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往复式自清洁电缆放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39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杆往复式自清洁电缆放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连杆往复式自清洁电缆放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地上,往往都是依靠人工进行电缆的拉放线,电缆非常沉,这个工作往往需要好几个人协调合作,还会干上几个小时。人工成本非常之高。且在日常的使用中,电缆表面会沾有若干杂物,例如油渍,油漆,灰尘等对于电缆的表皮具有腐蚀作用。如果不清洁,也可以使用但会造成电缆表皮的迅速老化,长此以往会引发火灾或者触电现象,触电情况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们在电缆通电的过程中进行拖拉硬拽造成的表皮裂缝。表皮裂缝一大,就容易发生事故。目前尚未出现类似清洁电缆表面的设备,如果清洁电缆表面,那么这些裂缝也会容易发现,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电缆拉放线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电缆表面没法得到很好的清洁,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杆往复式自清洁电缆放线车,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杆往复式自清洁电缆放线车,包括车体组件和滚线架,所述车体组件上安装有滚线架,滚线架上缠绕有电缆,还包括有放线组件、导向组件及连杆机构,所述放线组件之间设有导向组件,放线组件连接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组件包括两个以车体中线对称的放线架,所述放线架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导向孔,所述放线架中部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内孔,所述内孔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挡水块相连接,在导向孔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导向孔的中部设有拨板轴,所述拨板轴上安装有拨道板,所述拨道板围绕拨板轴转动,所述拨道板端部设有第一弹簧,主滑块设置在导向孔内,主滑块连接有连杆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滑块包括连接头、滑块和海绵,所述滑块体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接连杆机构,滑块体上设有一主流道,主流道连接有若干分流道,所述分流道的出水端设有海绵,所述海绵上设有若干海绵分流道,所述海绵分流道与滑块体上的分流道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铰接,第二连杆与连接头相连接。第一连杆上设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有一电机。

进一步地,其特征是,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流板及设置在导流板两侧的侧条,两个所述侧条的凸出端向内延伸使得两侧条及导流板形成一上口小、底部大的空腔;在侧条的凸起端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有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有挡水块且没被主滑块挤压时,挡水块处于出水孔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块的下侧设置有防水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体挤压挡水块时,主流道处于出水孔的正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不但解决了电缆拉线难,费时费力的问题,还同时解决了电缆的清洁问题。利用连杆机构的循环往复动作实现了电缆的单一方向拉线,同时电缆的自清洗又借助于连杆机构的设计,采用同一动力源,实现多种不同的功效。海绵的使用,不但具有清洁电缆、辅助电缆拉线的作用,还能避免水花溅射等作用,一物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主滑块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主滑块穿过拨道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组件,101车体,102车轮,103把手,104滚线架,105电缆,2放线组件,201放线架,202导向孔,203第一连杆,204第二连杆,205主滑块,2051连接头,2052滑块体,2053主流道,2054分流道,2055海绵,2056海绵分流道,206外侧轨,207内侧轨,208第一弹簧,209拨板轴,210拨道板,211出水孔,212内孔,213第二弹簧,214挡水块,215齿轮,3导向组件,301侧条,302导流板,303安装槽,30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该连杆往复式自清洁电缆放线车包括车体组件1和滚线架104,所述车体组件1上安装有滚线架104,滚线架104上缠绕有电缆105。所述车体组件1包括车体101、车轮102及把手103,所述车体101上设有车轮,车体尾部设有把手,在车体上部设有滚线架。

所述车体中设有放线组件2,所述放线组件2包括两个以车体中线对称的放线架201,两个所述放线架201中部设有导向组件3,用于进行电缆的导向。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导流板302及设置在导流板两侧并相向靠拢的侧条301,如图6所示,两个所述侧条的凸出端向内延伸使得两侧条及导流板形成一上口小、底部大的空腔。在侧条的凸起端还设有安装槽303,所述安装槽303设有滚珠304。这种设计能够使得电缆借助滚珠的作用力不断的放线,而导流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喷射在电缆上的水流沿着上述提及的空腔流走。

所述放线架201如图3所示,该放线架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导向孔202,所述导向孔202用于限制主滑块205在导向孔内的移动,避免其脱离这个范围。所述导向孔202可自定义地设定为远离车体中线的部分为外侧轨206,靠近车体中线的部分为内侧轨207,上述设定只是简单的进行解释说明,实际并不存在所述的外侧轨206和内侧轨207。

所述放线架201中部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内孔212,所述内孔212内安装有第二弹簧213,所述第二弹簧213与挡水块214相连接,在挡水块214的下侧设置有防水胶垫,在导向孔的底部设有出水孔211,当第二弹簧213连接有挡水块214且没被主滑块205挤压时,挡水块214处于出水孔211的正上方,从而堵住出水孔211,避免水的泄漏。

所述导向孔的中部设有拨板轴209,所述拨板轴209上安装有拨道板210,所述拨道板210围绕拨板轴209转动。所述拨道板210端部设有第一弹簧208,用于主滑块205滑过后拨道板的自动回位。主滑块205设置在导向孔内,如图3所示,主滑块205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首先沿着外侧轨206移动,经过拨道板210时,主滑块205沿着拨道板210移动,由于存在拨板轴209,类似跷跷板原理,主滑块205进入内侧轨207后,又返回外侧轨206,这种设计,使得主滑块205形成一远离电缆-靠近电缆-远离电缆的行走路线,避免了连杆机构往复运动造成的电缆来回拉动现象,使得电缆始终往一个方向拉动。

如图6所示为主滑块划过拨道板210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滑块的连接头2051穿过拨道板210中部的间隙,而滑块体2052则从拨道板另一侧滑过。

如图4所示为主滑块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主滑块包括连接头2051、滑块体2052和海绵2055,所述滑块体2052上设有连接头2051,所述连接头2051用于连接连杆机构。滑块体2052上设有一主流道2053,当所述滑块体2052挤压挡水块214时,主流道2053处于出水孔211的正上方。主流道2053连接有若干分流道2054,所述分流道2054的出水端设有海绵2055,所述海绵2055上设有若干海绵分流道2056,所述海绵分流道2056与滑块体2052上的分流道2054一一对应。海绵分流道2056的设计第一能够给电缆一较大的水流冲力,而水流又会在海绵的作用下被吸收至海绵中,避免水的溅射。在主滑动从远离电缆、接近电缆又远离电缆的过程中,海绵一直与电缆接触,增强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还能擦拭电缆表面,而电缆又起到一定的挤压海绵内水分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03及第二连杆204,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铰接,第二连杆与连接头2051相连接。第一连杆上设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有一电机。

工作方式,滚线架上设有电缆,电缆放置在两放线架之间的侧条301之间,借助于滚珠的作用滑动,同时在电机的带动下连杆机构带动主滑块移动,进而带动海绵2055与电缆同时向后运动,从而电缆被拉扯,放线。在此过程中,主滑块会挤压挡水块214,从而主滑块会对电缆放水,同时海绵吸水,对电缆冲刷擦洗。该出水孔可连接有水管,水管连接有水泵,水泵放置在车体下侧的水箱中。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