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余转运系统及餐余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841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餐余转运系统及餐余转运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饲料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餐余转运系统及餐余转运车。



背景技术:

非典后,为了保障公共健康和环境卫生安全,我国开始推行餐余的资源化和无害处理。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兴起了一股餐余资源化处理热潮,建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示范项目。其中,能够正常运行的多为饲料化示范工程。我国的餐余产量庞大,且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有机物含量高,是前景可观的饲料资源。餐余的安全性与动物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饲料食品安全监管是成为影响餐余饲料化应用和产业化推广的核心问题。

然而,经调查,餐余资源化时,企业对于加工前餐余的筛选粗略模糊,主要依据无气味、无变色、无大量异常气泡、不含大量水分和杂物、pH在4~7等标准来筛选餐余是否可用。筛选的标准不能正确反映餐余在转运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餐余从产生、收集、储运到加工为饲料前的变化是不可控的未知状态。无法保证餐余加工成饲料后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余转运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并控制餐余在转运过程中的致病性、细菌、优势菌的质量变化,保证餐余加工成饲料后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余转运车,利用餐余转运系统对餐余在转运过程中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控制餐余转运过程中的致病性、细菌、优势菌的质量变化,从而为餐余饲料化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餐余转运系统,用于监测并控制餐余在转运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包括处理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检测室、设置于检测室内的检测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处理装置包括储运箱、冷冻干燥机以及粉碎机。储运箱内设置有由滤板分隔的液体存储隔间和固体存储隔间,固体存储隔间设置有出料口并通过输送管道依次与冷冻干燥机、粉碎机连接。粉碎机连接有用于向检测室输送餐余碎末的输送带。检测装置包括分别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通信连接的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细菌检测仪、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并显示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细菌检测仪、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的测量值。

优选地,滤板包括个数可选的多个过滤体,且各个过滤体的滤孔直径不同,多个过滤体以层状的方式布置并与储运箱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餐余转运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检测室内温度的热泵,热泵与检测室连接。

优选地,餐余转运系统还包括与热泵匹配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检测室。

优选地,餐余转运系统还包括连接至检测室的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并保存从检测室输出的餐余。

优选地,收集装置连接有用于向餐余添加食品防腐剂的添加器。

优选地,食品防腐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1~3份茶多酚、10~13份乳酸钠、1~2份乳酸与0.2~0.4份乳酸链球菌素。

优选地,储运箱内壁设置有由负离子材料制作而成的杀菌层。

优选地,杀菌层中的负离子量至少为2000个/cm3

一种餐余转运车,包括餐余转运系统。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餐余转运系统及餐余转运车。餐余转运系统包括处理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检测室、设置于检测室内的检测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处理装置用于对收集的餐余进行处理,控制餐余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处理装置的储运箱设置有采用滤板分隔的液体存储隔间与固体存储隔间,餐余经过滤板的过滤能去除大量水分,能初步抑制部分细菌、致病菌的生长。经过过滤的餐余从固体存储隔间输送至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处理,进一步降低餐余中的水分含量,从而进一步抑制细菌、致病菌的生长。从冷冻干燥机排出的餐余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处理,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室内的监测装置包括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细菌检测仪、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能分别对细菌、致病菌、优势菌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反馈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通信显示,从而可以在运输餐余过程中对餐余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最终输出的餐余废弃物的各种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确保餐余饲料化的安全性。餐余转运车利用了餐余转运系统对餐余在转运过程中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控制餐余转运过程中的致病性、细菌、优势菌的质量变化,从而为餐余饲料化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种餐余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种餐余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三种餐余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四种餐余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餐余转运系统;101-处理装置;105-检测室;107-检测装置;111-储运箱;113-冷冻干燥机;115-粉碎机;117-滤板;118-过滤体;119-液体存储隔间;121-固体存储隔间;123-进料口;125-出料口;126-出液口;127-输送管道;129-输送带;131-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3-细菌检测仪;135-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7-热泵;139-温度传感器;141-收集装置;143-添加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餐余转运系统100,参阅图1,餐余转运系统100包括:处理装置101、检测室105、设置于检测室105的检测装置107、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图未示)、无线通信装置(图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处理装置101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运箱111、冷冻干燥机113、粉碎机115。处理装置101用于对收集的餐余进行处理,控制餐余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具体地,储运箱111呈圆柱状,储运箱111内部形成为餐余提供容纳、暂存的空间的容纳腔。储运箱111包括滤板117、液体存储隔间119、固体存储隔间121。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储运箱11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做限定。

其中,滤板117设置于储运箱111的箱顶与箱底之间。由于餐余呈酸性,具有腐蚀性,因此滤板117优选采用耐腐蚀的材料例如不锈钢,不锈钢材质的滤板117硬度高、且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可提高储运箱111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的方案,滤板117可以包括三个直径不同的过滤体118,且从箱顶至箱底方向,过滤体118的直径逐渐减小。不同直径的过滤体118所组合成为的不同过滤效果的滤板117可用于过滤不同基质成分的餐余。例如,当主要基质成分为米面与潲水时,过滤体118可采用直径接近的两个过滤体118,对餐余进行两次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当餐余主要基质成分为肉菜时,选择三个过滤体118,且各过滤体118直径从箱顶至箱底方向逐渐减小。其中,上层的过滤体118对大直径的肉菜型餐余进行阻挡,中层的过滤体118对小直径肉菜型餐余进行阻挡,下层的过滤体118对经过两次过滤的潲水混合物进行再次过滤,确保餐余中的有用成分被充分保留。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滤板117的材料、过滤体118的个数与直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做限定。

其中,容纳腔被滤板117分隔成液体存储隔间119与固体存储隔间121。固体存储隔间121位于容纳腔的上部,液体存储隔间119位于容纳腔的下部。固体存储隔间121开设有用于输入过滤前的餐余的进料口123,以及用于输出过滤后的餐余的出料口125,液体存储隔间119开设有用于排出滤液的出液口126。餐余从进料口123进入储运箱111后,通过滤板117过滤,固态的餐余被滞留在固体存储隔间121,且通过出料口125排出以进行其他处理;过滤产生的液态餐余进入液体存储隔间119,并通过出液口126排出以收集作他用。由于餐余含水量高,可为微生物提供有利的环境,因此经过储运箱111的餐余进行初步过滤之后,大部分水分被溧出,能初步抑制细菌、致病菌的生长。

具体地,冷冻干燥机113通过输送管道127连接至储运箱111的出料口125,用于接收并处理从出料口125输出的含有少量水分的餐余。经过滤板117过滤后从储运箱111排出的餐余仍然含有部分水分,冷冻干燥机113将含水的餐余,先冻结成固态,并使其中的水分从固态升华成气态,水分的溢出,进一步抑制了细菌、致病菌的生长。并且,由于冷冻干燥机113对餐余进行了冷冻处理,可延长餐余腐败的周期,为餐余饲料化争取时间。

具体地,粉碎机115接收从冷冻干燥机113中输出的餐余,对其进行粉碎处理,并把粉碎后的餐余通过输送带129输出以用于检测。粉碎后的餐余均匀性可得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得到增强。

在本实施例中,储运箱111还可以设置杀菌层(图未示),杀菌层由负离子材料制作而成,负离子材料能释放大量的负离子。负离子与餐余发生反应,抑制餐余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祛除餐余在储运过程中产生臭味及有害气体,从而实现抑菌、除臭、祛异味、有害气体的作用。作为优选的方案,杀菌层中的负离子量至少为2000个/cm3,2000个/cm3的负离子量具有明显的防臭保健的功能。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杀菌层中的负离子量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冻干燥机113、粉碎机115均可从市面购买,本实施例不对其具体结构作详实阐述。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冷冻干燥机113、粉碎机115也可采用具有相同功效的设备替代,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室105呈长方体状,可为检测作业提供操作空间。检测室105用于存放和固定用于对经过质量控制的餐余进行检测的设备。并通过检测数据判断此餐余饲料化的可行性。由于外界细菌干扰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检测室105为无菌环境。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检测室105的形状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检测装置107用于检测输入检测室105内的餐余中的细菌、致病菌、优势菌的质量变化。检测装置107包括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细菌检测仪1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其中,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使用免疫浓缩技术,对待检样品中致病菌进行抗体捕获,集中释放,纯化分离,自动化检测,主要用于样品中对影响餐厨饲料化的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葡萄球菌肠毒素等检测。细菌检测仪133能对待检样品中细菌的数量、种类进行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能对待检样品中优势菌的种类进行检测。根据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细菌检测仪1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的检测数据,可判断此状态下的餐余饲料化的可行性。此状态下的餐余细菌、致病菌、优势菌均满足国家标准,意味着可进行饲料化作业。本实施例提供的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细菌检测仪1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均可从市面购买,本实施例不对其具体结构作详实阐述。并且,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细菌检测仪1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可采用具有相同功效的设备替代,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内部可以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无线通信装置能实现远程传输数据。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可以是无线电视、移动显示屏、无线局域网装置等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通过通信连接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细菌检测仪1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并对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细菌检测仪1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的检测数据进行接收、综合整理、显示,以确保餐余饲料化的安全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以作为接受并显示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细菌检测仪1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的检测结果数据的显示设备被提供。在本发明的其他例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可以作为接受和显示测量结果数据,并且根据测量结果数据对各个检测设备进行调控的控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餐余转运系统100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热泵137,热泵137用于控制检测室105内的温度。热泵137能实现制冷或制热。低温环境可以降低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延缓食物腐败的进程,因此,对检测室105进行制冷,使其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使餐余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各个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能够反映餐余同一时间段内的状态。当细菌繁殖趋于稳定后,温度对细菌的繁殖的影响不明显,则可通过提高餐余温度,以获得不同种类的优势菌,以制备不同功效的饲料。例如,当细菌繁殖趋势稳定之后,在30℃恒温下,可获得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乳酸杆菌属和链球菌属等嗜温性细菌。在10℃恒温下,可获得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以能在低温环境下生长繁殖的热死环丝菌和假单胞菌。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制冷与制热的温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做限定。作为优选地方案,餐余转运系统100还包括与热泵137匹配的温度传感器139。温度传感器139连接至检测室105,检测并显示检测室105内的温度,方便热泵137根据温度传感器139所显示的数据,进行不同需求温度的调整,从而获取不同种类的优势菌。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餐余转运系统100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用于收集并保存从检测室105输出的餐余的收集装置141。储存在收集装置141内的餐余可直接进行饲料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餐余转运系统100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添加器143。添加器143连接至收集装置141,用于向收集装置141中的待饲料化的餐余添加食品防腐剂的,避免饲料化时间过长而导致的餐余腐败。并且,由于餐余中所含生肉是携带致病菌的主要源头,因此,作为优的方案,食品防腐剂可以选择为按照重量份数计的2份茶多酚、12份乳酸钠、1.5份乳酸与0.3份乳酸链球菌素。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比例配置的复合保鲜剂能提供较佳的延长冷生、鲜肉保质期的效果,抑制致病菌、腐败菌以及病原菌的繁殖,为餐余饲料化争取足够多的时间,从而保证餐余饲料化的安全性。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茶多酚、乳酸钠、乳酸、乳酸链球菌素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也可以根据需求改变用量。优选地,1~3份茶多酚、10~13份乳酸钠、1~2份乳酸与0.2~0.4份乳酸链球菌素。

在利用餐余转运车对餐余进行转运时,本发明提供的餐余转运系统100及餐余转运车的工作原理为:餐余被输入处理装置101,通过储运箱111对餐余的质量变化进行控制。餐余通过进料口123进入,并通过滤板117过滤作用,对细菌、致病菌进行初步抑制,并将餐余的固体成分滞留在固体存储隔间121内,且通过出料口125输出;将餐余的液体成分收集到液体存储隔间119内,并通过出液口126排出。从出料口125输出的餐余通过冷冻干燥机113进行冷冻、干燥,对细菌、致病菌进行再次抑制。经过两次抑制作用的餐余进入到粉碎机115内粉碎,并通过输送带129输出以用于检测。粉碎后的餐余的均匀性可得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得到增强。经过处理装置101处理、控制之后的餐余进入检测室105进行检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无线通信装置通过通信连接并显示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分析仪131、细菌检测仪1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135的检测数据,根据此数据判断此状态下的餐余饲料化的可行性。细菌、致病菌、优势菌均达标的餐余被输送至收集装置141,待饲料化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