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8939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料罐。



背景技术:

储料罐是生物科技、制药、精细化工行业中的常用设备,它可用于存储多种形态的物料。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602622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料罐,它包括有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料口、出料口,罐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将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出料口与上腔相连接,进料口与下腔相连接,下腔的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延伸至罐体外,罐体的底部于开口位置处安装有阀门。该储料罐兼具储存和过滤功能,其结构简单,过滤效果佳,排渣方便。但是在进料和出料时,无法看到罐体内的容量,因此不好判断罐体进料时是否已经装满罐体或出料时罐体内物料的剩余量,需要通过爬梯爬至罐体上端进行观察,但罐体的气体、粉状颗粒等容易对人造成危害,人站在高处也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料罐,其解决了储料罐无法判断其罐内物料容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储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观察罐体内物料容量的观察装置,所述观察装置包括镜筒和设于镜筒内镜面相对的的反光镜,所述镜筒从罐体外壁中部延伸至罐体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罐体的上端设有开口,在罐体上设置了从罐体侧面一直延伸至开口的镜筒,镜筒内的反光镜经过二次放光使站在镜筒下端筒口的人能够观察到罐体内的物料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镜筒包括相互平行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以及垂直于上筒体和下筒体的竖直筒体,所述镜筒呈“Z”形,所述镜筒的两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两个与上筒体呈45°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镜面相对,所述上筒体的筒口朝罐体的开口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罐体内的物料容量情况通过镜筒内的两个反光镜二次反光后从镜筒下端成像,使人在罐体侧面通过镜筒下端的筒口就能观察罐体内的物料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镜筒的外壁设有聚光灯,所述聚光灯的朝向与上筒体筒口朝向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内的光线较暗时,可打开聚光灯增加罐体内的亮度,使人能够看清罐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壁位于上筒体筒口所对的位置沿罐体高度方向设有刻度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人通过刻度线方便估算罐体内物料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上筒体的筒口处和下筒体的筒口处均设有与筒口相匹配的平板玻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平板玻璃的设置可阻挡杂质进入镜筒内,避免杂质对反光镜造成污染导致观察装置的成像能力下降。同时,镜筒保持封闭,防止罐体内的有害气体流入镜筒,对观察者造成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还设有梯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罐体上的梯子方便人爬上梯子对罐体内部进行观察,也方便对镜筒进行清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储料罐上设置观察装置,使罐体内物料的容量情况经过镜筒内两个反光镜的二次反射成像后,站在地面的人通过镜筒下端的筒口就可观察到罐体内的容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罐体;2、开口;3、观察装置;31、镜筒;32、反光镜;4、聚光灯;5、刻度线;6、平板玻璃;7、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储料罐,其罐体1上端设有开口2,在罐体1上设有观察装置3,观察装置3包括镜筒31和反光镜32,镜筒31的上筒体位于罐体1的开口2处,上筒体的筒口稍稍向罐体1开口2处倾斜,镜筒31的下筒体平行于上筒体,并通过竖直筒体连接,竖直筒体与上筒体和下筒体互相垂直,镜筒31整体大致呈“Z”形。反光镜32设置于镜筒31的两个拐角处,反光镜32的镜面相对并与筒体的角度呈45°。镜筒31的下筒体位于罐体1侧面下端人便于观察的位置。

镜筒31的上筒体和下筒体筒口处分别设有与筒口相匹配的平板玻璃6,平板玻璃6的设置可阻挡杂质进入镜筒31内,避免杂质对反光镜32造成污染导致观察装置3的成像能力下降。同时,镜筒31保持封闭,防止罐体1内的有害气体流入镜筒31,对观察者造成伤害。上筒体的外壁设有聚光灯4,聚光灯4的朝向与上筒体的朝向相同。

罐体1内壁在上筒体筒口所对的位置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刻度线5,方便人估算罐体1内物料的容量。

罐体1侧面还焊接有梯子7,方便人爬上梯子7对罐体1内部进行清理等操作,也可对镜筒31上的平板玻璃6进行擦拭,使平板玻璃6保持清洁,观察装置3的成像清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罐体1内的光进入镜筒31,通过反光镜32的两次反光刚好时使镜筒31成的像是正立的,人通过镜筒31下筒体的筒口就可观察罐体1内部,并根据刻度线5估计物料的容量。这里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反光镜32必须与上筒体呈45°,两个反光镜32相互平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