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带卷染出带装置用双轴式分带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68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装带卷染出带装置用双轴式分带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装带卷染出带装置用双轴式分带辊。



背景技术:

吊装带一般采用高强力尼龙长丝制作,具有强度高、耐磨损、抗氧化、抗紫外线灯多重优点,同时质地柔软,不导电,无腐蚀,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吊装带是索具的一种,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环形穿芯、环形扁平、双眼穿芯和双眼扁平四类,吊装带在选用过程中,常规吊装带直接选用即可,对于特种吊装,需要吊装有特殊要求的物件时,可以根据使用要求的长度、载荷制作。在将尼龙丝利用编织机构编织成吊装带后,需要根据使用的需要将吊装带进行染色,使得吊装带能够更好的为我们所用。在将吊装带卷染出带的过程中,现有的送带辊在转动送带的过程中,送带辊经常会与吊装带产生打滑,导致吊装带不能被高效的进行传送,此外,吊装带在卷染传送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传送的原因导致吊装带产生偏移,导致吊装带不能准确的进行传送,影响吊装带快速高效的进行下料,不能满足吊装带卷染出带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在吊装带卷染传送过程中,有效地防止吊装带产生偏移,确保吊装带能准确传送的吊装带卷染出带装置用双轴式分带辊。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吊装带卷染出带装置用双轴式分带辊,包括:一圆柱状的安置辊,与所述安置辊分离设置的固定辊和用于将安置辊和固定辊连接起来的中承架,所述安置辊正中设有一圆柱状空腔且所述空腔内正中设有一直径小于其的卷轴辊,所述卷轴辊上绕接有分带板,所述中承架包括:固接在所述固定辊外壁的中承板和固接在所述中承板自由端的转承架,所述转承架远离中承板的侧壁设有一转承槽且所述安置辊能够恰好固接在所述转承槽内,所述安置辊上远离转承槽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与空腔相连通的引口槽,所述固定辊远离中承板的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分带板自由端相配接的挂接柱。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有上述技术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置辊,其正中设有空腔,用于容纳分带板;空腔正中还设有卷轴辊,用于绕接分带板;其侧壁上还设有两个与空腔相连通的引口槽,引口槽用于保证分带板的自由端自其内穿出,进而与固定辊上的挂接柱相配接。

固定辊,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部件,其远离中承板的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分带板自由端相配接的挂接柱,并且与安置辊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双轴”。

中承架,本实用新型的关键连接部件,用于将安置辊和固定辊连接起来,其包括:固接在所述固定辊外壁的中承板和固接在所述中承板自由端的转承架,而中承架与安置辊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所述转承架远离中承板的侧壁设有一转承槽且所述安置辊能够恰好固接在所述转承槽内。

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者应将分带板的自由端自卷轴辊上拉出,然后,选择一个引口槽穿出安置辊,依次绕过中承架的转承架和中承板,抵达固定辊,最后,将分带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挂接柱上,此时,分带板处于延展状态。

当无需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者先将分带板的自由端自挂接柱上取下,然后,回送至引口槽内,再绕接在卷轴辊上即可,此时,分带板处于绕制状态。

在实际使用中,吊装带往往会自两相邻的分带辊之间穿过,基于上述设计,当该两个分带辊上的分带板均处于延展状态时,两个分带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容纳吊装带通过,同时,还能够对自二者之间穿过的吊装带进行限位,以在吊装带卷染传送过程中,有效地防止吊装带产生偏移。

为能够适应性地对两相邻分带辊上处于延展状态的两分带板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中承板上还对称地铰接有两延展框且每个所述延展框包括:与中承板相铰接的一对延展平板和将两所述延展平板两自由端连接起来的竖直方向的延展竖板。在上述分带板的延展过程中,当分带板绕过转承架抵达固定辊的过程中,其还会绕过此设计中的延展竖板,此时,延展竖板能够对自其外表面绕过的分带板起支撑作用;通过旋动与单侧延展竖板相连接的延展平板,即可实现调节两分带板之间的间隙。

为能够将绕过延展竖板的分带板进行基础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每对所述延展平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分带板的卡接槽。在上述延展的过程中,操作者直接将单侧分带板的上下两边沿分别卡入同侧延展平板上的卡接槽内即可。

当分带板绕过转承架时,为减少转承架单侧的侧壁对其产生摩擦甚至划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转承槽的两槽边上设有柱型外边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延展竖板为弓形结构。当分带板绕过延展竖板时,弓型结构的延展竖板还能够保证分带板展开的更为充分。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有一种吊装带卷染出带装置用双轴式分带辊,在实际使用中,在实际使用中,吊装带往往会自两相邻的分带辊之间穿过,基于上述设计,当该两个分带辊上的分带板均处于延展状态时,两个分带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容纳吊装带通过,同时,还能够对自二者之间穿过的吊装带进行限位,以在吊装带卷染传送过程中,有效地防止吊装带产生偏移。

基于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延展框的设计以及优化延展竖板的设计,还通过优化转承槽的设计,既能够适应性地对两相邻分带辊上处于延展状态的两分带板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还能够将绕过延展竖板的分带板进行基础的固定,以及减少转承架单侧的侧壁对其产生摩擦甚至划伤,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在吊装带卷染传送过程中,有效地防止吊装带产生偏移,确保吊装带能准确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置辊;2、固定辊;3、空腔;4、卷轴辊;5、中承板;6、转承架;7、转承槽;8、引口槽;9、挂接柱;10、延展平板;11、延展竖板;12、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吊装带卷染出带装置用双轴式分带辊,包括:一圆柱状的安置辊1,与所述安置辊1分离设置的固定辊2和用于将安置辊1和固定辊2连接起来的中承架,所述安置辊1正中设有一圆柱状空腔3且所述空腔3内正中设有一直径小于其的卷轴辊4,所述卷轴辊4上绕接有分带板,所述中承架包括:固接在所述固定辊2外壁的中承板5和固接在所述中承板5自由端的转承架6,所述转承架6远离中承板5的侧壁设有一转承槽7且所述安置辊1能够恰好固接在所述转承槽7内,所述安置辊1上远离转承槽7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与空腔3相连通的引口槽8,所述固定辊2远离中承板5的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分带板自由端相配接的挂接柱9。

安置辊,其正中设有空腔,用于容纳分带板;空腔正中还设有卷轴辊,用于绕接分带板;其侧壁上还设有两个与空腔相连通的引口槽,引口槽用于保证分带板的自由端自其内穿出,进而与固定辊上的挂接柱相配接。

固定辊,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部件,其远离中承板的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分带板自由端相配接的挂接柱,并且与安置辊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双轴”。

中承架,本实用新型的关键连接部件,用于将安置辊和固定辊连接起来,其包括:固接在所述固定辊外壁的中承板和固接在所述中承板自由端的转承架,而中承架与安置辊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所述转承架远离中承板的侧壁设有一转承槽且所述安置辊能够恰好固接在所述转承槽内。

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者应将分带板的自由端自卷轴辊上拉出,然后,选择一个引口槽穿出安置辊,依次绕过中承架的转承架和中承板,抵达固定辊,最后,将分带板的自由端固定在挂接柱上,此时,分带板处于延展状态。

当无需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者先将分带板的自由端自挂接柱上取下,然后,回送至引口槽内,再绕接在卷轴辊上即可,此时,分带板处于绕制状态。

实施例二:

请参与图2,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中承板5上还对称地铰接有两延展框且每个所述延展框包括:与中承板5相铰接的一对延展平板10和将两所述延展平板10两自由端连接起来的竖直方向的延展竖板11。

本实施例中,每对所述延展平板10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分带板的卡接槽12。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承槽7的两槽边上设有柱型外边沿。

本实施例中,所述延展竖板11为弓形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