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253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缆生产设备,具体涉及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护套生产工艺包括在缆芯外包裹金属带的步骤,金属带放带时通过上下两个平行导辊进行导向,现有技术中,导辊位置固定,当金属带放带张力不稳时,由于导辊固定,无法平衡金属带上的张力,金属带随着张力大小的变化变得张紧和松弛,金属带松弛后再张紧的瞬间,由于金属带受力过大,易造成断裂,这会影响光缆生产及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滑轨;

滑块,与所述滑轨活动配合,滑块能够沿滑轨往复移动;

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所述第一导辊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导辊转动安装在滑块上;

第一磁力块和第二磁力块,所述第一磁力块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磁力块安装在第二导辊或滑块上,所述第一磁力块与第二磁力块相互配合,通过磁性力使第二导辊具有远离第一导辊的运动趋势。

本申请的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适用于金属带,使用时,金属带分别与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配合,形成z形结构,因为滑块与滑轨活动配合,第二导辊转动安装在滑块上,所以当金属带张力变化时,第二导辊能够移动,因为第二磁力块安装在第二导辊或滑块上,所以第一磁力块和第二磁力块之间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导致磁性力变化,直至磁性力与张力重新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中,金属带受力缓慢变化,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因瞬间受力过大引起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磁力块和所述第二磁力块相互排斥。

此种配合形式下,当金属带张力变小时,磁力块排斥力大于金属带拉力,使得第二导辊向远离第一导辊的方向移动,从而金属带张力逐渐变大,排斥力逐渐变小,直至达到平衡;当金属带张力变大时,磁力块排斥力小于金属带拉力,使得第二导辊向邻近第一导辊的方向移动,从而金属带张力逐渐变小,排斥力逐渐变大,直至达到平衡。

可选的,所述第一磁力块设置在滑轨邻近第一导辊的一侧。

第一磁力块和所述第二磁力块可以均为永磁体,除了为永磁体,可选的,所述第一磁力块和所述第二磁力块至少有一个为可调节磁力块,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可调节磁力块磁力大小的磁力控制器。

可调节磁力块为现有技术的能够调节磁力大小的磁力块,通过磁力控制器能够调整可调节磁力块磁力的大小,可以实现不同尺寸(宽度或外径)、不同材质金属带放料过程中的张力平衡。

实际运用时,优先的,第一磁力块为可调节磁力块,因为第一磁力块相对机架固定,第一磁力块与磁力控制器之间的线路设置较为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二磁力块安装在第二导辊上,所述第二磁力块为环形结构。

第二磁力块这样设置能够使结构更为紧凑。

可选的,所述滑轨和滑块均有2个,且2个滑轨相互平行,第二导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滑块上。

可选的,所述机架包括缓冲支架,所述滑轨和第一磁力块均设置在缓冲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辊位于第二导辊的斜上方或斜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适用于金属带,使用时,金属带分别与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配合,形成z形结构,因为滑块与滑轨活动配合,第二导辊转动安装在滑块上,所以当金属带张力变化时,第二导辊能够移动,因为第二磁力块安装在第二导辊或滑块上,所以第一磁力块和第二磁力块之间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导致磁性力变化,直至磁性力与张力重新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中,金属带受力缓慢变化,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因瞬间受力过大引起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输送金属带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机架;2、缓冲支架;3、第二导辊;4、滑块;5、第二磁力块;6、滑轨;7、第一磁力块;8、第一导辊;10、磁力控制器;11、金属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包括:

机架1,机架1上具有滑轨6;

滑块4,与滑轨6活动配合,滑块4能够沿滑轨6往复移动;

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辊8和第二导辊3,第一导辊8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导辊3转动安装在滑块4上;

第一磁力块7和第二磁力块5,第一磁力块7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磁力块5安装在滑块4上,第一磁力块7与第二磁力块5相互配合,通过磁性力使第二导辊3具有远离第一导辊8的运动趋势。

本实施例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适用于金属带,如图2所示,为输送金属带11的示意图,使用时,金属带分别与第一导辊8和第二导辊3配合,形成z形结构,因为滑块4与滑轨6活动配合,第二导辊3转动安装在滑块4上,所以当金属带张力变化时,第二导辊3能够移动,因为第二磁力块5安装在第二导辊3或滑块4上,所以第一磁力块7和第二磁力块5之间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导致磁性力变化,直至磁性力与张力重新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中,金属带受力缓慢变化,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因瞬间受力过大引起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力块7和第二磁力块5相互排斥。此种配合形式下,当金属带张力变小时,磁力块排斥力大于金属带拉力,使得第二导辊3向远离第一导辊8的方向移动,从而金属带张力逐渐变大,排斥力逐渐变小,直至达到平衡;当金属带张力变大时,磁力块排斥力小于金属带拉力,使得第二导辊3向邻近第一导辊8的方向移动,从而金属带张力逐渐变小,排斥力逐渐变大,直至达到平衡。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力块7设置在滑轨6邻近第一导辊8的一侧。

实际运用时,第一磁力块7和第二磁力块5可以均为永磁体,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力块7和第二磁力块5至少有一个为可调节磁力块,光缆生产用缓冲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可调节磁力块磁力大小的磁力控制器10。可调节磁力块为现有技术的能够调节磁力大小的磁力块,通过磁力控制器10能够调整可调节磁力块磁力的大小,可以实现不同尺寸(宽度或外径)、不同材质金属带放料过程中的张力平衡。实际运用时,优先的,第一磁力块7为可调节磁力块,因为第一磁力块7相对机架1固定,第一磁力块7与磁力控制器10之间的线路设置较为方便。

实际运用时,第二磁力块5还可以安装在第二导辊3上,此时第二磁力块5为环形结构。第二磁力块5这样设置能够使结构更为紧凑。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滑轨6和滑块4均有2个,且2个滑轨6相互平行,第二导辊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滑块4上。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机架1包括缓冲支架2,滑轨6和第一磁力块7均设置在缓冲支架2上。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辊8位于第二导辊3的斜上方,实际运用时还可以为斜下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