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8363发布日期:2018-06-22 22:59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卷烟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



背景技术:

目前,卷烟厂出品的香烟,其包装盒主要分为硬盒和软盒两种,且以硬盒为主,常见香烟盒的作用仅限于包装香烟,且一般都只在上部设有一个翻盖开口,香烟只能从上方抽取,尤其是新开启的整盒烟,很不易人们取出;此外,传统的烟盒打开后,烟盒盖扣合不牢固,常常会意外弹开造成香烟外露,香烟的洁净度难免受到影响,不利于对香烟的保存。

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烟盒,其能够实现使用者单手开启盒盖,方便使用者从盒内取出香烟,并且能够克服烟盒盖意外弹开造成香烟外露,影响香烟洁净度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其能够实现单手开启烟盒,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且更有利于保障盒内香烟的洁净卫生。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包括:用于放置香烟的盒体,可相对盒体转动的翻盖,翻盖的转动折边与盒体的底边连接,翻盖包括盖主体以及与盖主体连接的盖底边,盒体正面上设有第一取烟口,盖主体上设有开启辅助口,开启辅助口用于外力接触盒体并推动盒体相对翻盖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开启辅助口到盖主体左右两侧的距离相等。

具体地,开启辅助口的形状为圆形。

具体地,开启辅助口的形状为椭圆形,椭圆长轴所在的直线与盒体高度边平行。

当然也可以是,开启辅助口的形状为矩形、椭圆形,或者是与人体手指端部形状相吻合的非规则的任意图形。

更加具体地,开启辅助口的边界轮廓线上任意一点到翻盖顶边、底边以及两侧边的距离均大于5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取烟口下端的第一切口轮廓线为向烟盒顶面凸起的弧线。

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取烟口下端的第一切口轮廓线为向烟盒顶面凸起的弯折线。

当然还可以是,第一取烟口下端的第一切口轮廓线为直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盒体顶面还设有第二取烟口,第二取烟口与第一取烟口连通。

具体地,第二取烟口为弓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盒体的左侧面、右侧面各设有第三取烟口,所述第三取烟口与所述第一取烟口、第二取烟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盒体中底面与背面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片。

具体地,连接片到盒体左右两侧的距离相等。

更加具体地,连接片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盒体内还设有用于放置名片的夹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翻盖内侧设有点烟器存放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第一取烟口设于所述盒体正面上,第一取烟口的面积可根据使用情况适当增大或缩小,使用者可以在减少触碰到过滤嘴的情况下从盒体正面将香烟拿出,保持香烟过滤嘴的干净卫生,翻盖需要开启时,人们可利用手指通过开启辅助口并推开盒体,使得盒体相对翻盖转动,单手即可打开烟盒,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同时,翻盖和盒体的双重设计对盒内香烟可进行双重保护,提高了烟盒对香烟的保润、保湿、保香的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烟盒可进行一纸成形设计制造,在批量生产时更为方便快捷,翻盖和盒体的双重设置也方便了烟盒在包装过程中进行优化设计,可对内外两层进行双重设计,例如在盒体或翻盖上增加纸张纹理、搭配组合的色彩、特色文字及图案等设计元素,提高烟盒的层次感、时尚设计感,有利于推动高端烟包装领域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盒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盒从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盒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盒的盖主体与翻盖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包括:用于放置香烟的盒体1,可相对盒体转动的翻盖2,翻盖的转动折边3与盒体1的底边连接,翻盖2包括盖主体21以及与盖主体连接的盖侧边22,盒体1的正面上设有第一取烟口,盖主体21上设有开启辅助口23,开启辅助口23用于外力接触盒体1并推动盒体1相对翻盖2转动。

现有技术中的烟盒一般都只在上部设有一个翻盖开口,翻盖容易在一些外力碰撞下意外弹开,导致盒内香烟外露甚至散落出来,非常不利于对盒内香烟的保存,影响盒内香烟的卫生、洁净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纸成型的烟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第一取烟口设于所述盒体1正面上,第一取烟口的面积可根据使用情况适当增大或缩小,使用者可以在减少触碰到过滤嘴的情况下从盒体正面将香烟拿出,保持香烟的干净卫生,翻盖2需要开启时,人们可利用手指通过开启辅助口23并推开盒体1,使得盒体1相对翻盖2转动,单手即可打开烟盒,为使用者来了极大的便捷;同时,翻盖和盒体的双重设计对盒内香烟可进行双重保护,提高了烟盒对香烟的保润、保湿、保香的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烟盒可进行一纸成形设计制造,在批量生产时更为方便快捷,翻盖和盒体的双重设置也方便了烟盒在包装过程中的优化设计,可对内外两层进行双重设计,例如在盒体或翻盖上增加纸张纹理、搭配组合的色彩、特色文字及图案等设计元素,提高烟盒的层次感、时尚设计感,有利于推动高端烟包装领域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到的“盒体的正面”是指,当翻盖处于关闭状态下,组成盒体的各个面中与盖主体相对,且靠近盖主体的一个面;“盒体的背面”是指,组成盒体的各个面中与盖主体相对,且远离盖主体的一个面;“盒体的顶面”是指盒体中与香烟过滤嘴相对,且靠近香烟过滤嘴一侧的面;“盒体的底面”是指盒体中与香烟过滤嘴相对,且远离香烟过滤嘴一侧的面;“盒体的侧面”是指在盒体中,同时与盒体顶面、盒体底面、盒体前面、盒体背面连接的面,其中,当使用者面对盒体正面时,靠近其左手边的侧面为左侧面,靠近其右手边的侧面为右侧面。

具体地,开启辅助口23的形状为圆形。

具体地,开启辅助口23的形状为椭圆形,椭圆长轴所在的直线与盒体1的侧面平行。

当然也可以是,开启辅助口23的形状为矩形、椭圆形,或者是与人体手指端部形状相吻合的非规则图形。

更加具体地,开启辅助口23的边界轮廓线上任意一点到翻盖2顶边、底边以及两侧边的距离均大于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取烟口下端的第一切口轮廓线11为向烟盒顶面凸起的弧线。

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取烟口下端的第一切口轮廓线11为向烟盒顶面凸起的弯折线。

当然还可以是,第一取烟口下端的第一切口轮廓线11为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1顶面还设有第二取烟口,第二取烟口与第一取烟口连通。

具体地,第二取烟口靠近盒体背面的第二切口轮廓线12为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1的左侧面、右侧面各设有第三取烟口,第三取烟口与所述第一取烟口、第二取烟口连通。

具体地,第三取烟口靠近盒体背面的第三切口轮廓线13为向盒体背面凸出的弧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第一取烟口和第二取烟口连通”以及“第三取烟口与第一取烟口、第二取烟口连通”,其中,“连通”在本申请中的解释为:两个或三个取烟口之间接触或交叠而形成一个大的开口,在这个大的开口中,大开口的边界轮廓线由两个或三个区域分口的边界轮廓线相连接而成,原各个区域分口各自的边界轮廓成为大开口的边界轮廓线中的一部分。

具体地,第三取烟口可为扇形、矩形、半圆形、弓形、菱形,第三取烟口此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盒体1中底面与背面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片。

具体地,连接片到盒体1左右两侧的距离相等连接片。

更加具体地,连接片的形状为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烟盒可单手开启、更加方便人们开启、闭合时盖子不容易脱落,且可实现一纸成型的设计,在批量生产时更为方便,可作为高端烟包装、烟盒在包装设计时可在内外进行设计,如在纸张纹理、颜色方面进行设计,或添加文字、图案等内容,更有层次感、设计感,双层设计对烟支起到了双重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纸成型的烟盒,其可由一整体硬纸板经过剪切、粘合等工序一体成型,如图5所示,可在制作中可将翻盖2靠近转动折边的第一区域4中的材料剪切下来,粘合到盒体1中的底面与背面的连接位置第二区域3处。

由于烟盒经过剪切、粘合等工序一体成型,盒体1中的底面与背面的连接位置处具有缝隙,在整条缝隙中贴有适当长度的密封条可对盒体内的香烟起到保润、保湿、保香的作用,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烟盒在打开一定时间后,其内的香烟变得干燥,口感变差的弊端,极大程度上能够保障盒内香烟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1内还设有用于放置名片的夹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1内翻盖2内侧设有点烟器存放位。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