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194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



背景技术:

在缺少消防栓的区域的火灾抢险救援过程中,由于消防车自身携带的水的总量有限,有时需要就近给消防车补充水量,传统的作业方式是由人工将消防车用取水装置放在水源中取水,这样不仅费时费力,影响抢险救援,也对消防员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公告号为cn204223986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疏通车高压清洗水管卷盘装置,包括有装配回转接头的卷盘,所述的卷盘通过横置的固定轴安装在卷盘架上,该卷盘架的右侧端通过一竖置轴与轴座相连接,该轴座固定连接在疏通车罐体后封头的外侧面上;在所述卷盘架的左侧设置有两根与所述的固定轴平行的导向杆,两导向杆上装配滑动架,该滑动架上安装一对水管导向轮;在所述卷盘架的前侧上端设置有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链轮传动机构与所述卷盘的盘轴相连接;所述竖置轴的下端设置有卷盘架固定插销盘,该卷盘架固定插销盘上分布有插销孔,在所述的卷盘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插销孔配合的插销。

公开号为cn10546065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卷盘组件,包括固定架、左卷盘、右卷盘、主动转轴、从动转轴、卷膜辊以及第一电机,左卷盘和右卷盘相对设置,左卷盘固定于主动转轴的一端主动转轴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转轴转动连接于固定架,右卷盘固定于从动转轴的一端,从动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架,从动转轴为空心结构,右卷盘与从动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孔,固定架在对应从动转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卷膜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左卷盘和右卷盘可拆卸连接的卡扣结构。卷膜辊可以相对左卷盘、右卷盘、主动转轴、从动转轴灵活的左右移动,使得在收卷材料完成时,能够非常方便的从卷膜辊上收取收卷完成的材料,使用非常方便。

但在消防领域,还没有一种用于胶管卷盘的传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本发明提供的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能高效安全的为消防车用远距离取水装置或其他执行机构导通高压液体(或气体),驱动取水装置或其他执行机构自行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包括:支架组件;支撑法兰b,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上部;摆线齿轮马达,固定于所述支撑法兰b上;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固定于所述支撑法兰b上,所述摆线齿轮马达的上方,设置有连通高压流体的第一接口、用于连通执行机构的高压胶管的第二接口;小齿轮,与所述摆线齿轮马达的转轴同轴且键联接;内齿法兰,位于所述小齿轮外周,内齿法兰的内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卷盘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内齿法兰上的支撑法兰a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法兰a外周用于卷绕高压胶管的卷盘主体。

可选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水平架和垂直于所述水平架一端放置的竖直架,所述支撑法兰b和所述卷盘组件位于所述水平架的上部所述竖直架上方。

可选的,所述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的外端固定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端部形成有卡槽,所述支撑法兰a的外侧面设置有筋板,所述筋板进入所述驱动板的卡槽中。

可选的,所述卷盘主体包括两个钢圈和连接所述两个钢圈的多个u形管,所述多个u形管沿所述支撑法兰a的径向向外延伸至所述钢圈内侧。

可选的,所述内齿法兰内侧和支撑法兰a外侧均设置有相接的半圆形环槽,两个所述半圆形环槽中装入有多个钢球以使内齿法兰驱动所述支撑法兰a转动。

可选的,所述内齿法兰、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和卷盘组件同轴。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口(4.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分别用于输入流体和输出流体。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导通高压液体(或气体),最高压力60mpa,使用温度可达220℃。

2、改善作业环境,使高压胶管存放有序,不会导致打结。

3、提高工作效率,卷盘组件1可高速旋转,为执行机构的快速运行提供适当长度的高压胶管,高压胶管长度50m~150m收放自如。

4、安装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卷盘传动机结构中心截面剖视图;其中:1.卷盘组件2.内齿法兰3.内法兰4.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5.支架组件6.摆线齿轮马达7.小齿轮8.钢球9.高压胶管;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的等轴测视图;其中:10.驱动板;

图4是胶管卷盘组件1的等轴测视图;其中:1-1.支撑法兰a1-2.筋板;

图5是内齿法兰2与小齿轮7啮合的等轴测视图;其中:2.内齿法兰7.小齿轮;

图6是内法兰3的等轴测视图;其中:3.内法兰;

图7是支架组件5的等轴测视图;5-1.支撑法兰b;

图8是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4与摆线齿轮马达6的等轴测视图;其中:4.1第一接口4.2第二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包括如下部件:

一种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包括:

支架组件5;

支撑法兰b5-1,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5上部;

摆线齿轮马达6,固定于所述支撑法兰b5-1上;

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4,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5上,所述摆线齿轮马达6的上方,设置有连通高压流体的第一接口4.1、用于连通执行机构的高压胶管9的第二接口4.2;

小齿轮7,与所述摆线齿轮马达6的转轴同轴且键联接;

内齿法兰2,位于所述小齿轮7外周,内齿法兰2的内齿轮与所述小齿轮7相啮合;

卷盘组件1,包括固定于所述内齿法兰2上的支撑法兰a1-1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法兰a1-1外周用于卷绕高压胶管9的卷盘主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适用于为远距离执行机构导通液压或气压,如为消防车用远距离取水装置、采矿形成的水坑的排水装置、城市内涝的抢险排水装置、井下液压装置、液压工具、润滑、制造工厂及设施维护、维修与运营、汽车与车队服务中心等导通液压或气压。具有延长胶管的使用寿命、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和效率的功能以及实现动态传送介质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可以接受外来高压液体(或气体),通过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4将外来高压液体(或气体)导通到远端执行机构。本发明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工作原理为:如图1至图8所示,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4上的第一接口4.1(输入接口或输出接口)与高压液(气)泵的接头连接,第二接口4.2与执行机构上的高压胶管9连接。根据执行机构动作数量的多少,如前进、后退、左移动、右移动等动作,选用两通路、三通路或更多通路的中心旋转体接头。取水装置或执行机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1390612a等)向远处运行时,高压胶管9需伸长以适应执行机构的运行,此时,摆线齿轮马达6(为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液体来自于高压液源,可以与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4连接同一高压液源)在液压驱动下旋转带动小齿轮7旋转,如图5所示,小齿轮7带动内齿法兰2旋转,如图3图4所示,从而带动卷盘组件1旋转并释放高压胶管9;执行机构的运动由高压胶管9内的高压液体(或气体)驱动。当执行机构完成工作任务后,要返回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旁,此时摆线齿轮马达6在液压驱动下反向旋转带动小齿轮7反向旋转,小齿轮7又带动内齿法兰2反向旋转,从而带动卷盘组件1反向旋转并收回高压胶管9。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4为三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4.1处外圆上分布有3个接口:两个g1螺纹接口和一个g3/8螺纹接口;4.2处外圆上同样分布有3个接口:两个g1螺纹接口和一个g3/8螺纹接口。它们分别对应,两两导通。4.1处两个g1螺纹接口互不导通,一个进口,另一个是出口。进口接高压液气源处来的液体气体,4.2处两个g1螺纹接口互不导通,其中一个接口与4.1处的进口导通,高压液体(气体)从这个接口经高压胶管输送到取水装置或其他执行机构,驱动取水装置或其他执行机构运动,这些高压液体(气体)再从取水装置或其他执行机构运动经另一根高压胶管回流到4.2处的另一个接口,此接口与4.1处的出口导通,回流的高压液体气体经4.1处的出口又回流到高压液(气)源处,4.1处的两个g1螺纹接口通过两根胶管分别与高压液(气)源连接。两个g3/8螺纹接口互相导通,它们接收泄漏的高压液体(气体),经另一根胶管回流到高压液(气)源处。

如图1、4和5所示,本发明的多通路高压胶管卷盘传动机可将与远端执行机构相连的高压胶管9卷绕在卷盘组件1的u形管形成的凹槽中,并可对高压胶管9进行释放或收回。

本发明所述的卷盘组件1及卷绕在卷盘组件1中的高压胶管9由内齿法兰2通过钢球8支撑在内法兰3上,进一步的说,就是将内齿法兰2的内圆面挖出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再在内法兰3的外圆面上挖出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槽,内齿法兰2上的半圆形环形槽与内法兰3上的半圆形环形槽组成为整圆形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装入若干个合适的钢球,其类似于一个特制的滚珠轴承,内法兰3与支架组件5上的支撑法兰5-1装配为一体,承受卷盘组件1及卷绕在卷盘组件1中的高压胶管9的全部重力。

本发明所述的卷盘组件1与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4同轴装配,进一步的说,就是将卷盘组件1与内齿法兰2同轴装配,用螺钉紧固,用机加工及装配的方法保证内齿法兰2的旋转中心与多通路中心旋转体接头的旋转中心同轴。

本发明所述的卷盘组件1的转动由摆线齿轮马达6驱动,进一步的说,就是卷盘组件1与内齿法兰2用螺钉紧固同轴装配为一体,小齿轮7与摆线齿轮马达6装配为一体,内齿法兰2的内齿与小齿轮7的外齿形成内啮合,摆线齿轮马达6驱动小齿轮7转动,小齿轮7带动内齿法兰2转动,并最终带动卷盘组件1转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