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缟线捆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463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缟线捆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缟线捆扎装置。



背景技术:

渔网缟线是指编织网片和缝扎网渔具的直径小于4毫米的线, 是制作渔网的主要材料。渔网缟线种类按制造网线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植物纤维缟线和合成纤维缟线两大类。缟线在生产后需要捆扎,以防止打结及相互缠绕,现有都是在绕盘后放在地面上,再人工翻转捆扎,这种方式容易引起缟线相互缠绕,大大影响后序网片的编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会发生相互缠绕和打结,大大方便后序网片的生产和使用的多功能缟线捆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缟线捆扎装置,它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固定有台板,台板顶部一端固定有垂直向上的固定绕线柱,台板顶部另一端设有调节槽,固定绕线柱位于调节槽长度方向的台板上;台板底部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安装有活动绕线柱,活动绕线柱顶部穿过调节槽后垂直向上与固定绕线柱相配合;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导轴、滑轨,其中,固定座为两组,分别位于调节槽两端的台板底部,导轴和滑轨相互平行的安装在两组固定座之间,滑座活动套装在导轴和滑轨上,固定绕线柱一侧的滑轨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固定座相抵触,另一端与滑座相抵触,活动绕线柱固定在滑座顶部。

所述的固定座与台板底部之间设有加强板。

所述的固定绕线柱为多条,排成一列均匀分布在台板顶部同一端。

所述的滑座顶部一侧设有限位钩。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直接将绕盘的缟线内环套在固定绕线柱和活动绕线柱上,向外拉开活动绕线柱,将缟线相对撑开,然后即可进行捆扎,采用本方案后捆扎时缟线不会发生相互缠绕和打结的情况,大大方便后序网片的生产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缟线捆扎装置包括有支撑架1,支撑架1顶部固定有台板2,台板2顶部一端固定有垂直向上的固定绕线柱3,台板2顶部另一端设有调节槽4,固定绕线柱3位于调节槽4长度方向的台板2上;台板2底部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安装有活动绕线柱5,活动绕线柱5顶部穿过调节槽4后垂直向上与固定绕线柱3相配合,所述的固定绕线柱3为多条,排成一列均匀分布在台板2顶部同一端;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座6、导轴7、滑轨8,其中,固定座6为两组,分别位于调节槽4两端的台板2底部,导轴7和滑轨8相互平行的安装在两组固定座6之间,所述的固定座6与台板2底部之间设有加强板9,滑座10活动套装在导轴7和滑轨8上,固定绕线柱3一侧的滑轨8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一端与固定座6相抵触,另一端与滑座10相抵触,活动绕线柱5固定在滑座10顶部,所述的滑座10顶部一侧设有限位钩12。本实施例直接将绕盘的缟线内环套在固定绕线柱和活动绕线柱上,向外拉开活动绕线柱,将缟线相对撑开,然后即可进行捆扎,采用本实施例后捆扎时缟线不会发生相互缠绕和打结的情况,大大方便后序网片的生产和使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