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043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



背景技术:

液压举升机用于举升重物,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但是,现有的举升机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借助叉车对重物进行装卸。装卸重物过程中与举升机的抬升板摩擦严重,而且装卸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阻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卸物料顺畅且稳定性高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液压举升机的顶部具有能升降的抬升板,本机构设置在抬升板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抬升板包括呈平板状的板体一和板体二,上述板体一位于板体二上部且板体一与板体二边沿相联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内腔,所述板体二的两端处均连接有转轴,内腔内还具有传送带且传送带套在上述两个转轴上。

板体一与板体二之间形成的内腔能使传送带方便的安装在抬升板内。同时在两根转轴的作用下传动带能顺畅转动。

装卸重物过程中,重物先与传送带接触,由于传送带能移动,因此,装卸重物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阻现象。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板体一的长度略小于板体二的长度。

这样的结构能使传送带的两端暴露在外,方便与重物优先接触。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的转轴包括呈长杆状的连杆和呈圆筒状的滚筒,上述连杆固连在板体二上,上述滚筒套在连杆上。

滚筒能相对于连杆顺畅转动,从而保证传送带顺畅移动。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连杆与滚筒之间具有轴承。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的连杆和板体二均为金属材料且两者通过焊接相固连。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滚筒为塑料材料。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滚筒外侧具有能增加摩擦力的接触部。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的接触部为沿滚筒轴向均布设置的若干条状凸条。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的接触部为沿滚筒周向均布设置的若干凸点。

接触部的设置能有效增加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传送带能顺畅移动。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板体一端部具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的过渡部为板体一端部处的倒角。

在上述的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中,所述的过渡部为板体一端部处的圆角。

过渡部的设置能使位于传送带上的重物顺畅的移动到板体一上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能使重物顺畅的进入板体一上侧,从而对重物进行稳定的支撑,因此,装卸货物时稳定顺畅。

同时,传送带中部位于抬升板内,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一;1a、过渡部;2、板体二;3、转轴;3a、连杆;3b、滚筒;4、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液压举升机中的入料机构,液压举升机的顶部具有能升降的抬升板,本机构设置在抬升板处,所述的抬升板包括呈平板状的板体一1和板体二2,上述板体一1位于板体二2上部且板体一1与板体二2边沿相联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内腔,所述板体二2的两端处均连接有转轴3,内腔内还具有传送带4且传送带4套在上述两个转轴3上。

所述板体一1的长度略小于板体二2的长度。

所述的转轴3包括呈长杆状的连杆3a和呈圆筒状的滚筒3b,上述连杆3a固连在板体二2上,上述滚筒3b套在连杆3a上。

所述连杆3a与滚筒3b之间具有轴承。

所述的连杆3a和板体二2均为金属材料且两者通过焊接相固连。

所述滚筒3b为塑料材料。

所述滚筒3b外侧具有能增加摩擦力的接触部。

所述的接触部为沿滚筒轴向均布设置的若干条状凸条。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接触部为沿滚筒周向均布设置的若干凸点也是可行的。

所述板体一1端部具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1a。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部1a为板体一1端部处的倒角。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过渡部为板体一端部处的圆角也是可行的。

板体一与板体二之间形成的内腔能使传送带方便的安装在抬升板内。同时在两根转轴的作用下传动带能顺畅转动。

装卸重物过程中,重物先与传送带接触,由于传送带能移动,因此,装卸重物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阻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