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6995发布日期:2018-08-10 22:56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安装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在空间狭窄无法使用机器起吊的场合,进行型材、管道、梁柱的人工倒运。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尤其是核电站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遇到施工环境复杂,运输通道受限的情况,无法使用机器进行起吊而只能人工作业时,往往采用徒手进行型材的倒运,徒手倒运的方式,由于搬运空间狭小,型材较重,既耗费了大量人力,也可能发生人员绊倒或型材摔落砸伤人员的安全事故,同时,徒手倒运过程中多次的起放型材,容易磨损型材表面的镀锌层,影响型材的后期安装。综上,徒手搬运的方式危险性高,效率低。

因此,为了保证在无法进行机器起吊的场合安全、高效地进行型材、管道、梁柱的人工倒运,本领域需要一种灵活方便、稳定可靠的吊具,用于在人工倒运时取代徒手倒运型材的传统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灵活方便、稳定可靠的吊具,用于在人工倒运时,取代传统的徒手倒运型材的方式。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吊具,用于进行型材、管道、梁柱的人工倒运;

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起吊结构与承重结构;其中,

所述起吊结构包含两个起吊臂,所述起吊臂包括位于下部的抓取部、位于上部的连接部,所述两个起吊臂在所述抓取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位置相交,并在相交处由枢轴连接,所述两个起吊臂能绕所述枢轴转动并因而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所述两个起吊臂之间的抓取部在所述打开状态适合于抓取工件,在所述闭合状态适合于钳持住该工件;

所述承重结构包含承重段、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承重段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起吊臂的所述连接部相接连的挠性件,所述挠性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交于第一点。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结构还包括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可拆卸地与所述两个起吊臂连接,以限制所述两个起吊臂之间相对位移。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含限位孔与限位件,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两个起吊臂的抓取部的每一个,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地插入所述限位孔,用于限制所述两个起吊臂之间位移。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还包含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挠性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交于第二点,所述第二点相对于所述第一点距离所述起吊臂更远。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挠性件还具有超出所述第二点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可拆卸连接结构。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结构。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与所述挠性件经过刚性连接处理的螺栓。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两个起吊臂的所述抓取部围成的形状为方形、环形或其它能够适应各种型号型材的形状。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部与型材接触侧还设置有橡胶垫片。

所述的吊具,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枢轴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在于,所述吊具的抓取部,能够根据倒运型材的不同型号选择不同的形状;限位件、限位孔的设置,保证了吊运过程中不会发生起吊臂的位移松脱,限位件可拆卸,操作灵活;第一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承重受力集中在一点,防止打滑,并且,承重越大,起吊臂对于倒运件的抓取力越大;第二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承重段的长度可调,使得吊具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工人作业,综上,本实用新型吊具兼顾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具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侧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吊具另一实施例的抓取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吊具,包括起吊结构与承重结构。起吊结构包括两个起吊臂1,起吊臂1包括位于下部的抓取部11、位于上部的连接部12,两个起吊臂1在抓取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位置相交,且在相交处设置有螺栓2,用于起吊臂1之间的枢轴连接。两个起吊臂1能绕螺栓2转动并因而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两个起吊臂1之间的抓取部11在所述打开状态适合于抓取工件,在所述闭合状态适合于钳持住该工件。抓取部11围成的形状可以为能够适应各种型号型材的形状任意一种形状,本实施例为方形。

如图1所示,起吊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孔、限位件。限位孔(未图示)设置于抓取部11,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限位杆3,限位杆3从一抓取部的限位孔穿过到达另一抓取部的限位孔,并且,限位杆3位于另一抓取部的一端,设有定位孔,U型保险销4插入定位孔中,限制了限位杆3的位移,从而保证了在吊运过程中起吊臂不发生松脱现象。同时,限位杆与起吊臂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使吊具的组装简单,操作灵活。

承重结构包含承重段,承重段包括分别与两个起吊臂1的连接部12相接连的挠性件,本实施例中挠性件为链条5。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两股链条5,在第一连接结构相交于第一点,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为与链条5经过焊接连接处理的螺栓6,经过刚性连接处理的螺栓6,使得链条5的受力集中在一点,在倒运过程中链条不会打滑,并且由于杠杆原理,倒运的型材越重,链条5所受的力越大,起吊臂1对型材的夹紧力越大,避免在倒运过程中螺栓5发生松脱,使吊具在倒运过程中安全、可靠。同时,抓取部11与型材接触侧还设置有橡胶垫片(未图示),与倒运的型材直接接触,降低了倒运过程中对型材的镀锌层的磨损。

如图1、图3所示,在集中受力点的螺栓6的上方,设置可拆卸的第二连接结构,将两股链条5相交于第二点,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包含螺栓7,设置螺栓7的目的是通过调整螺栓7的位置,来调节链条5超出第二点的长度,使得型材在倒运过程中的高度可以随时调节,这样既能适应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又能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实现型材的倒运高度调节。

倒运过程中,首先,在型材两侧选择位置,使用两个吊具,分别在型材两侧的所选位置,使抓取部11打开处于打开状态,抓住型材,之后闭合,钳持住型材。之后将限位杆3插入抓取部11两侧的限位孔,将U型销插进限位杆中,防止起吊臂1在倒运过程中的松脱。根据现场工况及工人的身高设置螺栓7的位置,得到最佳的起吊高度。之后,利用钢管进行人工起吊。到达目的地后,结束倒运,依次拆卸U型销,限位杆,取下起吊臂,即完成倒运过程。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抓取部13为环状,用于进行管道的倒运。抓取部13设置有限位孔131,两个U型插销4分别穿过抓取部上的限位孔131,对倒运过程中起吊臂进行限位,从而保证了在吊运过程中起吊臂不发生松脱现象,同时,U型插销与抓取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同样使吊具的组装简单,操作灵活。

综上,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徒手倒运型材、管道、梁柱的方式危险性高,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吊具,其不仅达到了节省人力、提高人工倒运安全可靠性的效果,而且可适应不同种类材搬运要求、适应不同身高工人的搬运作业;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吊具组成部件如螺栓、链条等,一般均可在工地现场就地取材,就地组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吊具还具有组装简单,操作灵活方便的优点,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