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架缓冲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096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架缓冲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架缓冲座。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摩擦片在生产中需要对棒型原料进行切割,但是棒料在切割时需要传送到切割刀具下端,现有技术中棒料在上料时多采用棒料滚动到上料架端部的传动座上,但是在棒料自动滚下的过程中会对传动座产生冲击力,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传动座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容易使传动座产生晃动,减短使用寿命,不适合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架缓冲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架缓冲座,包括上料架本体、安装座和连接杆,所述上料架本体的顶部设有滑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与滑轨相对应的滑槽,且安装座设置在滑轨的顶部通过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左侧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贯穿通孔与安装座的右侧滚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表面位于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套有传动辊筒,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销轴,且销轴的表面套有限位辊筒,所述上料架本体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立柱,且立柱的内侧与安装座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强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轨与安装座连接处粘贴有耐磨垫片。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为凹字型,且传动辊筒设置在安装座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左侧顶部设有坡面,且坡面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金属垫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座的连接处设有滚动轴承。

优选的,所述销轴的表面顶端固定套有限位卡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上料架缓冲座,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当棒料从上料架本体的一端滚动到安装座右端的时候,棒料因为惯性而对安装座3产生的冲击力使安装座在上料架本体上的滑轨表面向左移动,通过立柱与安装座之间的强力弹簧在安装座向左移动的时候缓解棒料的冲击力,在抵消掉冲击力之后在强力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安装座恢复到原来的在滑轨上的位置,保证棒料传送的稳定性,限位辊筒可以保证棒料在滚下的同时不会冲出安装座,在利用外置的电机和传动链使连接杆左侧的齿轮转动,进而实现传动辊筒带动棒料自动上料,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架本体、2滑轨、3安装座、31滑槽、32通孔、33销轴、4传动辊筒、5连接杆、6齿轮、7限位辊筒、8立柱、9强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上料架缓冲座,包括上料架本体1、安装座3和连接杆5,所述上料架本体1的顶部设有滑轨2,所述安装座3的底部设有与滑轨2相对应的滑槽31,且安装座3设置在滑轨2的顶部通过滑槽31与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滑轨2与安装座3连接处粘贴有耐磨垫片,所述安装座3的左侧设有通孔32,所述连接杆5的右端贯穿通孔32与安装座3的右侧滚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安装座3的连接处设有滚动轴承,所述连接杆5的表面位于安装座3的内部固定套有传动辊筒4,所述连接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6,所述安装座3为凹字型,且传动辊筒4设置在安装座3的凹槽内,所述安装座3的左侧顶部设有坡面,且坡面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金属垫片,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销轴33,且销轴33的表面套有限位辊筒7,所述销轴33的表面顶端固定套有限位卡环,所述上料架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立柱8,且立柱8的内侧与安装座3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强力弹簧9。

该上料架缓冲座,工作时,当棒料从上料架本体1的一端滚动到安装座3右端的时候,棒料因为惯性而对安装座3产生的冲击力使安装座3在上料架本体1上的滑轨2表面向左移动,通过立柱8与安装座3之间的强力弹簧9在安装座3向左移动的时候缓解棒料的冲击力,在抵消掉冲击力之后在强力弹簧9的回弹力作用下安装座3恢复到原来的在滑轨2上的位置,保证棒料传送的稳定性,限位辊筒7可以保证棒料在滚下的同时不会冲出安装座3,在利用外置的电机和传动链使连接杆5左侧的齿轮6转动,进而实现传动辊筒4带动棒料自动上料,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减震效果好,延长使用寿命,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