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转移运载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992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转移运载小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转移运载小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仓库和工厂中货物的搬运总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事故易发。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各企业对自动化作业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产品的自动化转运程度高,以满足企业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转移,运载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使工作环境更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转移运载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移运载小车,包括车架、驱动轮、转向轮和货架,所述车架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车架的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所述车架的右侧外壁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车架的上端焊接有货架,所述车架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外壁设有三孔插座,所述车架的右侧内腔安装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货架的内部安装至少有四个储物格,所述储物格为等距安装。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外壁设有按键,且按键分别为紧急停止按键、第一速度档按键和第二速度档按键。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和转向轮采用橡胶充气轮胎,所述驱动轮和转向轮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货架采用钢结构焊接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蓄电池蓄电能力强,满足长时间使用,可在发生危险时紧急停止,避免事故发生,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移动速度,可自动转移,运载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为了加强运载小车的运载能力,通过车架的上端焊接有货架,且货架的内部安装至少有四个储物格,满足物品的运载,同时储物格为等距安装,方便物品的摆放与拿取,节省转运时间,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为了在运载过程中发生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控制器设有急停止按键,发生事故时,可快速按下急停止按键,避免由于不能及时反应,造成的人员安全及物品的损失,同时使工作环境更安全可靠,为增加转运速度,且满足不同速度的需求,控制器设有第一速度档按键和第二速度档按键,方便使用,节省时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轮、2驱动电机、3车架、4蓄电池、5三孔插座、6储物格、7货架、8紧急停止按键、9第一速度档按键、10第二速度档按键、11控制器、12转向电机、13红外线传感器、14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移运载小车,包括车架3、驱动轮1、转向轮14和货架7,所述车架3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使用,增加了运载小车的移动能力,节省人力;

所述车架3的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12,通过转向电机12控制转向轮14,使运载小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地,变换移动方向;

所述车架3的右侧外壁设有红外线传感器13,所述车架3的上端焊接有货架7,所述车架3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4,所述蓄电池4的外壁设有三孔插座5,所述车架3的右侧内腔安装有控制器11。

进一步的,所述货架7的内部安装至少有四个储物格6,所述储物格6为等距安装,为了加强运载小车的运载能力,通过车架3的上端焊接有货架7,且货架7的内部安装至少有四个储物格6,满足物品的运载,同时储物格6为等距安装,方便物品的摆放与拿取,节省转运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11与蓄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1的外壁设有按键,且按键分别为紧急停止按键8、第一速度档按键9和第二速度档按键10,为了在运载过程中发生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控制器11设有急停止按键8,发生事故时,可快速按下急停止按键8,避免由于不能及时反应,造成的人员安全及物品的损失,同时,为增加转运速度,且满足不同速度的需求,控制器11设有第一速度档按键9和第二速度档按键10,方便使用,节省时间,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1和转向轮14采用橡胶充气轮胎,所述驱动轮1和转向轮14大小一致,为了使转运小车移动方便,采用橡胶充气轮胎,可以满足运载,同时驱动轮1和转向轮14大小一致,增强了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货架7采用钢结构焊接制成,为了增加小车运载能力,通过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的货架7,使得结构强度增加,满足运载所需的结构强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