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皮带自动纠偏改向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9185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短皮带自动纠偏改向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式精选机用配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干式精选机上的短皮带(皮带中心距为2米左右)进行自动纠偏的改向辊。二背景技术
干式精选机是一种粒度0_12mm铁矿石入磨前的分选设备,设备主要由主动滚筒和磁滚筒组成,磁滚筒为从动滚筒,矿石物料经皮带输送至磁滚筒表面进行分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旋转磁系在滚筒表面会形成高频交替的磁场。经过快速多次的反转、跳跃,使磁性矿石和非磁性矿石高效分离。该设备在现场使用中常因为皮带上矿石物料分布不均等原因,造成皮带跑偏,如不及时处理,易导致现场跑料发生,皮带损坏,增加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使生产运行成本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多采用调心托辊进行调整,但该种调心托辊的工作方式属于被动调整方式,当皮带跑偏至边缘接触侧辊后,整个调心支架转动一个角度,使皮带回到正常位置。由于动作的滞后性,纠偏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皮带的边缘长期与调心托辊摩擦,也加速了皮带边缘的损坏和支架的损坏。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诸多不足的短皮带自动纠偏改向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改向辊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承弯板上的固定轴,其特点是在固定轴的外侧依次套有内套管及两端分别设有锥体部分的外套管,内、外套管之间通过轴承联接,在内套管内壁中线位置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下平衡轴,该上、下平衡轴分别与位于固定轴中线位置的上、下球形槽球面接触。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干式精选机靠近主动滚筒一侧的皮带下层的内表面上面,使外套管的下部与皮带下层的内表面接触,并通过调节平衡轴的位置,使外套管与皮带有一定的张紧力,皮带正常运转时,外套管随皮带绕内套管转动。当皮带偏离中心向一侧跑偏时,一方面偏移侧外套管上移带动同则内套管上移,使得该侧摩擦力变小;同时,由于以平衡轴为支点的翘板作用,使得偏移对侧的内套管下移带动同侧的外套管下移,使得该则的外套管摩擦力加大,两侧的摩擦力差值使皮带开始向相反方向偏移。另一方面皮带发生跑偏时,内外套管使得上下平衡轴不再垂直于皮带动行方向,斜交的外套管会立即将皮带引导回中心位置,一旦外套管把皮带引回中心位置上,皮带的一边会接触到外套管另一端的锥体部分,引起外套管重新较正与皮带产生的摩擦力差,如此往返最终从而实现了自动纠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纠偏效果显著,不易造成皮带边缘及支架的损坏,添补了此类设备短皮带自动纠偏的空白,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外套管、固定轴及平衡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承弯板3上的固定轴7。在固定轴7的外侧依次套有内套管5及两端分别设有锥体部分9的外套管4。内、外套管5、4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8联接,以使外套管4可绕内套管5转动并支撑于其上。在内套管5内壁中线位置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下平衡轴6-1、6-2,该上、下平衡轴6-1、6-2分别与位于固定轴7中线位置的上、下球形槽1-1、1_2球面接触,这样,上、下平衡轴6-1、6-2两侧的内、外套管就可以上、下平衡轴6-1、6-2为支点作翘板作用。上、下平衡轴6-1、6-2及上、下球形槽1-1、1-2分别位于内套管5及固定轴7的中心位置是为了达到左右平衡。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皮带11围绕主、从动滚筒10、12转动的干式精选机环上,并置于靠近主动滚筒10 —侧的皮带11下层的内表面上面,使其外套管4的下部与皮带11下层的内表面接触,并通过调节固定轴7的位置,使外套管4与皮带11有一定的张紧力。为了便于调节固定轴7的位置,固定轴7的两端是通过由螺栓固定在支承弯板3上的调整板2上的槽孔13固定在支承弯板3上的,槽孔13在调整板2上为多孔布置,便对固定轴7的位置进行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短皮带自动纠偏改向辊,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承弯板(3)上的固定轴(7),其特征是在固定轴(7)的外侧依次套有内套管(5)及两端分别设有锥体部分(9)的外套管(4),内、外套管(5、4)之间通过轴承(8)联接,在内套管(5)内壁中线位置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下平衡轴(6-1、6-2),该上、下平衡轴(6-1、6-2)分别与位于固定轴(7)中线位置的上、下球形槽(1-1、1_2)球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皮带自动纠偏改向辊,其特征是固定轴(7)的两端是通过固定在支承弯板(3 )上的调整板(2 )上的槽孔(13 )固定在支承弯板(3 )上的,槽孔(13 )在调整板(2)上为多孔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皮带自动纠偏改向辊,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承弯板上的固定轴,在固定轴的外侧依次套有内套管及两端分别设有锥体部分的外套管,内、外套管之间通过轴承联接,在内套管内壁中线位置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上、下平衡轴,该上、下平衡轴分别与位于固定轴中线位置的上、下球形槽球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纠偏效果显著,不易造成皮带边缘及支架的损坏,添补了此类设备短皮带自动纠偏的空白,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5G39/071GK202848585SQ2012205225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3日
发明者张承臣, 赵能平, 李朝朋, 刘延民, 吴文奎, 王博力 申请人: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