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165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分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分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自动分杯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大多是在整摞杯子的周围均布至少三个螺杆机构,将螺杆作为杯子卡扣的同时,利用螺杆旋转时齿厚的变化,将最底层的杯子与其他杯子分离,随着螺旋齿的上升而将其他杯子抬起,使最底层杯子掉落。然而,现有技术这种结构的分杯装置存在着以下技术缺陷(I)占据的体积较大。由于螺杆机构分布在整摞杯子的周围,使得装置的整体结构很大,其整体直径比杯口直径大40mm以上。(2)杯子周围的螺杆机构需要同时同角度同步驱动运行,这样对于驱动机构以及螺杆机构的设计、安装精度要求都非常高。(3)在分离杯子的过程中,螺杆通过抬起除最底层杯子之外的整摞杯子,使最底层杯子脱离,因而杯子的重力以及杯子桶壁之间的摩擦力都会对分杯动作产生阻碍作用。例如,当杯子数量很多时就很容易造成电机驱动力不足而导致分杯失败,或者即使整摞杯子被抬起,但由于杯子桶壁之间的摩擦力太大,最底层杯子仍然无法自然脱落等,从而影响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通常需要十几个),装备困难,材料成本及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便于安装运行的自动分杯装置,以便在实现装置小型化的同时,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分杯装置,包括壳体、推杯器、推杯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侧面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护臂,所述弹性护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对应接触最底层杯子的唇边;所述推杯器呈滑动套设在壳体内的上部,所述推杯器的底端边沿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推臂,所述弹性推臂底端的推扣位于最底层杯子唇边的下方;所述推杯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推杯器纵向移动及弹性推臂的张合以及弹性护臂的张合。本实用新型壳体用于容纳成摞的杯子,同时通过其侧面的弹性护臂上的限位扣承托并固定杯子的位置,而推杯的动作则由推杯器上的弹性推臂来完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在推杯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首先,整个推杯器纵向上移的同时弹性推臂进行张开和回复动作,使得弹性推臂底端的推扣上升并达到最下面两个杯子的唇边之间而完成预备分离动作;然后,通过整个推杯器纵向下移以及弹性护臂的张开和回复动作,在弹性护臂解松杯子的同时由推杯器上的弹性推臂将杯子推出,从而完成分杯动作。[0011]为进一步稳固弹性护臂的承托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护套和护套驱动机构;所述护套呈滑动套设在壳体外侧面的下部,所述护套的上部对应接触弹性护臂的外侧面,以便稳固初始状态时弹性护臂的位置而避免向外张开;所述护套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护套纵向移动,以实现解除或恢复护套对弹性护臂的稳固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可采取如下进一步措施所述推杯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上驱动齿轮、上传动齿轮、上导槽、上导柱、杯筒、顶包、顶环;所述上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上传动齿轮设置在推杯器外侧面的上部、且与上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上导槽和上导柱分别设置在推杯器的外侧面和壳体的内壁上且对应嵌合,所述上导槽横向设置且呈波浪形;所述杯筒呈滑动套设在推杯器内,所述杯筒外侧面的下部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与弹性推臂对应的凸块;所述顶包设在弹性护臂的内侧面上且位于限位扣的上方;所述顶环均布在推杯器底端边沿,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且与顶包对应。
·[0013]本实用新型推杯驱动机构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使推杯器产生旋转,同时通过呈波浪形的上导槽,使得推杯器通过旋转实现纵向的上下移动。另外,通过推杯器旋转及上下移动所带来的位置的变化,结合凸块的作用实现弹性推臂的张合,结合顶环与顶包的作用实现弹性护臂的张合。此外,本实用新型护套驱动机构可采取如下进一步措施所述护套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下驱动齿轮、下传动齿轮、下导槽、下导柱;所述下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下传动齿轮设置在护套外侧面的下部、且与下驱动齿轮啮合;所述下导槽和下导柱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外侧面和护套的内壁上且对应嵌合,所述下导槽横向设置且呈波浪形,所述下导槽波浪形的底端对应于弹性护臂。本实用新型护套驱动机构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使护套产生旋转,同时通过呈波浪形的下导槽,使得护套通过旋转实现纵向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护套与弹性护臂的接触和脱离。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弹性推臂的上下移动及张合、以及弹性护臂的张合,实现分杯动作。在分离杯子过程中是针对最底层杯子操作的,避免了杯子重力以及杯子桶壁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分杯自动、顺畅,有效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结构紧凑,大幅度降低了装置的体积,整体装置的直径比杯口直径大8mm左右,有利于实现相关咖啡机或自动售卖机的小型化。(3)大幅度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主要通过四、五个零部件即可实现),且易于装配,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杯筒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部件的装配示意图。图中杯筒1,凸块11,推杯器2,上传动齿轮21,上导槽22,弹性推臂23,推扣231,顶环24,壳体3 ,弹性护臂31,顶包311,限位扣312,上导柱32,下导槽33,护套4,下导柱41,下传动齿轮42,驱动电机5,驱动轴6,上驱动齿轮7,下驱动齿轮8,最底层杯子9,杯子唇边91,安装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图I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杯装置的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杯筒I、推杯器2、壳体3、护套4、驱动电机5、驱动轴6、上驱动齿轮7、下驱动齿轮8。如图3所示,壳体3的侧面均布有六个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护臂31,弹性护臂3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顶包311和限位扣312,限位扣312位于顶包311的下方。壳体3上部的内壁设有上导柱32,壳体3下部的外侧面设有呈波浪形的下导槽33,下导槽33波浪形的底端对应于弹性护臂31。如图4所示,推杯器2上部的外侧面上,设有上传动齿轮21以及位于其下方、呈波浪形的上导槽22。推杯器2的底端边沿均布有六个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推臂23和顶环24,弹性推臂23的底端设有推扣231。弹性推臂23与上导槽22波浪形的底端位置对应。如图5所示,护套4上部的内壁设有下导柱41,护套4下部的外侧面设有下传动齿轮42。如图6所示,杯筒I下部的外侧面设有凸块11。如图7所示,杯筒I呈滑动套设在推杯器2内;推杯器2呈滑动套设在壳体3内的上部,壳体3内壁的上导柱32对应嵌合在推杯器2外侧面的上导槽22内,壳体3上的弹性护臂31其限位扣312抵在最底层杯子9的唇边91,推杯器2上的弹性推臂23其底端的推扣231位于最底层杯子9唇边91的下方(见图I和图2);护套4呈滑动套设在壳体3外侧面的下部,护套4的上部可与壳体3上的弹性护臂31的外侧面对应接触(见图I和图2)而箍住弹性护臂31,且护套4内壁的下导柱41对应嵌合在壳体3下部外侧面的下导槽33内。如图I和图2所示,驱动电机5和驱动轴6通过位于壳体3上面及下面的两个安装板10呈纵向固定在壳体3的外侧。上驱动齿轮7和下驱动齿轮8分别位于驱动轴6的上部和下部,且分别与推杯器2上的上传动齿轮21和护套4上的下传动齿轮42啮合。本实施例分杯过程如下(I)整摞杯子位于杯筒I、推杯器2和壳体3内。初始状态下,壳体3上的弹性护臂31其限位扣312抵在最底层杯子9的唇边91而承托整摞杯子,推杯器2上的弹性推臂23其底端的推扣231位于最底层杯子9唇边91的下方。壳体3的上导柱32位于推杯器2的上导槽22波浪形的顶端位置。护套4的下导柱41位于壳体3的下导槽33波浪形的顶端位置(2)开始分杯时,驱动电机5启动,驱动轴6带动上驱动齿轮7和下驱动齿轮8逆时针运行,进而分别通过与上传动齿轮21和下传动齿轮42的啮合传动,使推杯器2和护套4顺时针旋转,同步进行以下两个动作(2-1)在推杯器2的旋转过程中,由于推杯器2的上导槽22和壳体3的上导柱32的导向作用,推杯器2旋转的同时向上移动。当转动1/24圈(壳体3的上导柱32位于推杯器2的上导槽22波浪形的中部位置)时,推杯器2上的弹性推臂23上移并被杯筒I上的凸块11顶起而张开,使得弹性推臂23底端的推扣231可越过最底层杯子9的唇边91继续上移;当转动1/12圈(壳体3的上导柱32位于推杯器2的上导槽22波浪形的底端位置)时,推杯器2达到顶端位置,且推杯器2上的弹性推臂23脱离杯筒I上的凸块11而回复原来位置,使得弹性推臂23底端的推扣231位于最下面两个杯子的唇边之间呈预备分离状态。(2-2)在护套4的旋转过程中,由于壳体3的下导槽33和护套4的下导柱41的导向作用,护套4旋转的同时向下移动。当转动1/12圈(护套4的下导柱41位于壳体3的下导槽33波浪形的底端位置)时,护套4到达底端位置而脱离壳体3上的弹性护臂31,使得弹性护臂31处于解松状态。此时,预备分离状态下,推杯器2的弹性推臂23其底端的推扣231位于最下面两个杯子的唇边之间;壳体3上的弹性护臂31被解松。(3)推杯器2继续旋转下移,推杯器2上的顶环24顶到壳体3上的弹性护臂31的顶包311,使得弹性护臂31向外张开,其限位扣312解除了对杯子的承托固定。随着推杯器2的旋转下移,其上的弹性推臂23将最底层杯子9向下推出;与此同时,推杯器2上的顶环24脱离壳体3上的弹性护臂31的顶包311,使得弹性护臂31回复原来位置,其上的限位扣312重新抵在最下面第二个杯子的唇边而恢复承托固定作用,最底层杯子9被弹性推臂23推出掉落而完成分杯动作,此时推杯器2继续转动了 1/12圈(壳体3的上导柱32重新回到推杯器2的上导槽22波浪形的顶端位置),推杯器2下移回复到初始位置,弹性推臂23底端的推扣231位于壳体3内的杯子唇边的下方而回复到初始状态。(4)与推杯器2同步运行,护套4继续旋转并开始向上移动。当最底层杯子9被弹性推臂23推出掉落而完成分杯动作、弹性护臂31的限位扣312重新抵在最下面第二个杯子的唇边而恢复承托固定作用时,护套4继续转动了 1/12圈(护套4的下导柱41重新回到壳体3的下导槽33波浪形的顶端位置),护套4上移回复到顶端位置并箍住壳体3上的弹性护臂31而回到初始状态。本实施例自动分杯装置,转动1/6圈完成一次分杯操作并回到初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分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推杯器(2)、推杯驱动机构;所述壳体(3)的侧面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护臂(31),所述弹性护臂(3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扣(312),所述限位扣(312)对应接触最底层杯子(9)的唇边(91);所述推杯器(2)呈滑动套设在壳体(3)内的上部,所述推杯器(2)的底端边沿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推臂(23),所述弹性推臂(23)底端的推扣(231)位于最底层杯子(9)唇边(91)的下方;所述推杯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推杯器(2)纵向移动及弹性推臂(23)的张合以及弹性护臂(31)的张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分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套(4)和护套驱动机构;所述护套(4)呈滑动套设在壳体(3)外侧面的下部,所述护套(4)的上部对应接触弹性护臂(31)的外侧面;所述护套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护套(4)纵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分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杯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驱动轴(6)、上驱动齿轮(7)、上传动齿轮(21)、上导槽(22)、上导柱(32)、杯筒(I)、 顶包(311)、顶环(24);所述上驱动齿轮(7)设置在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6)上,所述上传动齿轮(21)设置在推杯器(2)外侧面的上部、且与上驱动齿轮(7)啮合;所述上导槽(22)和上导柱(32)分别设置在推杯器(2)的外侧面和壳体(3)的内壁上且对应嵌合,所述上导槽(22)横向设置且呈波浪形;所述杯筒(I)呈滑动套设在推杯器(2)内,所述杯筒(I)外侧面的下部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与弹性推臂(23)对应的凸块(11);所述顶包(311)设在弹性护臂(31)的内侧面上且位于限位扣(312)的上方;所述顶环(24)均布在推杯器(2)底端边沿,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且与顶包(311)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驱动轴¢)、下驱动齿轮(8)、下传动齿轮(42)、下导槽(33)、下导柱(41);所述下驱动齿轮(8)设置在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6)上,所述下传动齿轮(42)设置在护套(4)外侧面的下部、且与下驱动齿轮(8)啮合;所述下导槽(33)和下导柱(41)分别设置在壳体(3)的外侧面和护套(4)的内壁上且对应嵌合,所述下导槽(33)横向设置且呈波浪形,所述下导槽(33)波浪形的底端对应于弹性护臂(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杯装置,包括壳体、推杯器、推杯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侧面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护臂,所述弹性护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对应接触最底层杯子的唇边;所述推杯器呈滑动套设在壳体内的上部,所述推杯器的底端边沿均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纵向设置的弹性推臂,所述弹性推臂底端的推扣位于最底层杯子唇边的下方;所述推杯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推杯器纵向移动及弹性推臂的张合以及弹性护臂的张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便于安装运行,在实现装置小型化的同时,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5G59/06GK202765854SQ20122037993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虞建军, 宁军华 申请人:广州世本乐自动售卖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