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路同步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469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三路同步收放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三路同步收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和光缆等线缆是作为电能输送或信号传输的主要载体,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领域,都会遇到需要在户内外快速收放电缆、光缆的情形,尤其是各种工程施工中线缆的使用量和铺设工作都非常巨大。目前,工程施工中铺设线缆工作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依靠人力把线缆从线缆盘上取下再进行敷设;另一种是依靠线缆收放线架,将线缆盘放置在可转动的收放线架上人工牵引线缆或转动线缆盘实现收放线。当线缆直径较粗时,手部不好掌握,而且用手很费力,特别是一些粗线缆,在放线过程中线缆会旋转和拧劲,使放出的线缆卷成麻花状,同时因线缆一般为金属制的多股线拧在一起且存在纹路,施工人员即使带有手套,手部也会因线缆旋转而受到磨损。即使是较细的塑胶线,手工展放卷型塑胶线时由于操作方式一是直接将一手穿入线卷,另一只手直接侧向拉出线圈,导线每一圈都呈斜扭状,全靠紧线拉直。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双手穿入线卷晃动双手作转圈动作,人随着移动展放出导线。这两种操作方式所展放的导线平直度非常小,放线人员非常累,劳动强度高,且手工放线不匀称。上述的方法往往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在敷设大批量线缆工作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提高了施工成本,延缓了施工进度。

针对现有线缆收放装置存在的不足问题,现有专利文献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中国发明专利“裸导线放线器”(申请号:201310673703.6)提出一种使用手柄可绕线夹回转的转动装置,用以解决施工过程中工人易被导线割伤的问题,但此发明并未解决多路放线以及回收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新型放线器”(申请号:201310398535.4)、“多路放线器”(申请号:201110339501.9)、联板放线器(申请号:201210360383.4)分别公布了一种放线器设备,这些专利均实现了不同线缆的分开放置,解决了线缆在使用过程中的缠绕问题,但不具备线缆回收功能。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放线器”(申请号:201620530566.x)利用可旋转支架作为放线盘的支撑,支架顶端设置有上限位件,同时还设计了脚刹机构用来控制放线的速度,该项专利只能放置单梱电线且该装置通过人工进行电线回收,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收放线器”(申请号:201610396979.8)设计了一款圆柱状支架,支架两端通过连接线盘挡板固定线圈在装置上的位置,在轴套与线盘挡板处设有刹车装置以控制线圈转动的速度,该专利没有解决线缆回收功能。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组合式放线器”(申请号:201620425406.9)将三个旋转放线架安置在机架上,该项装置可以同时收放三捆线圈,解决了放线器对线圈使用数量的局限性,但是该装置传动部分相对简单,不能控制电线回收的速度。中国实用型专利“一种放线器”(申请号:201520948397.7)的设计中利用长度调节杆调节缠绕线缆的高度,电线通过过线轮导出,该专利规定了电线导出的轨迹,避免了线缆蹭到墙角处破损外皮的情况,但是只适用于单一线圈的使用,且不具有线缆回收功能。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多路放线器”(申请号:201520801000.1)设计包括折叠底座、旋转轴、放线盘、调整槽,通过折叠底座可对放线器进行拆卸,旋转轴上设置多个放线装置,可实现多种线圈的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调整槽可调节对放线盘的夹紧,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放线盘,该专利解决了多组线圈同时使用的问题,且解决了不同类型的线圈使用的问题,但是不具备线缆回收功能。中国发明专利“变频电动收放线装置”(申请号:200910215423.4)通过在机架上放置一个配置变频器的电机,通过液压油缸调节机架的高度,该装置摒弃了传统电线缆盘人工更换和人工配合吊车的更换方式,但是该装置只适用于单个线圈的使用,工作效率较低。中国发明专利“耐候线收放线轮装置”(申请号:201510465556.2)采用底架、绕线立轴、电机和两个绕线挡盘等结构实现装置的收放线,节省了人力,但是该装置在电线回收的速度没有明确的控制,而且该装置只适用于单一类型的线圈,不具有普遍性。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电缆收放线装置”(申请号:201610576453.8)利用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对于电线的收放,同时在每个主动轮上都分别安装了编码器,可以实时控制收放线的速度与长度,虽然可精准地控制收放线的速度与长度,但是该装置上每个主动轮都由电机单独驱动,控制不便,成本高。中国发明专利“防断收放线装置”(申请号:201410161126.7)在辊座的辊轴上安装摩擦盘,所在的辊轴上装有压紧弹簧和压紧调节手轮,辊座上设有放线时阻挡收线柄的收线柄阻挡块,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绕线辊,可以保证收放线时的张紧力,不会扯断电线,但该装置仅适用于单盘线缆的人工收放。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便携式接地电阻测试收放线器”(申请号:201320268828.6)设计包括绕线轴、绕线轴座和三个绕线盘,利用手摇的方式将电线收于绕线盘上,但该装置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收放电线,无自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对三路线缆进行同步回收或放线作业的电动三路同步收放线装置,可根据不同线缆盘的内径调节径向张紧装置的张紧直径,操作方便,能克服现有放线装置的不足,提高线缆收放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三路同步收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驱动装置、传动装置、线盘组和牵引装置。其中,在所述的底座的中部设有主动齿轮座,用于安装传动装置中的主动齿轮;所述的支撑架和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支撑架与底座直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位于支撑架的底部,且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的线盘组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与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的线盘组包括前线盘、后线盘和顶线盘;所述的牵引装置位于支撑架的前端,且与支撑架通过螺钉相连接。

所述的支撑架用于安装、支撑传动装置、线盘组和牵引装置,在所述的支撑架的后端顶部设有后线盘座,用于固定安装后线盘;在支撑架的前端顶部设有牵引架,用于固定安装牵引装置;在牵引架的后端设有前线盘座,用于固定安装前线盘;在支撑架的中部设有中心齿轮座,用于安装传动装置中的中心齿轮;在支撑架的中部顶端设有顶线盘座,用于固定安装顶线盘;且在所述的后线盘座、前线盘座和顶线盘座内均设有u型安装槽。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减速器和电磁离合器。其中,所述的主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与减速器通过联轴器相连接,为线盘组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的减速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与传动装置通过电磁离合器相连接;所述的电磁离合器位于减速器与主动齿轮座之间,用于实现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之间的切断与结合。所述的减速器,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可以利用蜗轮蜗杆减速器自身所具有的自锁功能为线盘组提供自锁保护功能。

所述的传动装置用于为线盘组的转动传递动力,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中心齿轮、前齿轮、后齿轮和顶齿轮。其中,中心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主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前齿轮、后齿轮和顶齿轮的齿数、分度圆直径均相等;所述的主动齿轮安装在底座中部的主动齿轮座内,用于将主电机和减速器的动力传递给中心齿轮,同时对主电机的转速进行二次减速,且主动齿轮的转轴与主动齿轮座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的中心齿轮位于主动齿轮的正上方,用于将主动齿轮的转动同步传递给前齿轮、后齿轮和顶齿轮,中心齿轮的心轴安装在支撑架的中心齿轮座内,且与中心齿轮座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的前齿轮、后齿轮前后对称布置在中心齿轮的两侧,所述的前齿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前线盘的一侧,所述的后齿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后线盘的一侧;所述的顶齿轮位于中心齿轮的正上方,且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顶线盘的一侧;所述的中心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通过外啮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前齿轮、后齿轮、顶齿轮与中心齿轮之间均通过外啮合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前线盘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前线盘座内,所述的后线盘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后线盘座内,所述的顶线盘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线盘座内。所述的前线盘的前线盘轴、后线盘的后线盘轴和顶线盘的顶线盘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线盘座、后线盘座和顶线盘座的u型安装槽内。所述的前线盘、所述的后线盘和所述的顶线盘的轴线呈水平布置,在前线盘、后线盘和顶线盘上缠绕有线缆。

所述的牵引装置用于牵引线缆进行放线作业或在收线作业时为线缆提供导向,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压紧轮、牵引轮、调压装置和牵引箱。其中,用于安装牵引电机、压紧轮、牵引轮和调压装置的牵引箱的一侧通过螺钉与牵引架相固连,所述的牵引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牵引箱的另一侧,为牵引轮的转动提供动力,且在所述的牵引箱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螺纹孔,在所述的牵引箱的两侧上端还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长腰形孔。所述的压紧轮用于压紧穿过牵引箱的线缆,所述的压紧轮包括压紧轮轴和压紧轮体。所述的压紧轮体与压紧轮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在所述的压紧轮体上设有三个用于容纳线缆的环形线缆槽,在所述的压紧轮轴的两端头部均设有导向平面,所述的压紧轮轴的两端置于牵引箱的长腰形孔内,且压紧轮轴的两端的导向平面与牵引箱的长腰形孔之间构成一个移动副。所述的牵引轮用于牵引线缆,所述的牵引轮包括牵引轮轴和牵引轮体。在所述的牵引轮体上设有三个用于容纳线缆的环形线缆槽,所述的牵引轮体与牵引轮轴相固连,所述的牵引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牵引箱相连接,且牵引轮轴的一端与牵引电机通过锁紧螺钉相连接。所述的调压装置用于调节压紧轮施加在线缆上的压紧力,所述的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螺杆、调压螺母、调压弹簧和调压套环。其中,所述的调压套环有两个,且分别套装在压紧轮轴的两端;所述的调压螺杆的下端与调压套环通过铰链相连接,调压螺杆的中部与牵引箱的螺纹孔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调压弹簧套装在调压螺杆的上端,且位于调压螺母与牵引箱之间,用于为调压装置提供预紧力;所述的调压螺母位于调压螺杆的顶端且与调压螺杆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牵引电机采用扁平型减速电机。

所述的前线盘、所述的后线盘和所述的顶线盘的结构完全相同,均用于缠绕线缆。所述的前线盘包括前线盘轴、支撑轮毂、径向张紧装置、径向导杆和线缆盘。其中,所述的支撑轮毂安装在前线盘轴上,且与前线盘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在所述的前线盘轴的两端还设有限位缺口,且所述的前线盘轴通过其限位缺口固定安装在前线盘座的u型安装槽内,用于限定前线盘轴在前线盘座内的位置。在所述的支撑轮毂的中部设有径向导向套和轴向导向套,所述的径向导向套用于安装径向导杆。所述的径向导杆的外侧端与径向张紧装置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导杆的内侧端安装在支撑轮毂的径向导向套内并可沿着径向导向套滑移;所述的径向张紧装置位于线缆盘内且沿着直径方向张紧线缆盘;所述的径向张紧装置用于调节自身的径向尺寸,以适应不同线缆盘直径的变化,所述的径向张紧装置包括左滑套、右滑套、张紧连杆、弧形张紧块、双头调节螺杆、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所述的左滑套、右滑套套装在支撑轮毂上且与支撑轮毂之间均通过花键相连接,位于支撑轮毂左端的张紧连杆的外侧端与弧形张紧块通过铰链相连接,其内侧端与左滑套通过铰链相连接;位于支撑轮毂右端的张紧连杆的外侧端与弧形张紧块通过铰链相连接,其内侧端与右滑套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弧形张紧块有三个,所述的径向导杆有三组,共六个,所述的张紧连杆有两组,共六个;所述的弧形张紧块的内侧与径向导杆的外侧端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左旋螺母与左滑套固连,所述的右旋螺母与右滑套固连;所述的双头调节螺杆的中部安装在轴向导向套内,所述的双头调节螺杆的左端与左旋螺母通过左旋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双头调节螺杆的右端与右旋螺母通过右旋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双头调节螺杆、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构成的双螺旋螺杆组共有三组。在所述的线缆盘的一侧挡板上设有栓线孔,用于固定线缆;在线缆盘的另一侧挡板的外沿处设有齿轮连接板,且齿轮连接板与线缆盘的侧挡板通过铆钉相固连,所述的齿轮连接板与前齿轮通过螺钉相连接。

工作前,首先要将前线盘、后线盘和顶线盘分别安装在前线盘座、后线盘座和顶线盘座内,保证前线盘轴、后线盘轴和顶线盘轴的轴线呈水平且相互平行;使得前齿轮、后齿轮和顶齿轮位于支撑架的相同一侧,且同时与中心齿轮之间保持啮合。

当执行放线作业任务时,必须先将电磁离合器保持断开状态,接着将前线盘、后线盘和顶线盘上缠绕的线缆的头部拉出分别穿过牵引装置的压紧轮和牵引轮之间的间隙,然后调整调压装置中调压螺杆的位置,压紧轮对线缆施加预紧力。最后,再启动牵引电机,牵引线缆向前移动进行放线作业。对较粗线缆进行放线作业时,可由主电机和牵引电机配合协同完成,不仅可以降低牵引电机的牵引功率,还可充分利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自锁功能,确保线缆放线作业的安全,避免在线盘组中配置制动器,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能耗。

当执行线缆回收作业任务时,必须先将电磁离合器保持闭合状态,接着调整调压装置中调压螺杆至合适的位置,松开牵引电机输出轴外的锁紧螺钉,分别将三根线缆穿过压紧轮和牵引轮之间的间隙后缠绕到前线盘、后线盘和顶线盘上,并固定在相应的栓线孔中。最后,启动主电机,主动齿轮驱动中心齿轮转动,同时中心齿轮又同步驱动前齿轮、后齿轮和顶齿轮同步转动,进而驱动前线盘、后线盘和顶线盘转动,将三路线缆分别缠绕在前线盘、后线盘和顶线盘上,实现线缆的回收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同时对三路卷线缆进行同步回收或放线作业,作业效率高,可避免线缆拧劲或缠绕;线缆的回收和放线作业分别由主电机和牵引电机驱动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对较粗线缆进行放线作业时,可由主电机和牵引电机配合协同完成,不仅可以降低牵引电机的牵引功率,还可充分利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自锁功能,确保线缆放线作业的安全,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本发明还可根据不同线缆盘的内径调节径向张紧装置的张紧直径,具有结构节凑、设备占用空间小、安全性高、操作维护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线盘组的装配关系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前线盘组的前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收线或放线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5和图8所示,一种电动三路同步收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驱动装置3、传动装置4、线盘组5和牵引装置6。其中,在所述的底座1的中部设有主动齿轮座11,用于安装传动装置4中的主动齿轮41;所述的支撑架2和驱动装置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支撑架2与底座1直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3位于支撑架2的底部,且通过螺栓与底座1相连接;所述的线盘组5安装在支撑架2上,且与驱动装置3通过传动装置4相连接,所述的线盘组5包括前线盘51、后线盘52和顶线盘53;所述的牵引装置6位于支撑架2的前端,且与支撑架2通过螺钉相连接。

如图1、图5和图8所示,所述的支撑架2用于安装、支撑传动装置4、线盘组5和牵引装置6,在所述的支撑架2的后端顶部设有后线盘座21,用于固定安装后线盘52;在支撑架2的前端顶部设有牵引架25,用于固定安装牵引装置6;在牵引架25的后端设有前线盘座22,用于固定安装前线盘51;在支撑架2的中部设有中心齿轮座23,用于安装传动装置4中的中心齿轮42;在支撑架2的中部顶端设有顶线盘座24,用于固定安装顶线盘53;且在所述的后线盘座21、前线盘座22和顶线盘座24内均设有u型安装槽。

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的驱动装置3包括主电机31、减速器32和电磁离合器33。其中,所述的主电机3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与减速器32通过联轴器相连接,为线盘组5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的减速器3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与传动装置4通过电磁离合器33相连接;所述的电磁离合器33位于减速器32与主动齿轮座11之间,用于实现驱动装置3与传动装置4之间的切断与结合。所述的减速器32,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可以利用蜗轮蜗杆减速器自身所具有的自锁功能为线盘组5提供自锁保护功能。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的传动装置4用于为线盘组5的转动传递动力,所述的传动装置4包括主动齿轮41、中心齿轮42、前齿轮43、后齿轮44和顶齿轮45。其中,中心齿轮42的分度圆直径大于主动齿轮41的分度圆直径,前齿轮43、后齿轮44和顶齿轮45的齿数、分度圆直径均相等;所述的主动齿轮41安装在底座1中部的主动齿轮座11内,用于将主电机31和减速器32的动力传递给中心齿轮42,同时对主电机31的转速进行二次减速,且主动齿轮41的转轴与主动齿轮座11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的中心齿轮42位于主动齿轮41的正上方,用于将主动齿轮41的转动同步传递给前齿轮43、后齿轮44和顶齿轮45,中心齿轮42的心轴安装在支撑架2的中心齿轮座23内,且与中心齿轮座23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的前齿轮43、后齿轮44前后对称布置在中心齿轮42的两侧,所述的前齿轮4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前线盘51的一侧,所述的后齿轮4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后线盘52的一侧;所述的顶齿轮45位于中心齿轮42的正上方,且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顶线盘53的一侧;所述的中心齿轮42与主动齿轮41之间通过外啮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前齿轮43、后齿轮44、顶齿轮45与中心齿轮42之间均通过外啮合的方式相连接。

如图1、图5和图8所示,所述的前线盘5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的前线盘座22内,所述的后线盘5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的后线盘座21内,所述的顶线盘5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的顶线盘座24内。所述的前线盘51的前线盘轴511、后线盘52的后线盘轴521和顶线盘53的顶线盘轴5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线盘座22、后线盘座21和顶线盘座24的u型安装槽内。所述的前线盘51、所述的后线盘52和所述的顶线盘53的轴线呈水平布置,在前线盘51、后线盘52和顶线盘53上缠绕有线缆7。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所述的牵引装置6用于牵引线缆7进行放线作业或在收线作业时为线缆7提供导向,所述的牵引装置6包括牵引电机61、压紧轮62、牵引轮63、调压装置64和牵引箱65。其中,用于安装牵引电机61、压紧轮62、牵引轮63和调压装置64的牵引箱65的一侧通过螺钉与牵引架25相固连,所述的牵引电机6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牵引箱65的另一侧,为牵引轮63的转动提供动力,且在所述的牵引箱65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螺纹孔651,在所述的牵引箱65的两侧上端还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长腰形孔652。所述的压紧轮62用于压紧穿过牵引箱65的线缆7,所述的压紧轮62包括压紧轮轴621和压紧轮体622。所述的压紧轮体622与压紧轮轴621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在所述的压紧轮体622上设有三个用于容纳线缆的环形线缆槽,在所述的压紧轮轴621的两端头部均设有导向平面6211,所述的压紧轮轴621的两端置于牵引箱65的长腰形孔652内,且压紧轮轴621的两端的导向平面6211与牵引箱65的长腰形孔652之间构成一个移动副。所述的牵引轮63用于牵引线缆7,所述的牵引轮63包括牵引轮轴631和牵引轮体632。在所述的牵引轮体632上设有三个用于容纳线缆的环形线缆槽,所述的牵引轮体632与牵引轮轴631相固连,所述的牵引轮轴631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牵引箱65相连接,且牵引轮轴631的一端与牵引电机61通过锁紧螺钉66相连接。所述的调压装置64用于调节压紧轮62施加在线缆7上的压紧力,所述的调压装置64包括调压螺杆641、调压螺母642、调压弹簧643和调压套环644。其中,所述的调压套环644有两个,且分别套装在压紧轮轴621的两端;所述的调压螺杆641的下端与调压套环644通过铰链相连接,调压螺杆641的中部与牵引箱65的螺纹孔651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调压弹簧643套装在调压螺杆641的上端,且位于调压螺母642与牵引箱65之间,用于为调压装置64提供预紧力;所述的调压螺母642位于调压螺杆641的顶端且与调压螺杆641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牵引电机61采用扁平型减速电机。

如图1、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前线盘51、所述的后线盘52和所述的顶线盘53的结构完全相同,均用于缠绕线缆7。所述的前线盘51包括前线盘轴511、支撑轮毂512、径向张紧装置513、径向导杆514和线缆盘515。其中,所述的支撑轮毂512安装在前线盘轴511上,且与前线盘轴511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在所述的前线盘轴511的两端还设有限位缺口5111,且所述的前线盘轴511通过其限位缺口5111固定安装在前线盘座22的u型安装槽内,用于限定前线盘轴511在前线盘座22内的位置。在所述的支撑轮毂512的中部设有径向导向套5121和轴向导向套5122,所述的径向导向套5121用于安装径向导杆514。所述的径向导杆514的外侧端与径向张紧装置513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径向导杆514的内侧端安装在支撑轮毂512的径向导向套5121内并可沿着径向导向套滑移;所述的径向张紧装置513位于线缆盘515内且沿着直径方向张紧线缆盘515;所述的径向张紧装置513用于调节自身的径向尺寸,以适应不同线缆盘515直径的变化,所述的径向张紧装置513包括左滑套5131、右滑套5132、张紧连杆5133、弧形张紧块5134、双头调节螺杆5135、左旋螺母5136和右旋螺母5137,所述的左滑套5131、右滑套5132套装在支撑轮毂512上且与支撑轮毂512之间均通过花键相连接,位于支撑轮毂512左端的张紧连杆5133的外侧端与弧形张紧块5134通过铰链相连接,其内侧端与左滑套5131通过铰链相连接;位于支撑轮毂512右端的张紧连杆5133的外侧端与弧形张紧块5134通过铰链相连接,其内侧端与右滑套5132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弧形张紧块5134有三个,所述的径向导杆514有三组,共六个,所述的张紧连杆5133有两组,共六个;所述的弧形张紧块5134的内侧与径向导杆514的外侧端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左旋螺母5136与左滑套5131固连,所述的右旋螺母5137与右滑套5132固连;所述的双头调节螺杆5135的中部安装在轴向导向套5122内,所述的双头调节螺杆5135的左端与左旋螺母5136通过左旋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双头调节螺杆5135的右端与右旋螺母5137通过右旋螺纹相连接;所述的双头调节螺杆5135、左旋螺母5136和右旋螺母5137构成的双螺旋螺杆组共有三组。在所述的线缆盘515的一侧挡板上设有栓线孔5151,用于固定线缆7;在线缆盘515的另一侧挡板的外沿处设有齿轮连接板5152,且齿轮连接板5152与线缆盘515的侧挡板通过铆钉相固连,所述的齿轮连接板5152与前齿轮43通过螺钉相连接。

工作前,首先要将前线盘51、后线盘52和顶线盘53分别安装在支撑架2的前线盘座22、后线盘座21和顶线盘座24内,保证前线盘轴511、后线盘轴521和顶线盘轴531的轴线呈水平且相互平行;使得前齿轮43、后齿轮44和顶齿轮45位于支撑架2的相同一侧,且同时与中心齿轮42之间保持啮合。

当执行放线作业任务时,必须先将电磁离合器33保持断开状态,接着将前线盘51、后线盘52和顶线盘53上缠绕的线缆7的头部拉出分别穿过牵引装置6的压紧轮62和牵引轮63之间的间隙,然后调整调压装置64中调压螺杆641的位置,压紧轮62对线缆7施加预紧力。最后,再启动牵引电机61,牵引线缆7向前移动进行放线作业。

当执行线缆回收作业任务时,必须先将电磁离合器33保持闭合状态,接着调整调压装置64中调压螺杆641至合适的位置,松开牵引电机61输出轴外的锁紧螺钉66,分别将三根线缆7穿过压紧轮62和牵引轮63之间的间隙后缠绕到前线盘51、后线盘52和顶线盘53上,并固定在相应的栓线孔5151中。最后,启动主电机31,主动齿轮41驱动中心齿轮42转动,同时中心齿轮42又同步驱动前齿轮43、后齿轮44和顶齿轮45同步转动,进而驱动前线盘51、后线盘52和顶线盘53转动,将三路线缆7分别缠绕在前线盘51、后线盘52和顶线盘53上,实现线缆7的回收作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