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包装结构及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68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的包装结构及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包装结构及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各类液晶显示面板的出货量越来越大。在包装运输过程中,通常将显示面板以层叠形式进行打包。但是显示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会形成巨大的表面张力,对搬运和移动造成不便,影响包装运输效率。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显示面板之间放置隔板,以消除显示面板之间表面张力所造成的不变。但在包装运输过程中,频繁取放隔板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增加包装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包装结构及包装装置。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包装结构,所述包装结构包括:

静电防护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间隔层,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之上;

粘合层,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与所述间隔层之间,以使所述间隔层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一表面。

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层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二表面上设有贴附层,以使所述静电防护层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防护层包括拉取片,所述拉取片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的边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的彩膜基板,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彩膜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层上开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为圆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装置,所述包装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包装结构,所述箱体用于容置所述包装结构,所述包装结构包括:静电防护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间隔层,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之上;

粘合层,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与所述间隔层之间,以使所述间隔层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一表面。

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间隔层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积;所述静电防护层包括拉取片,所述拉取片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的边缘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通过所述粘合层使所述间隔层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更加高效地完成对显示面板的包装操作,有利于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包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截面结构示意图。该包装结构100包括静电防护层110、间隔层120以及粘合层130。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间隔层120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之上;所述粘合层130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与所述间隔层120之间,以使所述间隔层120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例如,在所述包装结构100使用时,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

具体实施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可以是PE(聚乙烯)静电膜或PVC(聚氯乙烯)静电膜等。所述间隔层120可以是塑料板状件或者是泡沫板状件,又或者是具有柔软性的缓冲件。所述粘合层130可以是均匀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与所述间隔层120之间,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与所述间隔层120之间的预设位置,所述预设位置可以是所述间隔层120的边缘或者所述间隔层120的四个边角。所述粘合层130可以是环氧树脂、聚氨酯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粘合剂,也可以是聚碳酸酯或聚氯乙烯热塑性树脂粘合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粘合层130使所述间隔层120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例如,在所述包装结构100使用时,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无需频繁地对间隔层120进行取放操作,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层120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面积。具体地,若所述间隔层120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面积,可有效增强对显示面板200边缘部分的保护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防护层110包括拉取片112,所述拉取片112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边缘上。具体地,所述通过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边缘上的拉取片112,可实现快速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分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上设有贴附层,以使所述静电防护层110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具体地,所述贴附层111可以是PE(聚乙烯)塑料自粘层,该PE(聚乙烯)塑料自粘层可以由PE(聚乙烯)塑料薄膜混合自粘粒子制作而成,具有自粘性,无脱胶。通过贴附层111可使所述静电防护层110快速地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同时不会出现脱胶、异物残留等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层120上开设有定位孔140;所述定位孔14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定位孔140的形状为圆形。具体地,通过在间隔层120设置所述定位孔140有助于操作人员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快速确定操作位置。例如,在包装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吸附工具对显示面板200进行放置或者提取操作,通过所述定位孔140则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操作位置,有利于提高操作安全以及操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200可包括阵列基板210、与所述阵列基板210相对的彩膜基板220,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210与所述彩膜基板220之间的液晶层等等。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但不仅限于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场发射显示面板(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Plasma Display Panel)、曲面型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TN面板(Twisted Nematic+Film)、VA类面板(Vertical Alignment)、IPS面板(In Plane Switching)、COA(ColorFilter onArray)面板等。

具体请参照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阵列基板210,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阵列基板210上。例如,在所述包装结构100使用时,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阵列基板210上。同时,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210相对的彩膜基板220,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彩膜基板220上。例如,在所述包装结构100使用时,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彩膜基板220上。对应地,所述设置于阵列基板210或者彩膜基板220上的静电防护层110相应设置有间隔层120以及粘合层130,以使所述间隔层120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一表面上,进而保护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两个侧面。

请参照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包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包装装置300包括箱体310以及包装结构100,所述箱体用于容置所述包装结构100。所述包装装置300的开口可以位于箱体310的上方或者其他任意一个侧面。

其中,具体请参照图1至2,该包装结构100包括静电防护层110、间隔层120以及粘合层130。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间隔层120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之上;所述粘合层130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与所述间隔层120之间,以使所述间隔层120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例如,在所述包装结构100时,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其中,所述间隔层120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面积。所述静电防护层110包括拉取片112,所述拉取片112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边缘上。具体地,若所述间隔层120的面积大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面积,可有效增强对显示面板200边缘部分的保护效果。所述通过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边缘上的拉取片112,可实现快速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分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可以是PE(聚乙烯)静电膜或PVC(聚氯乙烯)静电膜等。所述间隔层120可以是塑料板状件或者是泡沫板状件,又或者是具有柔软性的缓冲件。所述粘合层130可以是均匀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与所述间隔层120之间,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与所述间隔层120之间的预设位置,所述预设位置可以是所述间隔层120的边缘或者所述间隔层120的四个边角。所述粘合层130可以是环氧树脂、聚氨酯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粘合剂,也可以是聚碳酸酯或聚氯乙烯热塑性树脂粘合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粘合层130使所述间隔层120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例如,在所述包装装置300使用时,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无需频繁地对间隔层120进行取放操作,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上设有贴附层,以使所述静电防护层110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200。具体地,所述贴附层111可以是PE(聚乙烯)塑料自粘层,该PE(聚乙烯)塑料自粘层可以由PE(聚乙烯)塑料薄膜混合自粘粒子制作而成,具有自粘性,无脱胶。通过贴附层111可使所述静电防护层110快速地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200上,同时不会出现脱胶、异物残留等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层120上开设有定位孔140;所述定位孔14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定位孔140的形状为圆形。具体地,通过在间隔层120设置所述定位孔140有助于操作人员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快速确定操作位置。例如,在包装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吸附工具对显示面板200进行放置或者提取操作,通过所述定位孔140则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操作位置,有利于提高操作安全以及操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200可包括阵列基板210、与所述阵列基板210相对的彩膜基板220,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210与所述彩膜基板220之间的液晶层等等。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但不仅限于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场发射显示面板(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Plasma Display Panel)、曲面型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TN面板(Twisted Nematic+Film)、VA类面板(Vertical Alignment)、IPS面板(In Plane Switching)、COA(ColorFilter onArray)面板等。

具体请参照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阵列基板210,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阵列基板210上。例如,在所述包装结构100使用时,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阵列基板210上。同时,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210相对的彩膜基板220,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彩膜基板220上。例如,在所述包装结构100使用时,将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二表面贴附于所述彩膜基板220上。对应地,所述设置于阵列基板210或者彩膜基板220上的静电防护层110相应设置有间隔层120以及粘合层130,以使所述间隔层120固定连接于所述静电防护层110的第一表面上,进而保护所述显示面板200的两个侧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