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编织收线恒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30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编织收线恒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外导体制作过程主要是:绝缘芯线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经过纵包机构包膜,再由编织机进行外导体编织,最后在排线器的引导下卷绕到收线装置收线。收线装置主要由一个主动的平面旋转轮和一个被动轮组成,被动轮平面装有0.5cm厚度左右的摩擦片,运转时主动的平面旋转轮与被动轮的摩擦片接触,装有摩擦片的平面轮与传动轴连接,旋转时传动轴带动收线轴及收线轮进行收线。传动轴的一端装有弹簧调节器,当调节器调紧时装有摩擦片的被动轮与平面旋转轮的摩擦力加大,提高转速,从而达到调节收线张力的效果;缺点是当收线的盘的收线的半径不一样时,收线张力不能根据收线的多少自主的改变,导致一盘编织线的内外的收线张力不均,影响产品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电缆编织收线恒张力装置,采用主动收线的方式,利用变频调节编织收线张力,保持编织的收线张力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解决了编织收线张力不均所导致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传输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同轴电缆编织收线恒张力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转轴上的收线盘、与转轴平行布置的排线器以及驱动转轴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芯片、变频器以及两个位置传感器,两个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排线器的滑块两侧,并且分别与收线盘的收线区域的两端对应,两个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输入引脚电连接,将滑块的位置信号发送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的控制引脚通过变频器与电机电连接,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转轴的端部安装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而由电机驱动转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带轴承的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收线时采用主动收线的方式,利用位置传感器检测排线器的滑块位置,由主控芯片根据排滑块位置控制变频器,变频调节编织收线张力,保持编织的收线张力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解决了编织收线张力不均所导致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传输性能,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电缆编织收线恒张力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转轴7上的收线盘3、与转轴平行布置的排线器5以及驱动转轴的电机9。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带轴承2的支座1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8-1,转轴的端部安装有从动齿轮8-2,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而由电机驱动转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主控芯片11、变频器10以及两个位置传感器。两个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排线器的滑块6两侧,用于检测滑块的位置,并且两个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收线盘的收线区域3-1的两端对应(即两个位置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与收线区域的长度相等),两个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输入引脚电连接,将滑块的位置信号发送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内部具有计数器11-1,位置传感器每输入一次信号,计数器加一,此时收线盘上收的同轴电缆4增加了一层,直径增大,需要调整电机转速。主控芯片的控制引脚通过变频器与电机电连接,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其适应增大后的同轴电缆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排线器的滑块带动同轴电缆左右滑动,当滑块滑动到左边时,左边的位置传感器6-2检测到滑块,发出信号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的计数器加一,此时收线盘上的同轴电缆增加一层,直径增大,根据ω×r=V,如果要保持收线速度V不变,当直径r增大时,需要降低角速度ω,此时主控芯片发出信号,控制变频器降低一次频率(具体降低的频率可以预设),电机转速相应变慢,收线盘的转速也变慢,从而适应增大后的同轴电缆直径。当滑块滑动到右左边时,右边的位置传感器6-1检测到滑块,主控芯片继续降低电机转速。如此重复,保证整个首先过程稳定,张力恒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