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绞车防跑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8767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绞车防跑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运输过程中,绞车滚筒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往往不在一条直线上,两者形成一定的夹角,钢丝绳收入滚筒时排绳很难实现有序整齐的排列,钢丝绳有可能出现偏绳、爬绳、挤绳等情况,给钢丝绳造成较大损伤。同时矿车也可能在运行中因拉力偏斜造成车辆掉道,给煤矿带了较大的运输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小绞车排绳现有的技术缺陷,使用机械调偏装置改变绞车钢丝绳排绳轨迹,使绞车钢丝绳能够沿着既定的排绳轨迹进行排绳,并做到了有效保护钢丝绳的目的,延长了钢丝绳的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小绞车防跑偏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基座和托绳辊,其中基座包括4条支腿和一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四角分别设置在4条支腿上,托绳辊套在一个水平轴上,该水平轴两端固定在长方形框架的两条短边中点上,长方形框架的一条长边两端的支腿向上延伸成立柱,每个立柱内侧固定有一竖轴,竖轴上套有一竖辊,其特征在于:长方形框架的另一条长边向两侧延长,其中段设有水平轨道,两端延长段上分别设有一个伸缩缸,每个伸缩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驱动管,所述水平轨道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块,每个滑块上固定一个竖轴,且该竖轴上套有一个纠偏辊,两个伸缩缸的缸体分别固定在相应长边的两端延长段上,其活塞杆前端分别固定在邻近的滑块上,驱动管通过电磁阀与相应的带压气源或带压液源相通。

该装置通过远距离控制伸缩缸带动滑块上的纠偏辊,从而改变绞车绳的排列方向,以达到整齐排列绞车绳的目的。

该装置支腿和长方形框架由工字钢或槽钢制成。加工简单,安装方便,性能可靠。

该装置水平轨道和滑块一个开有燕尾槽,另一个设有相应燕尾凸起,二者相互嵌合。此种设计,使二者衔接稳定,滑块不易脱出。

本实用新型小绞车防跑偏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排绳,方便了在煤矿运输过程中,实现绞车排绳纠偏。不仅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生产,被越来越多的煤矿借鉴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小绞车防跑偏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小绞车防跑偏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基座、11为支腿、12为长方形框架、2为托绳辊、3为立柱、4为竖辊、5为水平轨道、6为伸缩缸、61为缸体、62为活塞杆、63为驱动管、7为滑块、8为纠偏辊、9为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小绞车防跑偏装置包括基座1和托绳辊2,所述基座1包括4条支腿11和一长方形框架12,长方形框架12四角分别设置在4条支腿11上,托绳辊2套在一水平轴上,该水平轴两端固定在长方形框架12的两条短边中点上,长方形框架12的一条长边两端的支腿11向上延伸成立柱3,每个立柱3内侧固定有一竖轴,竖轴上套有一竖辊4,其特征在于:长方形框架12的另一条长边向两侧延长,其中段设有水平轨道5,两端延长段10上分别设有一个伸缩缸6,每个伸缩缸6包括缸体61、活塞杆62和驱动管63,所述水平轨道5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块7,每个滑块7上固定一个竖轴,且该竖轴上套有一个纠偏辊8,两个伸缩缸6的缸体61分别固定在相应长边的两端延长段10上,其活塞杆61前端分别固定在邻近的滑块7上,驱动管63通过电磁阀与相应的带压气源(图中未示出)或带压液源(图中未示出)相通,所述托绳辊2与其上方的相切水平面的交线高于长方形框架12长边上方的伸缩缸6的缸体61最高点。

所述支腿11和长方形框架12由工字钢或槽钢制成。所述水平轨道5和滑块7一个开有燕尾槽,另一个设有相应燕尾凸起,二者相互嵌合。电磁阀设置在控制箱9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