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盖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59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顶盖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位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顶盖工位器具。
背景技术
顶盖由于结构很大,容易变形,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件不变形,表面无磕碰划伤等现象,但现有技术中其操作办法大都是对其包裹后再进行输送,其操作麻烦,容易变形,而且在批量生产时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 一种顶盖工位器具,解决了顶盖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件不变形,表面无磕碰划伤等现象,同时操作麻烦,容易变形,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架形底座,所述框架形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数个等间距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部转动安装有夹持杆,所述固定板的两外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挂钩。所述的框形底座的前后端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固定轮和活动轮,且固定轮和活动轮分别位于底座两侧的固定板内侧。所述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两个挂钩,且挂钩对应配合位于固定板的两侧。本工位器具结构紧凑,在运输过程中可保证工件不变形,表面无磕碰划伤等现象,同时提高了物流效益,具在起重等装置过程中缩在内侧,而且还可满足焊装自动线机械手取件,同时简化各序操作工操作工序,满足了多种物流设备搬运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运输过程中可保证工件不变形,表面无磕碰划伤等现象,同时提高了物流效益,满足了多种物流设备搬运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顶盖工位器具,包括有框架形底座1,框架形底座I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2,固定板2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数个等间距的固定杆3,固定杆3的前端部转动安装有夹持杆4,固定板2的两外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挂钩5 ;框形底座I的前后端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固定轮6和活动轮7,且固定轮6和活动轮7分别位于底座两侧的固定板2内侧;固定板2上分别设有两个挂钩5,且挂钩5对应配合位于固定板2的两侧。
权利要求1.一种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架形底座,所述框架形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数个等间距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部转动安装有夹持杆,所述固定板的两外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形底座的前后端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固定轮和活动轮,且固定轮和活动轮分别位于底座两侧的固定板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两个挂钩,且挂钩对应配合位于固定板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架形底座,所述框架形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数个等间距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部转动安装有夹持杆,所述固定板的两外侧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挂钩。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运输过程中可保证工件不变形,表面无磕碰划伤等现象,同时提高了物流效益,满足了多种物流设备搬运要求。
文档编号B65D25/22GK202828463SQ2012204592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吴应举 申请人: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