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式料仓间距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2249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链条式料仓间距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条式料仓间距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自动化生产中,会通过送料机进行送料,送料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但由于料箱的更换,需要对料仓的间距进行调整,但是目前的调整方式比较复杂,机械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链条式料仓间距调节机构,其能够实现对于链条式料仓的料仓间距的快速调整,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条式料仓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链条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和旋转手柄,链条组底部具有螺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孔并可带动所述链条组中的链条运动,与所述螺杆一端相连的所述旋转手柄固定在料仓的外侧壁上。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优选地,所述螺杆为正反牙螺杆,具有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其中,螺杆的正牙螺纹与链条组中一个链条相配合联动,螺杆的反牙螺纹与链条组中另一个链条相配合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正反牙螺杆上对应每个链条组分别设置有一组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分别对应驱动每个链条组中的两个链条。

优选地,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链条组设置的多组丝杆螺帽,每组丝杆螺帽包括两个丝杆螺帽,所述两个丝杆螺帽分别固定连接链条组中的链条,其中,一个链条处的丝杆螺帽与所述正反牙螺杆的正牙螺纹连接,另一个链条处的丝杆螺帽与所述正反牙螺杆的反牙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链条式料仓间距调节机构,是通过正反牙螺杆调节链条式料仓中的链条组间的间距,过程平顺,只需旋转外部的手柄即可,进而实现对于链条式料仓的料仓间距的快速调整,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便于操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链条式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链条式料仓的示意性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间距调节机构在料仓内的布置结构。

其中:

1、链条组;11、链条组中的一个链条;12、链条组中的另一个链条;2、螺杆;21、螺杆上的正牙螺纹;22、螺杆上的反牙螺纹;3、丝杆螺帽;4、旋转手柄;5、送料机外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链条式料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链条式料仓的示意性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间距调节机构在料仓内的布置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链条式料仓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链条组1,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螺杆2和旋转手柄4,链条组1底部具有螺孔,所述螺杆2穿过所述螺孔并可带动所述链条组1中的链条运动,与所述螺杆2一端相连的所述旋转手柄4固定在料仓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螺杆2为正反牙螺杆2,正反牙螺杆2与送料机外框架5是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具有正牙螺纹21和反牙螺纹22,其中,螺杆2的正牙螺纹21与链条组1中一个链条11相配合联动,螺杆2的反牙螺纹22与链条组1中另一个链条12相配合联动。

如在送料机中是具有多个链条组1的,那么需对每一个链条组1进行调整,相对应地,所述正反牙螺杆2上对应每个链条组1分别设置有一组正牙螺纹21和反牙螺纹22,分别对应驱动每个链条组1中的两个链条。

为了使得调节过程平顺,且能够在损坏时便于维修,可通过在链条组1的每个链条上设置丝杆螺帽3,通过螺杆2与丝杆螺帽3的螺纹连接实现对链条组1间距的调整,这样即使螺纹损坏,直接更换丝杆螺帽3即可,同时也便于设备制造,毕竟在链条上开螺纹孔更为麻烦。

具体说来,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链条组1设置的多组丝杆螺帽3,每组丝杆螺帽3包括两个丝杆螺帽3,所述两个丝杆螺帽3分别固定连接链条组1中的链条,其中,一个链条11处的丝杆螺帽3与所述正反牙螺杆2的正牙螺纹21连接,另一个链条12处的丝杆螺帽3与所述正反牙螺杆2的反牙螺纹22连接。

这样,在进行间距调节时,只需转动调节旋转手柄4使得正反牙螺杆2转动,带动丝杆螺帽3,正牙正动,反牙反动,从而实现链条组1间距的变大变小

综上,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链条式料仓间距调节机构,是通过正反牙螺杆2调节链条式料仓中的链条组1间的间距,过程平顺,只需旋转外部的手柄即可,进而实现对于链条式料仓的料仓间距的快速调整,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便于操作。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