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除尘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704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瓷砖除尘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瓷砖除尘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瓷砖在进入窑炉之前一般需要根据窑速调整瓷砖进窑的角度和间隙,否则很容易走偏,轻则影响烧制的质量,重则造成挤砖的情况,后果异常严重,当两片瓷砖进入窑炉时,一般需要工人手持推杆对瓷砖进行位置的调整,也会通过毛刷进行除尘,这种方式,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并且调整角度不可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瓷砖除尘对中装置,结构新颖,可以实现对瓷砖位置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瓷砖除尘对中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多组依次排列的滚棒,机架的上侧依次设置平移装置、除尘装置以及对中装置;

所述平移装置包括平移支架,平移支架的两侧设置相互对称的气缸,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板进行固定,气缸的一端连接着推板,推板位于平移支架的下端,推板的两侧设置滚轮,滚轮位于平移支架的上端;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端的除尘支杆,除尘支杆的一侧设置除尘毛刷;

所述对中装置包括对中支架,对中支架的一侧连接着连杆,连杆与电动机进行传动连接,对中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固定杆,固定杆通过抱箍固定在对中支架上,固定杆的下端固定着挡板,固定杆的中部设置槽口,挡板通过固定栓固定在槽口上;

所述机架的上端设置多组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分别位于对中装置和平移装置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平移支架的中部设置毛刷固定板,毛刷固定板的下端设置除尘毛刷。

进一步优选,槽口为条形槽口,固定栓位置可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可以根据窑速以及具体生产的需要,合理的调整瓷砖的角度,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并且具有除尘功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对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平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平移装置;3、除尘支杆;4、连杆;5、电动机;6、对中装置;7、除尘毛刷;8、光电开关;9、滚棒;10、对中支架;11、抱箍;12、槽口;13、固定栓;14、挡板;15、固定杆;16、平移支架;17、滚轮;18、毛刷固定板;19、气缸固定板;20、推板;2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瓷砖除尘对中装置6,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多组依次排列的滚棒9,机架1的上侧依次设置平移装置2、除尘装置以及对中装置6;

如图3示,所述平移装置2包括平移支架16,平移支架16的两侧设置相互对称的气缸21,气缸21通过气缸固定板19进行固定,气缸21的一端连接着推板20,推板20位于平移支架16的下端,推板20的两侧设置滚轮17,滚轮17通过连接件与推板20固定连接,滚轮17位于平移支架16的上端,使用时,两片瓷砖随着滚棒9向前移动,移动到平移支架16的下端,脱离上侧光电开关8照射,并由平移支架16下侧的光电开关8照射时,此处滚棒9的电机停止运转,瓷砖停止前进,两侧的气缸21动作,将两片瓷砖向中部推移一定的距离,动作完毕,瓷砖继续前移;

如图1所示,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端的除尘支杆3,除尘支杆3的一侧设置除尘毛刷7,瓷砖经滚棒9移到该处时,通过除尘毛刷7进行除尘,除尘完毕后继续前移,移至对中装置6处;

如图2示,所述对中装置6包括对中支架10,对中支架10的一侧连接着连杆4,连杆4与电动机5进行传动连接,对中支架10的两侧分别设置两组固定杆15,固定杆15通过抱箍11固定在对中支架10上,固定杆15的下端固定着挡板14,固定杆15的中部设置槽口12,挡板14通过固定栓13固定在槽口12上,可以通过移动固定栓13在槽口12上的位置调整挡板14倾斜的角度;当瓷砖移动到对中支架10的下端,脱离上侧光电开关8照射,并由对中支架10下侧的光电开关8照射时,此时挡板14落下,实现对瓷砖的位置以及角度的调整。

所述机架1的上端设置多组光电开关8,光电开关8分别位于对中装置6和平移装置2的一侧。

其中,平移支架16的中部设置毛刷固定板18,毛刷固定板18的下端设置除尘毛刷7;槽口12为条形槽口12,固定栓13位置可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