状部103上设有从其下部向斜上方延伸设置的翼状部(flap) 116。该翼状部116为环状,其前端部弯曲成波纹状,如图10中的放大图所示,在包括盖主体101的中心线在内的轴线方向剖视观察下,翼状部116的前端面122与 翼状部116的径向内表面125之间的角度(内角α)为90度或小于90度。 并且,开盖时,通过翼状部116与容器口部50的鼓出部52(卷边)卡止来切断桥接部102。通过切断桥接部102而将盖主体101与带状部103分离,盖主体101从容器口部50脱落,而带状部103原状态地保留在容器口部50上。由于为这样通过开盖来切断桥接部102的结构,因此具有能够通过该桥接部102的切断的有无来掌握是未开盖的状态还是已开盖的状态的所谓的TE功能(显窃启功能)。其中,当桥接部102切断时,如图11所示,通常带状部103在其自重的作用下下降到规定位置。因此,在盖主体101与带状部103之间形成间隙,通过观察到该间隙而能够确认为已开盖。然而,也存在即使桥接部102切断而带状部103因摩擦等未下降的情况。另夕卜,即使带状部103下降到规定位置,若将其故意推起,则也如图12所示,存在带状部103返回到切断桥接部102之前的位置、即开盖前的位置并在该位置停留的情况。这样,当即使为已开盖的状态但带状部103也存在于开盖前的位置或与该位置接近的位置时,成为盖主体101与带状部103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的状态,从而看起来好像未开盖。S卩,很难一眼就从外观上区分是已开盖还是未开盖。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3256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提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开盖的有无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本发明涉及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构成为,在安装于容器口部的盖主体的下端经由桥接部而连结有环状的带状部,在该带状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向斜上方延伸的翼状部,在开盖时,翼状部与容器口部的鼓出部卡止而切断桥接部,所述合成树脂制防盗盖的特征在于,在翼状部的前端面上形成有倾斜面部,在包括盖主体的中心线在内的轴线方向剖视观察下,该倾斜面部与翼状部的径向内表面之间的内角为超过90度的钝角,在关盖状态下,翼状部处于在其倾斜面部与所述鼓出部抵接且以基端部为支点向径向外侧转动而进行弹性变形的状态,在桥接部切断后而带状部下降时,翼状部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径向内侧转动,并且翼状部与所述鼓出部干涉而限制带状部上升到桥接部切断前的高度。在该结构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中,即使在开盖后要使下降了的带状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翼状部也与容器口部的鼓出部干涉而限制带状部的上升。因此,带状部无法上升到开盖前的原来的高度,而在盖主体与带状部之间必然形成有间隙,从而通过观察到该间隙而能够容易地确认为已开盖的状态。尤其优选翼状部的前端面的整体为所述倾斜面部,该翼状部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在桥接部切断后与所述鼓出部干涉而限制带状部的上升。通过将翼状部的前端面的整体 形成为倾斜面部,能够简化翼状部的形状,并且,通过翼状部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能够可靠地限制带状部的上升。另外,优选翼状部的前端面划分为径向内侧区域和所述内角比该径向内侧区域的所述内角大的径向外侧区域,该径向外侧区域作为所述倾斜面部与鼓出部抵接,该翼状部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在桥接部切断后与所述鼓出部干涉而限制带状部的上升。通过将翼状部的径向内侧区域的内角形成得比较小,从而在开盖时能够使翼状部可靠地与鼓出部卡止,并且,通过翼状部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能够可靠地限制带状部的上升。发明效果如以上所示,开盖后,通过翼状部来限制带状部向原来的高度的上升,因此在开盖后,在盖主体与带状部之间可靠地存在间隙,从而通过该间隙而能够明确地明示为已开盖。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该盖的使用状态下的关盖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该盖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是表示该盖的使用状态下的开盖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表示该盖的使用状态下的开盖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盖的使用状态下的关盖状态的主要部分首1J视图。图7是该盖的主要部分放大图,(a)是径向内侧缘部处的截面,(b)是径向外侧缘部处的截面。图8是表示该盖的使用状态下的开盖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9是表示现有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的使用状态下的关盖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0是该盖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1是表示该盖的使用状态下的开盖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2是表示该盖的使用状态下的开盖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I至图5,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盖具备图I所示那样的盖主体I,该盖主体I如图2所示那样与容器口部50螺接。在该盖主体I的下端经由多个桥接部2而连结有环状的带状部3。该盖为所谓的两段盖,在盖主体I的内侧插入有未图示的密封件,来对容器口部50进行密封。盖主体I和带状部3由合成树脂通过成形(压缩成形或注射模塑成形等)而一体形成,密封件与它们不同体地由相同的合成树脂通过成形(压缩成形或注射模塑成形等)而形成,插入并保持于盖主体I的内侧。盖主体I由圆盘状的盖顶板10和从该盖顶板10的周缘垂下的筒状的周壁11构成。该周壁11由直径大致固定的直线部12和与该直线部12的下侧连设的大径部13构成。在直线部12的外周面上遍及整周且整个高度地形成有纵向的滚花14。另外,在周壁1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容器口部50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51螺合的内螺纹部15。这样的与盖主体I的下端连设的带状部3具有经由盖主体I与带状部3之间的边界线而与盖主体I的大径部13的外周面连续的外周面。该带状部3的外周面整体越朝向 下侧而越成为大径。另外,将盖主体I和带状部3连结的桥接部2在周向上每隔一定间隔地形成,该桥接部2例如可以如下这样形成。即,多个连结片部17从盖主体I的周壁11的内周面到带状部3的内周面在周向上每隔一定间隔地形成,在与该连结片部17对应的部位的外周面上通过刀具等以保留连结片部17的一部分的方式遍及整周地形成狭缝18,而保留的连结片部17的一部分构成为所述桥接部2。需要说明的是,该狭缝18为盖主体I与带状部3之间的边界线。并且,在该带状部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容器口部50的鼓出部52卡止的翼状部16,从而在开盖时,使带状部3保留在容器口部50。该翼状部16从带状部3的下部向内侧折回而向斜上方延伸。该翼状部16通过其具有的弹性,能够以基端部16a为支点向径向外侧(即,与带状部3的内周面接近的方向)转动而进行弹性变形。翼状部16形成为环状,因此其前端部能够以其基端部16a为支点进行扩缩变形。另外,翼状部16形成为波纹状,来抑制开盖时的挠曲。即,翼状部16的前端部朝向径向内侧弯曲形成为 < 形状,通过沿周向连续地形成弯曲成 < 形状的弯曲壁20而形成为波纹状。该弯曲壁20包括以将翼状部16的径向内表面25外折而成的纵向的折弯线21为中心而位于其两侧的左右一对的三角壁20a、20b,两三角壁20a、20b朝向下方而前端变细。因此,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与三角壁20a、20b的端面连续,且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形成为在周向上交替地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地弯曲成 < 形状的径向内侧弯曲部23和向径向外侧凸出地弯曲成 < 形状的径向外侧弯曲部24的形状。并且,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整体如图3所示那样,在包括盖主体I的中心线在内的轴线方向剖视观察下,形成为与翼状部16的径向内表面25之间的内角α为超过90度的钝角的倾斜面部。该内角α例如为100 130度。图3虽然为上述的两三角壁20a、20b之间的边界即折弯线21上的截面,但可以说在其它的部位上也同样,翼状部16的径向内表面25与前端面22之间的内角α是包括盖主体I的中心线在内的轴线方向剖视观察下的角。这样,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的整体为倾斜面部,因此翼状部16的从基端部16a到前端面22为止的长度在径向内侧弯曲部23和径向外侧弯曲部24处不同,翼状部16的从基端部16a到径向外侧弯曲部24为止的长度比翼状部16的从基端部16a到径向内侧弯曲部23为止的长度长。即,翼状部16的从基端部16a到前端面22为止的长度从径向内侧弯曲部23朝向径向外侧弯曲部24而逐渐变长。以上那样构成的盖卷绕紧固安装于容器口部50。在向容器口部50的安装过程中,翼状部16以其基端部16a为支点向径向外侧(扩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而通过容器口部50的鼓出部52的外侧。并且,当向容器口部50的安装完成时,如图2所示,翼状部16在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向径向内侧转动,从而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 (倾斜面部)与鼓出部52的下端周缘部抵接。在该安装完成状态(关盖状态)下,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中的径向外侧弯曲部24或接近径向外侧弯曲部24的部位与鼓出部52抵接,而翼状部16不与容器口部50的比鼓出部52靠下侧的外周面53抵接。另外,在关盖状态下,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处于朝向径向内侧而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因此,翼状部16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27 (径向外侧弯曲部24的缘部)位于比鼓出部52的下端周缘部靠上方且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翼状部16的前端的径向内侧缘部26 (径向内侧弯曲部23的缘部)不与容器口部50的比鼓出部52靠下侧的外周面53抵接,在两者之间沿径向形成有规定的间 隙。并且,由于翼状部16在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要从图2的状态进一步向径向内侧转动,因此不仅能够维持翼状部16向鼓出部52的抵接状态,并且与倾斜抵接相应地通过来自鼓出部52的反作用对翼状部16向下方施力。即,在关盖状态下,经由翼状部16对带状部3向下方施加有作用力。并且,若在开盖时旋转盖主体I,则通过翼状部16与容器口部50的鼓出部52卡止来阻止带状部3的上升,从而切断桥接部2,盖主体I与密封件4 一起从容器口部50脱落,而带状部3原状态地保留在容器口部50上。当切断桥接部2时,如图4所示,带状部3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方落下,与容器口部50的位于鼓出部52的下方的凸缘54抵接而在该位置停止。另外,由于在切断桥接部2之前,在翼状部16上向下方作用有作用力,因此当切断桥接部2时,带状部3在自重和作用力的作用下向下方可靠地落下。当带状部3向下方落下时,翼状部16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向径向内侧转动。通过该转动动作,翼状部16的前端的径向内侧缘部26与容器口部50的比鼓出部52靠下侧的外周面53抵接。并且,翼状部16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27位于比切断桥接部2之前的位置靠径向内侧且比鼓出部52的下端周缘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即使将带状部3推起,如图5所示,翼状部16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27也与鼓出部52抵接而限制带状部3的进一步的上升。即,由于翼状部16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27位于比开盖前低的位置处,因此带状部3无法返回到开盖前的原来的高度,即使将盖主体I再次螺接到容器口部50的原来的位置处,在盖主体I与带状部3之间也可靠地形成规定的间隙D。因此,能够容易地目视观察到盖主体I与带状部3之间的间隙D,从而能够轻易地判别出盖为已开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的整体形成为倾斜面部,因此翼状部16的形状简单且其制造管理也容易,但没有限定为将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的整体形成为倾斜面部的结构,也可以在前端面22的一部分上设置倾斜面部。例如图6及图7所示,也可以将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划分为径向内侧区域30和径向外侧区域31,且使该径向外侧区域31的内角α 2比径向内侧区域30的内角al大’从而将径向外侧区域31形成为倾斜面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例如使径向内侧区域30的内角α I为90度,而使径向外侧区域31的内角α 2例如为110 130度,从而在向容器口部50安装的安装状态下使径向外侧区域31与鼓出部52的下端周缘部抵接。在该结构中,当通过开盖来切断桥接部2而使带状部3下降时,该带状部3也无法返回到原来的高度。即,如图8所示,翼状部16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27与鼓出部52抵接而限制带状部3的进一步的上升,因此,在盖主体I与带状部3之间可靠地形成间隙D。另外,在开盖时,即使产生翼状部16的径向外侧区域31未被鼓出部52卡止的情况,由于内角α 比较小的径向内侧区域30可靠地与鼓出部52卡止,因此也能够防止桥接部2的切断不良。需要说明的是,径向内侧区域30的内角α I可以超过90度,只要比径向外侧区域31的内角α 2小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径向外侧缘部27与鼓出部52干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翼状部16的前端的比较外侧的部位与鼓出部52干涉来限制带状部3的上升。 另外,对在翼状部16上沿周向连续地形成弯曲壁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弯曲壁20。另外,翼状部16也可以不为环状,而在周向上片断地形成。例如,可以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片断状的翼状部16。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片断状的翼状部16上分别形成弯曲壁20。另外,对具有不同体的密封件的两段盖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适用于在盖顶板10的下表面突出设置有嵌入到容器口部50中的内环的一体盖。符号说明I盖主体2桥接部3带状部10盖顶板11 周壁12直线部13大径部14 滚花15内螺纹部16翼状部16a基端部17连结片部18 狭缝20弯曲壁20a三角壁20b三角壁21折弯线22前端面
23径向内侧弯曲部24径向外侧弯曲部25径向内表面26径向内侧缘部27径向外侧缘部30径向内侧区域 31径向外侧区域50容器口部51外螺纹部52鼓出部53外周面54 凸缘101盖主体102桥接部103带状部116翼状部122前端面125径向内表面α 内角α I 内角α 2 内角D 间隙
权利要求
1.一种合成树脂制防盗盖,其构成为,在安装于容器口部的盖主体的下端经由桥接部而连结有环状的带状部,在该带状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向斜上方延伸的翼状部,在开盖时,翼状部与容器口部的鼓出部卡止而切断桥接部,所述合成树脂制防盗盖的特征在于, 在翼状部的前端面上形成有倾斜面部,在包括盖主体的中心线在内的轴线方向剖视观察下,该倾斜面部与翼状部的径向内表面之间的内角为超过90度的钝角,在关盖状态下,翼状部处于在其倾斜面部与所述鼓出部抵接且以基端部为支点向径向外侧转动而进行弹性变形的状态,在桥接部切断后而带状部下降时,翼状部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径向内侧转动,并且翼状部与所述鼓出部干涉而限制带状部上升到桥接部切断前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其特征在于, 翼状部的前端面的整体为所述倾斜面部,该翼状部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在桥接部切断后与所述鼓出部干涉而限制带状部的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其特征在于, 翼状部的前端面划分为径向内侧区域和所述内角比该径向内侧区域的所述内角大的径向外侧区域,该径向外侧区域作为所述倾斜面部与鼓出部抵接,该翼状部的前端的径向外侧缘部在桥接部切断后与所述鼓出部干涉而限制带状部的上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开盖的有无的合成树脂制防盗盖。在翼状部(16)的前端面(22)上形成有倾斜面部,在包括盖主体(1)的中心线在内的轴线方向剖视观察下,该倾斜面部与翼状部(16)的径向内表面(25)之间的内角(α)成为超过90度的钝角,在关盖状态下,翼状部(16)处于在其倾斜面部与容器口部(50)的鼓出部(52)抵接且以基端部(16a)为支点向径向外侧转动而进行弹性变形的状态。在桥接部(2)切断后而带状部(3)下降时,翼状部(16)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径向内侧转动,并且翼状部(16)与所述鼓出部(52)干涉而限制带状部(3)上升到桥接部(2)切断前的高度。
文档编号B65D41/34GK102811921SQ2011800151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城田章义, 浜名洋, 黑岩靖文 申请人:日本山村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