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763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双向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值效益。

在自动化生产加工中,摆件的输送大多是通过手工进行,稍远的输送则是通过料盘经推车输送,或者是通过输送带输送,但输送带输送仅能进行直线输送,无法进行二维定位,而进行摆件安装时,可能会需要对摆件进行二维定位,以适应不同安装需求,目前还没有一种通过电机进行二维定位的可以在指定平面内进行输送的双向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电机进行二维定位的可以在指定平面内进行输送的双向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向调节机构,包括架体、底座、X轴电机、Y轴电机、滚轮、导杆、齿形皮带扣、移动块,其特征在于导杆为两组,每组导杆为平行的两根,X轴电机设置在架体一侧,与X轴电机垂直的两根导杆设置在架体上,与X轴电机平行的两根导杆通过移动块设置在与X轴电机垂直的两根导杆上,与X轴电机平行的两根导杆上方滑动地设置有一个移动块,与X轴电机垂直的两根导杆上分别滑动地设置有移动块,每个移动块上均设置有齿形皮带扣,与X轴电机平行的两根导杆外侧设置有Y轴电机,Y轴电机、X轴电机输出端上均设置有滚轮,滚轮与对应的导杆另一侧上的滚轮通过传动皮带穿过齿形皮带扣形成闭合回路,架体下方设置有底座。齿形皮带扣为L形。X轴电机为双向输出电机。Y轴电机输出端朝上。架体为方框形,其中部对应于与X轴电机平行的两根导杆上方的移动块可移动位置镂空。

实际使用时,移动块在导杆上移动,通过X轴电机、Y轴电机组成二维平面,使移动块可在规定范围内随意移动,从而满足二维定位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架体,2—底座,3—X轴电机,4—Y轴电机,5—滚轮,6—导杆,7—齿形皮带扣,8—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双向调节机构,包括架体1、底座2、X轴电机3、Y轴电机4、滚轮5、导杆6、齿形皮带扣7、移动块8,其特征在于导杆6为两组,每组导杆6为平行的两根,X轴电机3设置在架体1一侧,与X轴电机3垂直的两根导杆6设置在架体1上,与X轴电机3平行的两根导杆6通过移动块8设置在与X轴电机3垂直的两根导杆6上,与X轴电机3平行的两根导杆6上方滑动地设置有一个移动块8,与X轴电机3垂直的两根导杆6上分别滑动地设置有移动块8,每个移动块8上均设置有齿形皮带扣7,与X轴电机3平行的两根导杆6外侧设置有Y轴电机4,Y轴电机4、X轴电机3输出端上均设置有滚轮5,滚轮5与对应的导杆6另一侧上的滚轮5通过传动皮带穿过齿形皮带扣7形成闭合回路,架体1下方设置有底座2。齿形皮带扣7为L形。X轴电机3为双向输出电机。Y轴电机4输出端朝上。架体1为方框形,其中部对应于与X轴电机3平行的两根导杆6上方的移动块8可移动位置镂空。

实际使用时,移动块8在导杆6上移动,通过X轴电机3、Y轴电机4组成二维平面,使移动块8可在规定范围内随意移动,从而满足二维定位的需求。

上述只是说明了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