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钵苗移栽机穴盘输送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300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钵苗移栽机穴盘输送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钵苗移栽机穴盘输送定位装置,一台钵苗移栽机设有两套结构相同的穴盘输送定位装置,两套装置平行布置,其中输送平台固定安装在输送台架上,输送平台上方安装有穴盘输送导向装置,穴盘放置在输送平台上、两输送导轨之间,在输送台架两侧安装有水平输送链装置,水平输送链上按间隔距离L1安装有若干个穴盘推板,在输送台架外侧安装有传动链装置,传动链一侧安装有霍尔传感器,当伺服电机驱动传动链转动一周,水平输送链上的穴盘推板随之移动距离L1,同时传动链一侧的霍尔传感器得到一次感应信号,从而实现穴盘定位输送。本发明装置输送定位精度高、稳定可靠,要应用于钵苗移栽。
【专利说明】一种钵苗移栽机穴盘输送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设施农业中的自动化移栽领域,尤其是一种专门用于穴盘苗移栽机的输送定位装置及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穴盘育苗是一个新的行业,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育苗技术,穴盘育苗与常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省工、省力、成苗快、节约资源、成本低、效率高、便于管理以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烟草、花卉、蔬菜和树木的育苗。穴盘鱼苗中为了保证作物有适当的空间以促进其扎根和生长,需要将穴盘钵苗从高密度盘向低密度盘间的移栽,及穴盘向花盆间的移栽。穴盘钵苗移栽虽然很简单,但需要大量的手工作业,并且连续工作容易疲劳,生产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作业,制约了穴盘育苗技术的发展。为此,研究穴盘钵苗高速自动移栽机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穴盘育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穴盘钵苗自动移栽机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以工业机器人为本体的穴盘钵苗自动移栽机,另一种是开发独立机电系统的穴盘钵苗自动移栽机。1987年,KUTZ等人研究了基于Puma560移栽机器人的可行性。1992年,KC.Ting等人研究了基于ADEPT-SCARA四自由度移栽机器人。1999年Ryu等人设计了一套专用的机电设备,研制出了移栽机器人。2010年3月,沈阳农业大学邱立春等人发明了一种穴盘苗移栽的自动移栽机。结构简单,方便,但效率较低,精度不高。
[0004]穴盘输送装置定位装置及方法是穴盘钵苗移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穴盘钵苗移栽机输送装置多采用带传动,传感器定位,如2010年高国华等人申请的发明专利,名称为温室自动化穴苗移栽机,申请号为201010194836.1。带传动容易产生滑动,影响钵苗输送的精准度,实际应用种问题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靠地穴盘苗输送定位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穴盘钵苗移栽的输送定位装置,以提高穴盘苗移栽作业质量。
[000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钵苗移栽机穴盘输送定位装置,包括输送台架(I )、输送平台(15)、穴盘输入检测传感器(2)、穴盘输送导向装置、水平输送链装置、传动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平台(15)固定安装在输送台架(I)两侧支架内,穴盘输入检测传感器(2)安装在输送台架(I)外侧支架入口处,穴盘安放在输送平台(15)上;
所述穴盘输送导向装置由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横梁(6)、横梁支架(11)组成;横梁(6 )沿穴盘输送方向平行布置,横梁(6 )的个数至少有2个;每个横梁(6)由横梁支架(11)支撑;每个横梁(6 )上设有滑槽(I 2 ),滑槽(12 )内装有可移动的滑块(10),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和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分别与滑块(10)联接,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与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之间的宽度与穴盘宽度相等,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上表面与穴盘表面平齐;
所述水平输送链装置由水平输送链(9)、链轮A(IS)、链轮B (24)、穴盘推板(5)组成,水平输送链(9)、链轮A(18)、链轮B (24)分别安装在输送台架(I)的两侧,穴盘推板(5)按等距离L1均匀安装在输送台架(I)两侧输送链(9)上,穴盘推板(5)之间的间隔距离L1大于穴盘的长度;
所述传动链装置由传动链(13)、链轮C(22)、链轮D(23)、伺服电机(20)、霍尔传感器感应片(16)、霍尔传感器(17)组成,整套装置安装在输送台架(I)的外侧;链轮C (22)和输送链装置中的主动链轮A (18)同轴安装;伺服电机(20)与传动链装置中主动链轮D (23)同轴安装;霍尔传感器感应片(16)安装在传动链(13)上,位置可调;霍尔传感器(17)安装在输送台架(I)外侧,与霍尔传感器感应片(16)相对应,但不接触;
所述传动链装置中链轮D (23)和链轮C (22)传动比为1:1,输送链装置中链轮A (18)和链轮B (24)传动比为1:1 ;
所述水平输送链装置中链轮A (18)、链轮B (24)的半径R1、传动链装置中链轮C(22)、链轮D (23)的半径R2、穴盘推板间隔距离L1、传动链(13)的总长度L2满足如下关系:
【权利要求】
1.一种钵苗移栽机穴盘输送定位装置,包括输送台架(I)、输送平台(15)、穴盘输入检测传感器(2)、穴盘输送导向装置、水平输送链装置、传动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平台(15)固定安装在输送台架(I)两侧支架内,穴盘输入检测传感器(2)安装在输送台架(I)外侧支架入口处,穴盘安放在输送平台(15)上; 所述穴盘输送导向装置由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横梁(6)、横梁支架(11)组成;横梁(6)沿穴盘输送方向平行布置,横梁(6)的个数至少有2个;每个横梁(6)由横梁支架(11)支撑;每个横梁(6)上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装有可移动的滑块(10),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和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分别与滑块(10)联接,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与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之间的宽度与穴盘宽度相等,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上表面与穴盘表面平齐; 所述水平输送链装置由水平输送链(9)、链轮A(18)、链轮B (24)、穴盘推板(5)组成,水平输送链(9)、链轮A(18)、链轮B (24)分别安装在输送台架(I)的两侧,穴盘推板(5)按等距离L1均匀安装在输送台架(I)两侧输送链(9)上,穴盘推板(5)之间的间隔距离L1大于穴盘的长度; 所述传动链装置由传动链(13)、链轮C(22)、链轮D(23)、伺服电机(20)、霍尔传感器感应片(16)、霍尔传感器(17)组成,整套装置安装在输送台架(I)的外侧;链轮C (22)和输送链装置中的主动链轮A (18)同轴安装;伺服电机(20)与传动链装置中主动链轮D (23)同轴安装;霍尔传感器感应片(16)安装在传动链(13)上,位置可调;霍尔传感器(17)安装在输送台架(I)外侧,与霍尔传感器感应片(16)相对应,但不接触; 所述传动链装置中链轮D (23)和链轮C (22)传动比为1:1,输送链装置中链轮A (18)和链轮B (24)传动比为1:1 ; 所述水平输送链装置中链轮A (18)、链轮B (24)的半径R1、传动链装置中链轮C(22)、链轮D (23)的半径R2、穴盘推板间隔距离L1、传动链(13)的总长度L2满足如下关系:A A 依据上述关系,水平输送链(9)和传动链(13)之间具有传动链(13)每转动一周,水平输送链(9)上的穴盘推板(5)走过一个穴盘推板间隔距离L1的技术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钵苗移栽机输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台穴盘钵苗移栽机设有两套穴盘输送定位装置,两套装置结构相同,平行布置,其中一套穴盘输送定位装置中的输送平台(15)上放置供苗盘(4),另一套穴盘输送定位装置中的输送平台(15)上放置植苗盘(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钵苗移栽机输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穴盘输送导向装置中滑块(10)通过螺钉(14)固定在滑槽(12)内,松开滑块(10)上的螺钉(14),滑块(10)可以在滑槽(12)内移动,滑块(10)在滑槽(12)的移动带动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移动,从而调整内侧穴盘输送导轨(7)与外侧穴盘输送导轨(8)之间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穴盘。
【文档编号】B65G19/02GK103466261SQ201310407086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胡建平, 严宵月, 马君, 何俊艺, 付鹏洋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