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838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



背景技术:

螺旋加料设备是集粉体物料温流输送、称重计量和定量控制为一体的设备,适用于各种工业生产环境的粉体物料连续计量和配料,具有运行可靠、控制精度高,已经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

螺旋加料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将计量的垂直螺旋和料杯设计的很长,螺旋长度过长后容易出现螺旋变形,导致计量不准确,同时螺旋校准困难,同心度无法保障,并且螺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刮擦料杯导致料杯及螺旋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旋及料杯过长所带来的问题,有效避免螺旋刮擦料杯壁,防止螺旋变形,方便螺旋校准,同心度高,提高了计量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包括底部开口的料箱、固定于所述料箱底部开口的主料杯和轴线位于所述主料杯轴线的主螺旋,优选地,所述主料杯底部设置有辅料杯,所述辅料杯与所述主料杯可拆卸固定,所述主料杯与所述辅料杯内径相同;所述辅料杯内设置有辅螺旋,所述辅螺旋的轴线与所述辅料杯轴线重合;所述辅螺旋的顶部与所述主螺旋的底部可拆卸固定;所述辅螺旋与所述主螺旋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主料杯和/或所述辅料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限位的中心套座;所述中心套座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料杯与所述辅料杯的结合部;所述主螺旋的底部固定设置于所述中心套座的中心;所述辅螺旋的顶部固定设置于所述中心套座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优选地,所述中心套座的中心位置可旋转固定有一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顶部向上凸起,所述定位轴的底部向上凹陷;所述主螺旋的底部向上凹陷;所述辅螺旋的顶部向上凸起;

其中,所述定位轴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主螺旋的底部,所述辅螺旋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定位轴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优选地,所述辅料杯底部覆盖有网罩;所述辅螺旋的底部可旋转固定于所述网罩中心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旋及料杯过长所带来的问题,有效避免螺旋刮擦料杯壁,防止螺旋变形,方便螺旋校准,同心度高,提高了计量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包括底部开口的料箱1、固定于料箱底部开口的主料杯2和轴线位于主料杯2轴线的主螺旋3,主料杯2底部设置有辅料杯4,辅料杯4与主料杯2可拆卸固定,主料杯2与辅料杯4内径相同;辅料杯4内设置有辅螺旋41,辅螺旋41的轴线与辅料杯4轴线重合;辅螺旋41的顶部与主螺旋3的底部可拆卸固定;辅螺旋41与主螺旋3的连接部固定于主料杯2和辅料杯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还包括用于限位的中心套座5;中心套座5固定设置于主料杯2与辅料杯4的结合部;主螺旋3的底部固定设置于中心套座5的中心;辅螺旋41的顶部固定设置于中心套座5的中心;

中心套座5的中心位置可旋转固定有一定位轴51;定位轴51的顶部向上凸起,定位轴51的底部向上凹陷;主螺旋3的底部向上凹陷;辅螺旋41的顶部向上凸起;

其中,定位轴51的顶部套设于主螺旋3的底部凹陷,辅螺旋41的顶部固套设于定位轴51的底部凹陷;

辅料杯4底部覆盖有网罩42;辅螺旋41的底部可旋转固定于网罩42中心位置。

通过将螺旋加料设备中的长螺旋设置为两个短螺旋(主螺旋3和辅螺旋41),解决了长螺旋容易变形的问题;并且通过中心套座5的设置将主螺旋3及辅螺旋41分段固定,解决了长螺旋容易刮擦料杯壁的问题;通过设置定位轴51,方便主螺旋3及辅螺旋41的定位校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加料设备的料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旋及料杯过长所带来的问题,有效避免螺旋刮擦料杯壁,防止螺旋变形,方便螺旋校准,同心度高,提高了计量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