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6242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及方法,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喷射气流对物料进行冲刷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罐装容器的用途之一是实现对物料的存储,在化工流程线中时常作为存储粉末状物料的容器,如在空气净化处理过程中,参与气体净化处理的粉末状添加剂就存储于容器罐中,并通过输送装置将容器中的粉末状物质运输出去,以参加相应的化学反应。

然而,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容器内的粉末状物质极易粘附于容器内壁,或者粉末状物质结块后堵塞出口,造成出料不畅或者用料标定存在较大误差。当容器发生堵塞或粘附内壁时,需要停产后利用人工进行清理,人工清理效率低下,而且还不彻底,影响整个工艺流程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罐装容器由罐体组成,罐体的内部为存储物料的空腔,罐体的下部为底壁,底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清理装置由固定于底壁上的第一清理装置和第二清理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清理装置、第二清理装置均由进气软管、底座和通气管组成,底座固定于底壁的内表面上,底座的中央开设有柱形腔,进气软管贯穿于底壁并与柱形腔的下端相连接,通气管与柱形腔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二清理装置的通气管上设置有出口朝向出料口的第一出气管;

所述第一清理装置的通气管的外围设置有旋转环,旋转环的内部为空腔,通气管上开设有与旋转环的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气口,旋转环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朝向斜上方的喷嘴。

本发明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所述进气软管上设置有对其通断状态进行控制的电磁阀。

本发明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所述旋转环两侧的通气管上设置有对其进行限位的挡环。

本发明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的清理方法,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a).出料口清理,当出料口堵塞或罐体内壁粘附有较多物料时,需对罐体进行清理时,首先打开第二清理装置上的电磁阀,保持第一清理装置上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使气体从第二清理装置上的第一出气管喷出,喷出的高压气体将出料口处的结块物料吹散开来,使出料口处于通畅状态;b).放料,在第二清理装置工作的同时,打开出料口以便物料从出料口流出;待出料口无物料流出或者有很少物料流出时,表明罐体底部的结块物料已基本全部流出,执行步骤c);c).内部清理,在保证第二清理装置工作的同时,打开第一清理装置上的电磁阀,由第一清理装置的喷嘴喷出的高压气流实现对罐体内部粘附物料的清理,粘附物料落下后由底部的出料口排出;d).清理完毕,待出料口无物料流出或者有很少物料流出时,表明罐体内壁上的粘附物料已基本全部清理完毕,整个清理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灌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通过在底壁上设置由进气软管、底座、通气管组成的第一、第二清理装置,第二清理装置上设置有与通气管相通的第一出气管,第二清理装置上设置有与与通气管相通的第二出气管和喷嘴;在对第二清理装置通气时,可将底部出料口处的结块物料吹散开来,对第一清理装置通气时,喷嘴喷出的高压气体不仅可对罐体的内壁实现清理,而且还可使第二出气管进行转动,增加了罐体内壁的清理效果。本发明的灌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改变了以往人工清理的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清理效果,而且提高了清理效率,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清理装置上的旋转环、第二出气管的旋转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中:1罐体,2底壁,3出料口,4第一清理装置,5第二清理装置,6进气软管,7电磁阀,8底座,9通气管,10第一出气管,11旋转环,12第二出气管,13喷嘴,14柱形腔,15出气口,16挡环,17气流,18结块物料,19粘附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罐装容器由罐体1、底壁2构成,罐体1的内部为存储物料的空腔,罐体1的底部为底壁2,底壁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口3。所示的清理装置由第一清理装置4、第二清理装置5组成,第一清理装置4和第二清理装置5均设置于底壁2的内表面上,分别实现对罐体1四周的内壁和出料口3处结块物料18的清理。

所示的第一清理装置4和第二清理装置5均由进气软管6、电磁阀7、底座8、通气管9组成,底座8固定于底壁2的内壁上,通气管9设置于底座8上,通气管9穿过底壁2之后经底座8中的柱形腔14与通气管9相通,以便由进气软管6进入的气体进入至通气管9中。所示的第二清理装置5上设置有与通气管9相通的第一出气管10,第一出气管10的出口朝向出料口3,以便由第一出气管10喷出的高压气体将出料口3处的结块物料18吹散开来。

如图2所示,给出了本发明中第一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第一清理装置4的通气管9上设置有旋转环11,旋转环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环16,以保证旋转环11在通气管9的相应位置上转动。通气管9上开设有与旋转环11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气口15,旋转环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气管12,第二出气管12的末端设置有朝向斜上方的喷嘴13。

如图3所示,给出了本发明中第一清理装置上的旋转环、第二出气管的旋转示意图,所示的左侧的第二出气管12上的喷嘴13朝向左下方,右侧的第二出气管12上的喷嘴13朝向右上方,这样在两端的喷嘴13喷出高压气体时,会受到反作用力而发生旋转,更有利于第一清理装置4对罐体1内壁上的粘附物料19进行清理。

如图4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罐装容器内壁清理装置工作原理图,其工作步骤如下:

a).出料口清理,当出料口堵塞或罐体内壁粘附有较多物料时,需对罐体进行清理时,首先打开第二清理装置上的电磁阀,保持第一清理装置上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使气体从第二清理装置上的第一出气管喷出,喷出的高压气体将出料口处的结块物料吹散开来,使出料口处于通畅状态;

b).放料,在第二清理装置工作的同时,打开出料口以便物料从出料口流出;待出料口无物料流出或者有很少物料流出时,表明罐体底部的结块物料已基本全部流出,执行步骤c);

c).内部清理,在保证第二清理装置工作的同时,打开第一清理装置上的电磁阀,由第一清理装置的喷嘴喷出的高压气流实现对罐体内部粘附物料的清理,粘附物料落下后由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d).清理完毕,待出料口无物料流出或者有很少物料流出时,表明罐体内壁上的粘附物料已基本全部清理完毕,整个清理过程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