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845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叉车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动叉车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小、无废气排放、控制方便等优点,在车间、仓库、食品、制药、微电子及仪器仪表等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动叉车是依靠安装在电动叉车内部的电瓶来提供电能的,且电动叉车中的前叉的升降是通过液压系统来控制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电机、液压泵、管路、电磁阀、液压缸及用于驱动液压电机转动的液压电机驱动器,工作时,液压电机在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下带动液压泵转动,液压泵则通过管路和电磁阀将液压油注入液压缸中,从而实现对叉车中前叉的升降控制。但目前的液压电机在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下,液压电机的转速是恒定不变的,从而使得液压泵的转速是不便的,进而使得叉车中前叉的升降速度是不变的。由于前叉的升降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当叉车在提升、下放及搬运货物时存在稳定性差的缺点,且存在操作灵活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叉车中前叉升降速度进行无极调整的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下结构的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电磁阀驱动模块、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和总线模块,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电磁阀驱动模块、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和总线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主控模块、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电磁阀驱动模块、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和总线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其中,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由用于连接叉车手柄上的电位器的接口J6及分别与接口J6电连接的若干个相同电路结构的电位器信号输入单元构成,其中一个电位器信号输入单元包括光耦U5和电阻R39、R40,电阻R39的一端与电源+24V电连接,另一端与光耦U5的1脚电连接,电阻R40的一端与电源VCC电连接,另一端与光耦U5的4脚电连接,光耦U5的2脚与接口J6的其中一个引脚电连接,光耦U5的3脚接地,光耦U5的4脚还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其中,电磁阀驱动模块由接口J3及分别与接口J3电连接的若干个相同电路结构的电磁阀驱动单元构成,其中一个电磁阀驱动单元包括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16、电阻R11、R12、R13,场效应管Q1,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源+24V电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场效应管Q1的2脚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与电源+24V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6的负极与电阻R1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1脚电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3脚接地,电阻R12与电阻R11相连的一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接口J3的其中一个引脚电连接。

本发明的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其中,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包括接口J7、光耦U9和电阻R47、R48,光耦U9的1脚通过电阻R47与接口J7的2脚电连接,光耦U9的2脚和3脚接地,光耦U9的4脚通过电阻R48与电源VCC电连接,接口J7的1脚与电源+24V电连接,接口J7的3脚接地,光耦U9的4脚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其中,总线模块包括总线驱动芯片U4、电阻R9、R10,接口J5,总线驱动芯片U4的1脚和4脚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总线驱动芯片U4的2脚接地,总线驱动芯片U4的3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总线驱动芯片U4的8脚通过电阻R10接地,总线驱动芯片U4的7脚和6脚分别与接口J5的3脚和4脚电连接,接口J5的1脚和2脚与电源+24V电连接,电阻R9的两端分别与总线驱动芯片U4的7脚和6脚电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可根据连接在叉车手柄上的电位器阻值的变化,实现对叉车前叉上升及下降的无级调速,且实现了对叉车前叉前后调整速度的无极控制,与传统前叉升降速度不可调的叉车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叉车使用时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提升货物时的速度和下放货物时的速度,提高了搬运货物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电磁阀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总线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主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8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用于控制叉车中液压电机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1、主控模块2、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3、电磁阀驱动模块4、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5和总线模块6,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3、电磁阀驱动模块4、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5和总线模块6均与主控模块2电连接,主控模块2、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3、电磁阀驱动模块4、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5和总线模块6均与电源模块1电连接。

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3由用于连接叉车手柄上的电位器的接口J6及分别与接口J6电连接的若干个相同电路结构的电位器信号输入单元构成,其中一个电位器信号输入单元包括光耦U5和电阻R39、R40,电阻R39的一端与电源+24V电连接,另一端与光耦U5的1脚电连接,电阻R40的一端与电源VCC电连接,另一端与光耦U5的4脚电连接,光耦U5的2脚与接口J6的其中一个引脚电连接,光耦U5的3脚接地,光耦U5的4脚还与主控模块2电连接。

电磁阀驱动模块4由接口J3及分别与接口J3电连接的若干个相同电路结构的电磁阀驱动单元构成,其中一个电磁阀驱动单元包括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16、电阻R11、R12、R13,场效应管Q1,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源+24V电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场效应管Q1的2脚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与电源+24V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6的负极与电阻R1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1脚电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3脚接地,电阻R12与电阻R11相连的一端与主控模块2电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接口J3的其中一个引脚电连接。

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5包括接口J7、光耦U9和电阻R47、R48,光耦U9的1脚通过电阻R47与接口J7的2脚电连接,光耦U9的2脚和3脚接地,光耦U9的4脚通过电阻R48与电源VCC电连接,接口J7的1脚与电源+24V电连接,接口J7的3脚接地,光耦U9的4脚与主控模块2电连接。

总线模块6包括总线驱动芯片U4、电阻R9、R10,接口J5,总线驱动芯片U4的1脚和4脚与主控模块2电连接,总线驱动芯片U4的2脚接地,总线驱动芯片U4的3脚与电源VCC电连接,总线驱动芯片U4的8脚通过电阻R10接地,总线驱动芯片U4的7脚和6脚分别与接口J5的3脚和4脚电连接,接口J5的1脚和2脚与电源+24V电连接,电阻R9的两端分别与总线驱动芯片U4的7脚和6脚电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是:将叉车手柄上的分别用于控制前叉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运动的四个电位器电连接至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3,将叉车上的液压缸行程开关电连接至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3,将叉车中用于驱动液压电机转动的液压电机驱动器电连接至总线模块6,将叉车中的液压系统中的电磁阀电连接至电磁阀驱动模块4,工作时,当转动用于控制前叉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运动的四个电位器时,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3能够将电位器的阻值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传输给主控模块2,主控模块2对该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后,判断哪个电位器被扳动,并通过电磁阀驱动模块4驱动相应的电磁阀工作,然后再根据该模拟信号的大小将该模拟信号对应的电机目标速度值通过总线模块6发送给液压电机驱动器,液压电机驱动器则根据收到的电机目标速度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当改变电位器的阻值时(即人为扳动电位器的角度发生改变时),电位器信号输入电路3传输给主控模块的模拟信号的大小发生改变,从而主控模块2发送给液压电机驱动器的电机目标转速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液压电机及液压泵的转速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液压泵对液压缸的注液速度,从而能够实现对叉车前叉上升及下降的无级调速,且能够实现对叉车前叉前后调整速度的无极控制;通过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5的设置,当液压缸上的行程开关检测到液压缸动作到达极限时,行程开关动作并将信号输入行程开关信号输入电路5,主控模块2就立即关闭液压电机和电磁阀。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电源模块1和主控模块2为现有常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