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弧形返回轨道的底车行走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2640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弧形返回轨道的底车行走轨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砌块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带有弧形返回轨道的底车行走轨道。



背景技术:

混凝土砌块在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将用于制造混凝土砌块的粉料混合,然后倒入到料桶内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混合料浇注到模具中,然后通过底车将浇注有混合料的模框输送至静养室进行预成型,通过预成型混凝土砌块在通过切割机的切割后,进入到蒸压釜进行最终的高温高压养护。

底车将通过切割后的混凝土砌块输送到蒸压釜进行最终的高温高压养护后,混凝土砌块生产完成,底车将生产完成的混凝土砌块输送至成品区进行放置,然后空的底车通过返回轨道返回到搅拌浇注工位,而现有技术空的底车的返回轨道大多是直的,便于底车行走,也可有效的防止底车脱轨,此种结构只适用于空间较大的工作环境,而对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而言,空的底车沿返回轨道在返回过程中极易与带有混合料的底车相撞,给空的底车的返回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的避免空的底车在返回过程中与带有混合料的底车相撞和不易脱轨的带有弧形返回轨道的底车行走轨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的避免空的底车在返回过程中与带有混合料的底车相撞和不易脱轨的带有弧形返回轨道的底车行走轨道。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有弧形返回轨道的底车行走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有能够使放置有浇注混合料的底车从搅拌浇注工位输送至蒸压釜的多条输送轨道,在所述输送轨道的一侧设有能够将空的底车输送至搅拌浇注工位的弧形返回轨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返回轨道整体为外高内低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返回轨道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输送轨道的一侧设有能够将空的底车输送至搅拌浇注工位的弧形返回轨道,采用此种结构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空的底车在返回过程中与带有混合料的底车相撞;另一个,弧形返回轨道整体为外高内低的结构,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克服空的底车在弧形返回轨道上行走时的向心力,能够有效的避免脱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3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带有弧形返回轨道的底车行走轨道,包括平行设置有能够使放置有浇注混合料的底车从搅拌浇注工位输送至蒸压釜的多条输送轨道100。

在输送轨道100的一侧设有能够将空的底车输送至搅拌浇注工位的弧形返回轨道200,采用此种结构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空的底车在返回过程中与带有混合料的底车相撞。

弧形返回轨道200整体为外高内低的结构,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克服空的底车在弧形返回轨道200上行走时的向心力,能够有效避免空的底车在返回过程中从弧形返回轨道200上脱出。

弧形返回轨道200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B为3-8°,在本实施例中弧形返回轨道200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B为5°,能够进一步避免空的底车在返回过程中从弧形返回轨道200上脱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输送轨道的一侧设有能够将空的底车输送至搅拌浇注工位的弧形返回轨道,采用此种结构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工作环境,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空的底车在返回过程中与带有混合料的底车相撞;另一个,弧形返回轨道整体为外高内低的结构,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克服空的底车在弧形返回轨道上行走时的向心力,能够有效的避免脱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