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保护垫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28275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梯安全保护垫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安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托附层、缓冲胶层、底部保护层以及安全防护箱,所述安全防护箱固定在电梯轨道的底部,所述受力托附层为“回”字形的中空轮胎形状,所述受力托附层的中空腔体内填充有缓冲气体,所述缓冲胶层为实心四方形形状,所述底部保护层、缓冲胶层以及受力托附层由内到外依次容置在安全防护箱内,电梯下降到电梯轨道底部时,电梯底部置于安全防护箱内,且所述受力托附层的外表面与电梯底部相接触;受力托附层、缓冲胶层以及底部保护层均由废弃的破损轮胎制作而成;当电梯高速坠落到受力托附层时,受力托附层爆炸,气体均匀散布在电梯四周,减轻50%以上的下坠压力;电梯瞬间再坠落在第二层的缓冲胶层时又减轻余力的80%下坠压力;瞬间再次坠落于第三层的底部保护层时电梯平稳自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保护层包括内胎部以及外圈部,所述内胎部以及外圈部均为“回”字形的中空轮胎形状,所述内胎部的中空腔体内填充有缓冲气体,且所述内胎部容置在外圈部的中空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安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托附层还可由天然橡胶制成,所述缓冲胶层还可由EVA发泡胶板材制成,所述底部保护层的内胎部还可由天然橡胶制成,所述底部保护的外圈部还可由织层橡胶制成,所述安全防护箱由EVA发泡胶板材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托附层、缓冲胶层以及底部保护层的厚度相同,且所述安全防护箱的开口处高于缓冲胶层高度,且安全防护箱的开口处低于受力托附层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托附层、缓冲胶层以及底部保护层的外径尺寸相等,且受力托附层、缓冲胶层以及底部保护层的外径尺寸均小于电梯底部的外径尺寸。6.一种电梯安全保护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作步骤:S1、将第三层的底部保护层放入安全防护箱内,并紧密压合;S2、将第二层的缓冲胶层放入安全防护箱内,使缓冲胶层置于底部保护层之上,且二者之间紧密压合;S3、将第一层的四方形受力托附层放入安全防护箱内,使受力托附层置于底部保护层之上,且二者之间紧密压合;S4、将装备好的安全防护箱置于电梯运行轨道的底部,当电梯下落到底部时,正好进入安全防护箱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安全保护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受力托附层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梯尺寸设计制作橡胶模具,并使用模具压制“回”字形的中空的橡胶内胎,即合成受力托附层。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安全保护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胶层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梯尺寸设计制作EVA发泡胶模具,加温发泡制作缓冲胶层。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安全保护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底部保护层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梯尺寸设计制作底部保护层的橡胶外圈部和内胎部模具,采用模具压制底部保护层的外圈部和内胎部。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安全保护垫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防护箱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梯尺寸,采用EVA边角料用胶水粘贴制作安全保护箱。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