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296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架吊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吊具。



背景技术:

普通的车架吊具多采用钢丝绳直接吊运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非常危险,在吊运过程中极易出现钢丝滑脱及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吊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架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手柄1、吊耳2、起吊杆3、连接杆4、夹紧机构、防滑块6、导向体7、连接块8和弹簧9;吊耳2两端各与一个起吊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起吊杆3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机构的内端转动连接,连接块8固定在导向体7两端,夹紧机构中部各与一个连接块8转动连接;导向体7为可伸缩结构,导向体7的端部各固定一个聚氨酯防滑块6;连接杆4的一端与一个夹紧机构铰接,手柄1的一端与另一个夹紧机构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手柄1铰接;两个夹紧机构分别通过弹簧与导向体7连接,用于将机构复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操纵手柄调整好夹紧机构、导向体与车架的接触位置,起吊后通过车架自重实现吊具的夹紧,吊具上装有防滑垫,安全性好,效率高。通过导向机构的伸缩,可以实现吊具对不同宽度车架的适用性。提高车架转运的安全性及转运效率,满足现场生产的需求。本吊具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车架,并且使用安全,效率高,使用本吊具单人就可以完成车架的吊运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紧机构示意图;

图3为吊具起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吊具,如图1所示,包括操纵手柄1、吊耳2、起吊杆3、连接杆4、夹紧机构5、聚氨酯防滑块6、导向体7、连接块8和弹簧9;吊耳2两端各与一个起吊杆3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两个起吊杆3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机构5的内端转动连接,连接块8固定在导向体7两端,夹紧机构5中部各与一个连接块8转动连接;

导向体7由套筒和可以沿套筒内孔运动的滑杆组成,套筒和滑竿的外端结构相同且各固定一个聚氨酯防滑块6;

连接杆4与手柄1的一端各与一个夹紧机构5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手柄1铰接;两个夹紧机构5分别通过弹簧与导向体7连接,用于将机构复原。

车架的内侧幅面与聚氨酯防滑块6接触,夹紧机构5端部压紧车架外侧。四点压紧。夹紧机构5详图见图2所示,为保证起吊的平稳性,夹紧机构的外端做了加长,为四点式结构,可以对车架的外侧、上部以及前后外表面压紧。

操纵手柄1、吊耳2、起吊杆3、连接杆4之间通过销钉进行连接,可以实现机构的灵活转动;连接块8与导向体7的连接采用焊接,与夹紧机构5的连接采用销钉连接,以保证夹紧机构可以与车架外表面的弧面贴合,聚氨酯防滑块6与导向体7采用螺栓连接,在防滑块磨损较大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弹簧9可以提供一个复原力,方便于操纵手柄,使吊具恢复原状态。

使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把吊耳2挂在吊车的吊钩上,扳动操纵手柄1,使导向体与车架的内侧幅面接触,聚氨酯防滑块与车架内侧的上立边贴紧,夹紧机构与车架外侧立边贴紧,起吊后,通过车架自身的重力,使内外的锁紧机构夹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