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9407发布日期:2019-03-19 23:1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流水线上生产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如截面图图1所示,基板10的运送普遍采用滚轮(或称滚筒)作为动力传送单元1,此外,为了使得基板10沿一定方向运送,不偏离,通常在平行于基板10前进的方向上的基板10的两条边的旁边相应的设置多个导向辊2。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基板10传送方式不可避免的在基板10的与传送单元1或导向辊2相接触的位置产生摩擦,摩擦过程中容易出现微粒,颗粒等。由于大尺寸显示面板的自身重量较大,承载台重量更大,接触位置产生的摩擦力也就相对较大,由此产生的颗粒也就越多。尤其是靠近导向辊2的位置处,参见俯视图图2,这些颗粒比较容易落入图2的基板10中虚线圈起的区域内,污染基板,导致生产出来的显示面板出现品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基板传送装置在与基板接触的位置处产生摩擦,出现颗粒物污染基板的问题,提供一种基板传送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板传送装置,包括:

承载台,用于承载基板,

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设于所述承载台下方,用于运送所述承载台;

相对设置的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设于承载台的与运送方向平行的两条边的两侧以限定承载台的传送方向;

其中,所述承载台的与运送方向平行的两条边上设有第一磁场产生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相对的内侧设有第二磁场产生单元,所述第一磁场产生单元与第二磁场产生单元相互靠近的部位可产生相同极性的磁力。

优选的是,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腔室,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设于所述导向腔室内侧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磁场产生单元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包括多个磁铁,沿传送的方向上,所述多个磁铁在所述导向腔室的内侧壁间隔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单元包括:

多个可自转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的轴向与运送方向垂直;

第一电机,用于带动传送辊自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将所述传送辊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承载台底部设有第三磁场产生单元,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四磁场产生单元,所述第三磁场产生单元与第四磁场产生单元相互靠近的部位可产生相同极性的磁力。

优选的是,所述导向腔室的与运送方向平行的侧壁设于连接杆上,其中,所述第四磁场产生单元相较于所述侧壁更靠近所述传送辊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承载台的底部内嵌有第三磁场产生单元,所述传送辊包括具有磁性的滚轴和围绕于滚轴表面设置的保护套。

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套由橡胶构成;所述保护套为圆筒型,保护套与滚轴同轴心。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的多个磁铁间距小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的多个磁铁间距。

本发明的基板传送装置中承载台外侧的第一磁场产生单元与导向单元内侧的第二磁场产生单元具有同极性的磁力,由于同性相斥,故二者之间的磁力可以将承载台限制在指定空间内运动,这样在传送过程中承载台不会产生摩损、颗粒,因此不会污染承载台上的基板。本发明的基板传送装置适用于运送各种显示基板,尤其适用于运送大尺寸显示基板。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现有的基板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基板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板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基板;1、传送单元;11、传送辊;12、第一电机;13、连接杆;14、第四磁场产生单元;15、滚轴;16、保护套;2、导向辊;3、承载台;31、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3、第三磁场产生单元;4、导向单元;41、导向腔室;42、第二磁场产生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板传送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承载台3,传送单元1,相对设置的导向单元4;承载台3用于承载基板,传送单元1设于所述承载台3下方,用于运送所述承载台3;导向单元4设于承载台3的与运送方向平行的两条边的两侧,以限定承载台3的传送方向;其中,所述承载台3的与运送方向平行的两条边上设有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所述导向单元4相对的内侧设有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所述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与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相互靠近的部位可产生相同极性的磁力。

其中,相同极性的磁力是指二者磁力同为n极或者同为s极。图3中示意的是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与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同为n极磁力,二者同为s极的情况是类似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基板传送装置中承载台3外侧的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与导向单元4内侧的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具有同极性的磁力,由于同性相斥,故二者之间的磁力可以将承载台3限制在指定空间内运动,这样在传送过程中承载台3不会产生摩损、颗粒,因此不会污染承载台3上的基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板传送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承载台3,传送单元1,相对设置的导向单元4;承载台3用于承载基板,传送单元1设于所述承载台3下方,用于运送所述承载台3;导向单元4设于承载台3的与运送方向平行的两条边的两侧以限定承载台3的传送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单元4为导向腔室41,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设于所述导向腔室41内侧壁上。其中,所述承载台3的与运送方向平行的两条边上设有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所述导向单元4相对的内侧设有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所述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与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相互靠近的部位可产生相同极性的磁力。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附图4中,显示了导向单元4为一个位于承载台3上方的密闭的导向腔室41,也就是说,导向腔室41像锅盖一样将承载台3盖住,这样在基板传送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导向单元4与承载台3之间不会存在因为摩擦产生的颗粒污染物,承载台3上方,基板上方,以及环境的其他颗粒等污染物都不会进入该传送系统中,进一步保证基板避免被污染。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台3以及基板的重量由位于承载台3下方的传送单元1承重,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之间的磁力设计为能保证承载台3不偏离传送单元1的运送轨道即可,一般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磁力大小可以根据承载台3或基板的尺寸进行计算,也可以根据经验设定。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案,可以在导向腔室41内侧的整个边缘上设置一条长长的磁铁作为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这样可以与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之间产生足够的磁力保证基板平稳运送。可以理解的是,磁场产生的磁力的方向一般是沿图5所示的曲线,因此,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包括多个磁铁,沿传送的方向上,所述多个磁铁在所述导向腔室41的内侧壁间隔设置。

也就是说,根据图5的磁力线方向可以看出,导向腔室41内壁和承载台3的边沿,没必要全部加装上磁铁,可以如图6所示,隔段距离安装一个,为了保证承载台3位置不会偏离,可以将承载台3上的磁铁大小设计的比腔室内壁磁铁间距略大。即多个间隔排布磁铁在彼此间隔的区域内也能产生一定的磁场,从而满足运送承载台3的需要,这样大大节省了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的原料,降低了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案,所述传送单元1包括:多个可自转的传送辊11,第一电机12,以及连接杆13;其中,所述传送辊11的轴向与运送方向垂直;第一电机12用于带动传送辊11自转;连接杆13将所述传送辊1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机12。

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4中给出了传送单元1的具体连接方案,传送辊11与承载台3直接接触,将承载台3托起,第一电机12和连接杆13均不与承载台3接触,倒扣的导向腔室41固定在连接杆13上,传送辊11通过电机带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3底部设有第三磁场产生单元33,所述连接杆13上设有第四磁场产生单元14,所述第三磁场产生单元33与第四磁场产生单元14相互靠近的部位可产生相同极性的磁力。

需要说明的是,大尺寸显示面板对应的承载台的自重很大,在承载台3底部与连接杆13上方设置一对同极性磁力的磁场产生单元可以降低传送单元1的承重。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6中显示了增设了一对s极的磁铁,以减轻传送单元1的承重。可以理解的是,这一对磁铁可以是大小磁力相同的两块磁铁,也可以是稍有不同的两块磁铁,二者之间的磁力大小可以根据经验选择,也可以根据欲传送的基板的重量计算后设定。

优选的是,所述导向腔室41的与运送方向平行的侧壁设于连接杆13上,其中,所述第四磁场产生单元14相较于所述侧壁更靠近所述传送辊11设置。

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6,显示了导向腔室41由外至内依次是:导向腔室41侧壁、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第四磁场产生单元14、传送辊11,其中,导向腔室41侧壁、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以及第四磁场产生单元14位于连接杆13上,第一磁场产生单元31位于承载台3边缘外侧与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对应的位置处,第三磁场产生单元33位于承载台3下方与第四磁场产生单元14对应的位置处。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导向腔室41可以是基板蒸镀工艺中的真空腔室,即相当于将第二磁场产生单元42设置于真空的蒸镀腔室内壁上。当其用于蒸镀工艺中时,连接杆13也是设置于蒸镀腔室内部的,此外,蒸镀腔室内还设有蒸镀装置,蒸镀源、蒸镀材料等(图6中未示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3的底部内嵌有第三磁场产生单元33,所述传送辊11包括具有磁性的滚轴15和围绕于滚轴15表面设置的保护套16。

在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7中显示了,第四磁场产生单元14设于传送辊11内部,即滚轴15具有磁性的材料构成,通常具有磁性的滚轴15可以由磁铁制成,在磁铁与承载台3的长期接触过程中,由于磁铁较硬,而承载台3与磁铁直接接触,为了进一步降低对承载台3摩擦,在滚轴15外包裹了保护套16。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具有磁性的滚轴15可以是内圈辐射充磁磁铁,其中,滚轴15外圈的磁性(即极性)与第三磁场产生单元33的磁力极性相同。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保护套16由橡胶构成;所述保护套16为圆筒型,保护套16与滚轴15同轴心。

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8中显示了传送辊11的截面图,其内芯为中空的具有磁性的滚轴15,其外套为由橡胶构成的保护套16,二者的接触面相对彼此固定,具有同轴心。即相当于由橡胶构成的保护套16与承载台3直接接触,这样承载台3不会因摩擦造成损坏。可以理解的是,保护套16还可以选用橡胶以外的其它材料,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所示各结构的大小、厚度等仅为示意。在具体实现中,各结构的尺寸大小、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制备过程中采用上述基板传送装置进行传送。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o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