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材包装机构、捆包装置及卷材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回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820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卷材包装机构、捆包装置及卷材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回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卷材包装和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卷材包装机构、捆包装置及卷材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卷材(如纸卷、塑料薄膜卷筒)的包装采用的方式是纸箱包装或木箱包装两种方式。其中,采用纸箱包装时,先是按照具体的卷筒的大小尺寸定做规格的纸箱,卷筒在进入包装箱之前先用内衬袋和两端方压板夹牢后再将卷筒放入纸箱,在纸箱外再用包装袋打紧。这样的纸箱包装因为纸箱刚度和承重力差,所以不能包装大卷的卷材,而且这样的纸箱在运输中容易破损,因此基本属于一次性使用,不仅浪费经济成本,也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

采用木箱包装时,由于木箱在重复利用过程中,木材的连接部在多次使用后,连接部会因为木材的天然属性逐渐磨损,导致连接部的破损,导致捆包卷材时会出现捆包不严实的情况,进而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因此,为了捆包的安全性也需要经常更好包装材料,这需要加大对木材的消耗,非常不环保。

鉴于上述两种包装方式存在问题,设计一种既能节约经济成本又能安全重复使用的卷材捆包装置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材包装机构、捆包装置及卷材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回收方法,以解决节约成本,拆装方便,适用范围广,且使用寿命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材包装机构,包括适于从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夹持固定卷材的端盖,及适于从底面支承端盖的托盘;其中所述端盖的底部设有相对于端盖前端面的鞍式底座;所述鞍式底座包括分别与端盖的前、后端面一体构造且镜像设置的前、后鞍座;所述前鞍座包括左、右前翼部和位于左、右前翼部之间的前卡槽部,所述的后鞍座包括与左、右前翼部镜像设置的左、右后翼部,以及与前卡槽部镜像设置的后卡槽部,即所述的前卡槽部和后卡槽部共同构成鞍式底座的卡槽部;左、右前翼部分别对应与左、右后翼部之间形成一具有内凹的矩形腔的鞍式结构,即构成相对于端盖左、右侧端面的左、右鞍式翼座;所述的左、右鞍式翼座的矩形腔的高度高于所述鞍式底座的卡槽部的高度;所述托盘包括等间距分布的若干承载横梁和用于从底部支承承载横梁的若干与承载横梁正交相接的支承纵座;所述的若干承载横梁包括至少分别与支承纵座的两端部正交相接的两根承载横梁;通过所述的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承纵座的宽度端面分别卡合于卡槽部内腔的左、右两端,以及所述承载横梁的宽度端面卡合于左、右鞍式翼座的内凹的矩形腔内,实现托盘与端盖的卡合相接;以及所述端盖的顶部包括与端盖的前端面一体构造的适于与前鞍座卡合的前鞍部,与端盖的后端面一体构造的适于与后鞍座卡合的后鞍部,以及分别设于端盖顶部的左、右两部且位于前、后鞍部之间的左、右凸台;所述前鞍部包括适于与前卡槽部卡合的前鞍基部以及位于前鞍基部两侧的前

左、右翅部;所述后鞍部包括适于与后卡槽部卡合的后鞍基部以及位于后鞍基部两侧的后左、右翅部;所述的左凸台适于与前、后左翅部共同构成左翅鞍部;所述的右凸台适于与前、后右翅部共同构成右翅鞍部;所述的左、右翅鞍部分别适于与左、右鞍式翼座卡合;即通过前、后鞍部与所述的前、后鞍座卡合,以及左、右翅鞍部分别与左、右鞍式翼座卡合,使两端盖之间通过一个端盖的底部与另一个端盖的顶部卡合,实现两端盖的卡合相接。

优选的,所述的端盖采用塑料制成,以及所述的托盘采用铝合金制成。

进一步,所述端盖的后端面中心设有一适于包覆卷材端部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中心设有一适于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插入的凹陷的圆形内腔;所述圆形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的外径;以及所述的圆形内腔的中心设置有一适于插入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内腔的凸柱。

进一步,所述托盘还包括与支承纵座的底面正交相接的从底面均力承载托盘整体的若干支承横梁;所述的若干支承横梁包括至少分别与支承纵座底面的两端部正交相接的两根支承横梁;所述支承横梁与所述承载横梁结构相同,即所述支承横梁和承载横梁镜像设置以适于分别对应与支承纵座的底面和顶部相接;所述的支承纵座的纵截面为“[型”,即所述的支承纵座包括支承基部和分别位于支承基部上、下两侧的上翼部和下翼部;所述的上翼部用于与承载横梁相连;以及所述的下翼部用于与支承横梁相连。

进一步,所述承载横梁和支承横梁分别与支承纵座相接的端面沿横梁长度方向的设有两条平行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的固定螺栓的六角头部的一对应的两端面卡设于所述凹槽的两槽壁;以及所述支承纵座的上、下翼部镜像设有适于两条凹槽内的固定螺栓的螺杆部分别插入的安装孔;即通过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部插入安装孔,且在穿出安装孔的螺杆部安装一防松自紧螺母,以实现所述支承横梁和承载横梁分别对应与支承纵座的底面和顶部紧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承纵座的支承基部设有若干适于叉车的叉齿插入的插口;以及所述相邻的两个支承纵座的翼部相对设置,即相邻的两个纵截面为“[型”的支承纵座之间构成一适于叉车的叉齿插入的插腔。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卷材捆包装置,包括所述的托盘和由若干卷材夹持单元纵向叠设的构成的夹持组件;其中若干所述的夹持组件横向并排置于托盘上端面;卷材夹持单元包括卷材和分别从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夹持固定卷材的两个所述的端盖;通过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前、后鞍部与另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前、后鞍座卡合,以及所述的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左、右翅鞍部分别与所述另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左、右鞍式翼座卡合,使所述的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顶部与所述的另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底部卡合,实现不同的卷材夹持单元纵向叠设构成夹持组件;以及通过所述托盘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承纵座的宽度端面分别卡合于端盖的卡槽部内腔的左、右两端,以及所述托盘的承载横梁的宽度卡合于端盖的左、右鞍式翼座的内凹的矩形腔内,实现托盘与夹持组件的端盖的卡合相接。

进一步,所述卷材捆包装置还包括与托盘配合且用于从顶部捆包夹持组件的端帽;所述端帽包括前、后罩框和左、右罩框;所述的前罩框、左罩框、后罩框和右罩框围装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的前、后罩框和左、右罩框的内侧均为“『型”结构,即包括垂直相交的横向框和纵向框;所述的端盖的左凸台与端盖的顶部左边缘形成一“』型”结构,该“』型”结构的横向部适于支撑左罩框的纵向框,以及所述左罩框的横向框适于加载于左凸台上;所述的端盖的右凸台与端盖的顶部右边缘形成一“型”结构,该“型”结构的横向部适于支撑右罩框的纵向框,以及所述右罩框的横向框适于搭载于右凸台上;以及所述前、后罩框的横向框适于搭载于左、右凸台上,以及所述前、后罩框的纵向框适于分别对应从前、后鞍部的外端面将前、后鞍部包覆于前、后罩框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前、后罩框上端面的左、右两部分别设有一凸块,所述的凸块用于不同的捆包装置单元堆叠时,下一个捆包装置单元的前、后罩框上的凸块适于插入上一个捆包装置单元的托盘底部的所述的两根支承横梁与支承纵座相交形成的内夹角处;即所述的凸块用于对堆叠的两个捆包装置单元进行堆叠限位,防止两个捆包装置单元堆叠后产生水平位移。

进一步,所述端盖的前端面设有加强筋;以及所述端盖的前端面设有镂空的网格单元,适于当机械臂从卷材夹持单元两端的端盖处夹抓卷材夹持单元时增大机械臂与端盖间的摩擦性。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卷材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回收方法,所述卷材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卷材的卷绕轴的两个轴端部分别套一个所述的端盖,构成卷材夹持单元;

步骤S2,将若干个卷材夹持单元纵向叠设构成夹持组件;

步骤S3,将若干所述的夹持组件横向并排置于所述的托盘上端面,通过夹持组件底部端盖的底端面实现与托盘卡合相接,实现从底面支承夹持组件;

步骤S4,在所述的若干夹持组件的上端面共同构成的顶端面套装所述的端帽,适于从顶端面固定夹持组件;

步骤S5,再采用包带对所述卷材捆包装置的端帽和托盘之间进行包带连接,以提高整体卷材捆包装置在运输中的安全性;以及

所述卷材捆包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所述的卷材捆包装置中的卷材取走后,回收整个卷材捆包装置中采用的所有端盖和端帽;

步骤S2’,将步骤S1’中回收的所有端盖的底端面于托盘的上端面卡合相接,有序地将所有端盖排列在托盘上端面;

步骤S3’,在步骤S2’中所有端盖的上端面共同构成的顶端面套装所述的端帽,使所有的端盖置于托盘与端帽中间;

步骤S4’,再采用包带对所述端帽和托盘之间进行包带连接,以便于卷材捆包装置回收后的管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的塑料材质的端盖,相比纸质端盖,不仅可以重复使用,且使用中对卷材的夹持更稳定安全,相比木质的端盖,使用寿命更长。通过采用托盘与端盖构成的捆包装置,可以利用叉车对整体的捆包装置进行移动,使得卷材捆包后运输更加方便。通过在端盖的底端面和顶端面设置的互相配合的鞍式结构,使得不同卷材夹持单元可以进行叠加使用,并且鞍式结构的互相卡合使得叠加后的卷材夹持组件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卷材包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端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卷材捆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托盘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卷材捆包装置(3*3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卷材捆包装置的回收状态示意图。

图中:端盖1、托盘2、左、右前翼部3、前卡槽部4、左、右后翼部5、后卡槽部6、左、右鞍式翼座7、承载横梁8、支承纵座9、前鞍基部10、前左、右翅部11、后鞍基部12、后左、右翅部13、左凸台14、右凸台15、容置腔16、圆形内腔17、凸柱18、支承横梁19、支承基部20、凹槽21、固定螺栓22、螺杆部23、防尘塞24、插口25、插腔26、防滑凸筋27、凸块28、开口29、包带30、网格单元31、前、后罩框32、左、右罩框33、端帽34、横向框35、纵向框36、双保险插扣37、六角头部38、加强筋3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本发明中为了描述的清楚而使用的“前”、“后”、“左”、“右”都是相对的位置,并不是对本专利产品结构的绝对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材包装机构,包括适于从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夹持固定卷材的端盖1,及适于从底面支承端盖1的托盘2;其中所述端盖1的底部设有相对于端盖1前端面的鞍式底座;所述鞍式底座包括分别与端盖的前、后端面一体构造且镜像设置的前、后鞍座;所述前鞍座包括左、右前翼部3和位于左、右前翼部3之间的前卡槽部4,所述的后鞍座包括与左、右前翼部3镜像设置的左、右后翼部5,以及与前卡槽部4镜像设置的后卡槽部6,即所述的前卡槽部4和后卡槽部6共同构成鞍式底座的卡槽部;左、右前翼部3分别对应与左、右后翼部4之间形成一具有内凹的矩形腔的鞍式结构,即构成相对于端盖左、右侧端面的左、右鞍式翼座7;所述的左、右鞍式翼座7的矩形腔的高度高于所述鞍式底座的卡槽部的高度;所述托盘2包括等间距分布的若干承载横梁8和用于从底部支承承载横梁8的若干与承载横梁8正交相接的支承纵座9;所述的若干承载横梁8包括至少分别与支承纵座9的两端部正交相接的两根承载横梁8;通过所述的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承纵座9的宽度端面分别卡合于卡槽部内腔的左、右两端,以及所述承载横梁8的宽度端面卡合于左、右鞍式翼座7的内凹的矩形腔内,实现托盘2与端盖1的卡合相接;以及所述端盖1的顶部包括与端盖1的前端面一体构造的适于与前鞍座卡合的前鞍部,与端盖1的后端面一体构造的适于与后鞍座卡合的后鞍部,以及分别设于端盖顶部的左、右两部且位于前、后鞍部之间的左、右凸台;所述前鞍部包括适于与前卡槽部4卡合的前鞍基部10以及位于前鞍基部10两侧的前左、右翅部11;所述后鞍部包括适于与后卡槽部6卡合的后鞍基部12以及位于后鞍基部12两侧的后左、右翅部13;所述的左凸台14适于与前、后左翅部共同构成左翅鞍部;所述的右凸台15适于与前、后右翅部共同构成右翅鞍部;所述的左、右翅鞍部分别适于与左、右鞍式翼座7卡合;即通过前、后鞍部与所述的前、后鞍座卡合,以及左、右翅鞍部分别与左、右鞍式翼座7卡合,使两端盖1之间通过一个端盖1的底部与另一个端盖1的顶部卡合,实现两端盖1的卡合相接。

具体的,所述的左、右鞍式翼座7的矩形腔高出所述鞍式底座的卡槽部的高度等于所述承载横梁8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端盖1的后端面后鞍部可设计成整体的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对应于左、右凸台的分体结构,本发明专利中,采用的是分体结构,即在后鞍部的中间形成一缺口,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节约了原料成本,用料少同时不影响方案的实施,同时也使得端盖更加美观。

优选的,所述的端盖1采用塑料制成,以及所述的托盘2采用铝合金制成。

所述端盖1的后端面中心设有一适于包覆卷材端部的容置腔16;该容置腔16的中心设有一适于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插入的凹陷的圆形内腔17;所述圆形内腔17的内径大于所述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的外径;以及所述的圆形内腔17的中心设置有一适于插入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内腔的凸柱18。优选的,所述圆形内腔17的内壁设有凸起的花纹以适于提高圆形内腔的耐用性。具体的,在实际生产使用中,根据常规使用的若干种不同大小的卷材设计不同尺寸的端盖。

所述托盘2还包括与支承纵座9的底面正交相接的从底面均力承载托盘整体的若干支承横梁19;所述的若干支承横梁19包括至少分别与支承纵座9底面的两端部正交相接的两根支承横梁19;优选的,为了提高托盘整体的耐用性和使用的稳定性,所述支承纵座9的底端面中部还正交相接一支承横梁19。具体在实际生产中,根据托盘上加载的物品的重量(本发明中是卷材的重量)设计支承纵座9底面的支承横梁19的数量。所述支承横梁19与所述承载横梁8结构相同,即所述支承横梁19和承载横梁9镜像设置以适于分别对应与支承纵座9的底面和顶部相接;所述的支承纵座9的纵截面为“[型”,即所述的支承纵座9包括支承基部20和分别位于支承基部20上、下两侧的上翼部和下翼部;所述的上翼部用于与承载横梁8相连;以及所述的下翼部用于与支承横梁19相连。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支承纵座9的纵截面设计为“[型”,类似于“[型”的“工型”结构制成的托盘也适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现,即支承纵座的纵截面可采用例如但不限于“[型”。

所述承载横梁8和支承横梁19分别与支承纵座9相接的端面沿横梁长度方向的设有两条平行的凹槽21;所述的凹槽21内设有固定螺栓22,所述的固定螺栓22可在凹槽21内滑动,以实现根据实际托盘组装的需要,将固定螺栓22定位在不同的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22的六角头部38的一对应的两端面卡设于所述凹槽21的两槽壁;所述凹槽21内端面与卡设于凹槽21内的固定螺栓22的六角头部38上端面之间设有加强筋39。以及所述支承纵座9的上、下翼部镜像设有适于两条凹槽21内的固定螺栓22的螺杆部23分别插入的安装孔;即通过所述固定螺栓22的螺杆部23插入安装孔,且在穿出安装孔的螺杆部23安装一防松自紧螺母,以实现所述支承横梁19和承载横梁8分别对应与支承纵座9的底面和顶部紧固连接。具体的,所述承载横梁8和支承横梁19的两侧端面均为开口,适于固定螺栓22的六角头部38从开口处插入凹槽,即可以根据实际托盘组装的需要,调整固定螺栓22的使用数量,为了防止灰尘或其它杂物会从开口进入托盘本体的内腔,在开口处可设置塑料防尘塞24。

所述支承纵座9的支承基部20设有若干适于叉车的叉齿插入的插口25,具体的,所述托盘2的若干支承纵座9的支承基部20设有的插口25对称设置,即使托盘2整体上使用的支承纵座9的支承基部20设置的插口25形成一贯通的插道;所述的插口25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支承基部20中心的插口25。以及所述相邻的两个支承纵座9的翼部相对设置,即相邻的两个纵截面为“[型”的支承纵座9之间构成一适于叉车的叉齿插入的插腔26。

具体的,所述的若干承载横梁8和支承纵座9采用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选优的,所述承载横梁8和支承横梁19不与支承纵座9接触的端面设有若干防滑凸筋27。

实施例2

如图5至图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卷材捆包装置,包括所述的托盘2和由若干卷材夹持单元纵向叠设的构成的夹持组件;其中若干所述的夹持组件横向并排置于托盘上端面;其中卷材夹持单元包括卷材和分别从卷材的卷绕轴的轴端部夹持固定卷材的两个所述的端盖1;通过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前、后鞍部与另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前、后鞍座卡合,以及所述的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1的左、右翅鞍部分别与所述另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左、右鞍式翼座7卡合,使所述的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的顶部与所述的另一个卷材夹持单元的端盖1的底部卡合,实现不同的卷材夹持单元纵向叠设构成夹持组件;以及通过所述托盘2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承纵座9的宽度端面分别卡合于端盖1的卡槽部内腔的左、右两端,以及所述托盘的承载横梁8的宽度卡合于端盖1的左、右鞍式翼座7的内凹的矩形腔内,实现托盘2与夹持组件的端盖的卡合相接。

所述卷材捆包装置还包括与托盘2配合且用于从顶部捆包夹持组件的端帽34;所述端帽34包括前、后罩框32和左、右罩框33;所述的前罩框、左罩框、后罩框和右罩框围装成四边形结构;可选的,所述前罩框、左罩框、后罩框和右罩框之间采用例如但不限于焊接或铆接的方式组装。所述的前、后罩框32和左、右罩框33的内侧均为“『型”结构,即包括垂直相交的横向框35和纵向框36;所述的端盖34的左凸台14与端盖1的顶部左边缘形成一“』型”结构,该“』型”结构的横向部适于支撑左罩框的纵向框36,以及所述左罩框的横向框35适于加载于左凸台14上;所述的端盖的右凸台15与端盖的顶部右边缘形成一“型”结构,该“型”结构的横向部适于支撑右罩框的纵向框36,以及所述右罩框的横向框35适于搭载于右凸台15上;以及所述前、后罩框的横向框适于搭载于左、右凸台上,以及所述前、后罩框的纵向框适于分别对应从前、后鞍部的外端面将前、后鞍部包覆于前、后罩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端帽34的上端面中心设有正交相接的加固框,适于提高卷材捆包装置的安全性。

所述前、后罩框32上端面的左、右两部分别设有一凸块28,所述的凸块28用于不同的捆包装置单元堆叠时,下一个捆包装置单元的前、后罩框上的凸块28适于插入上一个捆包装置单元的托盘底部的所述的两根支承横梁与支承纵座9相交形成的内夹角处;即所述的凸块28用于对堆叠的两个捆包装置单元进行堆叠限位,防止两个捆包装置单元堆叠后产生水平位移。

具体的,所述的卷材捆包装置适于采用缠绕膜或包带将卷材捆包装置进行纵向之间的固定。可选的,在所述的左、右罩框的纵向框36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适于包带穿过的开口29,同时,在垂直对应开口的托盘上可铆接有带有双保险插扣37的包带30,具体的,所述的包带30可铆接在托盘的承载横梁凸出于支承纵座9的下端面处,使包带30绕过承载横梁8再从对应罩框的开口29处穿出,插入双保险插扣37中。采用双保险插扣的方式便于根据实际卷材捆包装置的实际高度进行调整包带30的使用长度。另一方面,采用双保险插口37还便于在回收整理卷材捆包装置使用的端盖时,将回收的卷材捆包装置进行捆扎。

所述端盖1的前端面设有加强筋;以及所述端盖1的前端面设有镂空的网格单元31,适于当机械臂从卷材夹持单元两端的端盖处夹抓卷材夹持单元时增大机械臂与端盖间的摩擦性。在实际生产中,不同材质的卷状制品的重量也会不同,对于重量大的卷状制品如果依靠人工将卷材夹持单元放置在托盘上,费时费力,因此,对于特别重的卷材夹持单元一般采用机械臂抓取移动卷材夹持单元,而机械臂的抓取点设置在端盖的外端面,增大端盖面与机械臂之间的摩擦性,使卷材夹持单元更加安全。

作为一可选的方案,所述卷材捆包装置的托盘2采用6根支承纵座与6根承载横梁组装,所述的6根支承纵座形成3组分别适于与3组卷材夹持组件的第端面卡合相接。实际生产中,采用不同数量的支承纵座与承载横梁组装,以配合不同数量的卷材夹持组件。图9所示的为3*3的捆包结构。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卷材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回收方法,所述卷材捆包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卷材的卷绕轴的两个轴端部分别套一个所述的端盖1,构成卷材夹持单元;

步骤S2,将若干个卷材夹持单元纵向叠设构成夹持组件;

步骤S3,将若干所述的夹持组件横向并排置于所述的托盘2上端面,通过夹持组件底部端盖1的底端面实现与托盘2卡合相接,实现从底面支承夹持组件;

步骤S4,在所述的若干夹持组件的上端面共同构成的顶端面套装所述的端帽34,适于从顶端面固定夹持组件;

步骤S5,再采用包带对所述卷材捆包装置的端帽34和托盘2之间进行包带连接,以提高整体卷材捆包装置在运输中的安全性;以及

所述卷材捆包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所述的卷材捆包装置中的卷材取走后,回收整个卷材捆包装置中采用的所有端盖1和端帽34;

步骤S2’,将步骤S1’中回收的所有端盖1的底端面于托盘2的上端面卡合相接,有序地将所有端盖1排列在托盘2上端面;

步骤S3’,在步骤S2’中所有端盖1的上端面共同构成的顶端面套装所述的端34帽,使所有的端盖1置于托盘与端帽中间;

步骤S4’,再采用包带对所述端帽34和托盘2之间进行包带连接,以便于卷材捆包装置回收后的管理。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