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支撑装置及加装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8049发布日期:2018-09-29 03:4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支撑装置及加装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进一步地,加装电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或者酒楼的电梯,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然而,现有的加装电梯的支撑装置仍然存在结构强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整体结构强度更高的电梯支撑装置及加装电梯。

一种电梯支撑装置,包括:

主轨安装机构,所述主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主轨、安装组件、结构加强板及弹性压持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体、限位框体、延伸板体及弯折板体,所述安装板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主轨上,所述限位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体相固定,所述延伸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框体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弯折板体与所述延伸板体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弯折板体与所述结构加强板相固定,所述结构加强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弯折板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齐,所述弹性压持组件包括固定板体及弹性压持板体,所述固定板体设置于所述限位框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压持板体的中部位置处与所述固定板体连接,所述弹性压持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折结构;及

侧轨安装机构,所述侧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侧轨、固定横板、支撑延伸架及贴附安装板体,所述固定横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侧轨上,所述支撑延伸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横板连接,所述支撑延伸架的第二端与所述贴附安装板体相固定,所述贴附安装板体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轨安装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侧轨,两个所述支撑测轨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体与所述弯折板体垂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板体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持板体包括中间过渡板体及两个翘起板体,所述中间过渡板体的中部位置处与所述固定板体连接,所述中间过渡板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翘起板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过渡板体与所述翘起板体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度数为100度~16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强板与所述延伸板体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强板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强板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弯折板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各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相对齐。

一种加装电梯,包括任一所述电梯支撑装置,还包括电梯配重装置、电梯牵引装置及电梯轿厢,所述电梯配重装置与所述电梯支撑装置连接。

上述电梯支撑装置通过设置主轨安装机构及侧轨安装机构,主轨安装机构对加装电梯起固定安装作用,侧轨安装机构进一步固定加装电梯,使得加装电梯的结构强度更高,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加装电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加装电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电梯支撑装置,包括:主轨安装机构及侧轨安装机构,所述主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主轨、安装组件、结构加强板及弹性压持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体、限位框体、延伸板体及弯折板体,所述安装板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主轨上,所述限位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体相固定,所述延伸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框体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弯折板体与所述延伸板体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弯折板体与所述结构加强板相固定,所述结构加强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弯折板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齐,所述弹性压持组件包括固定板体及弹性压持板体,所述固定板体设置于所述限位框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压持板体的中部位置处与所述固定板体连接,所述弹性压持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侧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侧轨、固定横板、支撑延伸架及贴附安装板体,所述固定横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侧轨上,所述支撑延伸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横板连接,所述支撑延伸架的第二端与所述贴附安装板体相固定,所述贴附安装板体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如此,上述电梯支撑装置通过设置主轨安装机构及侧轨安装机构,主轨安装机构对加装电梯起固定安装作用,侧轨安装机构进一步固定加装电梯,使得加装电梯的结构强度更高,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又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加装电梯,包括电梯支撑装置、电梯配重装置、电梯牵引装置、电梯轿厢及紧急制动装置,所述电梯支撑装置包括主轨安装机构及侧轨安装机构,所述主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主轨、安装组件、结构加强板及弹性压持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体、限位框体、延伸板体及弯折板体,所述安装板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主轨上,所述限位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体相固定,所述延伸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框体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弯折板体与所述延伸板体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弯折板体与所述结构加强板相固定,所述结构加强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弯折板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齐,所述弹性压持组件包括固定板体及弹性压持板体,所述固定板体设置于所述限位框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压持板体的中部位置处与所述固定板体连接,所述弹性压持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侧轨安装机构包括支撑侧轨、固定横板、支撑延伸架及贴附安装板体,所述固定横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侧轨上,所述支撑延伸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横板连接,所述支撑延伸架的第二端与所述贴附安装板体相固定,所述贴附安装板体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电梯配重装置包括滑轮、支撑托架及多个配重件,所述滑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侧轨上,所述支撑托架包括支撑托座、安装框体、滑动横梁及顶持组件,所述安装框体与所述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托座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底部,且所述支撑托座的端部与所述支撑侧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横梁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顶部,且所述滑动横梁与所述支撑侧轨滑动连接,所述配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内,所述顶持组件包括安装座体及压持螺杆,所述安装座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压持螺杆与所述安装座体螺接,所述压持螺杆的端部用于压持所述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包括多个配重块体,各所述配重块体层叠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内;所述电梯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钢绳、牵引安装机架、电机及缠绕轴,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牵引安装机架上,所述牵引钢绳缠绕在所述缠绕轴上,并且所述牵引钢绳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框体相固定;所述牵引钢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梯轿厢相固定;所述紧急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主动转轴、从动转轴、制动把手、斜拉横杆、止挡板体、支撑弹簧及制动卡绳转片,所述第一安装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主动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从动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制动把手与所述主动转轴相固定,所述制动卡绳转片与所述从动转轴相固定,所述斜拉横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斜拉横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弹簧套置于所述斜拉横杆上,所述支撑弹簧的端部与所述止挡板体抵持。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加装电梯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加装电梯的构思。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一种加装电梯10包括:电梯支撑装置100、电梯配重装置200、电梯牵引装置300、电梯轿厢400及紧急制动装置500,电梯支撑装置100用于安装固定电梯配重装置200、电梯牵引装置300、电梯轿厢400及紧急制动装置500,使得加装电梯10中的电梯配重装置200、电梯牵引装置300、电梯轿厢400及紧急制动装置500的结构强度更加牢固;电梯牵引装置300用于牵引电梯配重装置200及电梯轿厢400;紧急制动装置500用于在加装电梯10发生突发状况时进行紧急制动,即,当电梯在上升或者下降时,突然停滞在某一楼层或者停滞在楼层与楼层之间,维修人员则可以通过紧急制动装置500来及时进行解救被困电梯内的被困人员。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电梯支撑装置100包括主轨安装机构110及侧轨安装机构120,主轨安装机构110对加装电梯10起固定安装作用;侧轨安装机构120进一步固定加装电梯10,使得加装电梯10的结构强度更高,结构更加稳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主轨安装机构110包括支撑主轨111、安装组件112、结构加强板113及弹性压持组件114,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体、限位框体、延伸板体及弯折板体,所述安装板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主轨上,所述安装板体用于安装所述主轨安装机构,使得所述加装电梯的结构稳定性更好;所述限位框体对所述主轨安装机构起限位作用;所述延伸板体及所述弯折板体对所述加装电梯其进一步的加固作用,使得所述电梯支撑装置及所述加装电梯的结构稳定性更好;所述限位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体相固定,所述延伸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框体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弯折板体与所述延伸板体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弯折板体与所述结构加强板相固定,所述结构加强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弯折板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齐;所述弹性压持组件包括固定板体及弹性压持板体,所述固定板体设置于所述限位框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板体对所述弹性压持组件起固定作用,所述弹性压持板体的中部位置处与所述固定板体连接,所述弹性压持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能够使所述弹性压持板体把所述弹性压持组件安装的更加牢固,进而使得所述电梯支撑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更好,结构强度更高。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侧轨安装机构120包括支撑侧轨121、固定横板122、支撑延伸架123及贴附安装板体124,所述固定横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侧轨上,所述固定横板对所述侧轨安装机构起固定作用;所述支撑延伸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横板连接,所述支撑延伸架的第二端与所述贴附安装板体相固定,所述支撑延伸架进一步加固所述侧轨安装机构,使得所述侧轨安装机构的结构稳定性更好;所述贴附安装板体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贴附安装板体,从而使得所述侧轨安装机构安装的更加牢固,进而使得所述加装电梯的结构强度更高。

上述电梯支撑装置100通过设置主轨安装机构110及侧轨安装机构120,主轨安装机构110对加装电梯10起固定安装作用,侧轨安装机构120进一步固定加装电梯10,使得加装电梯10的结构强度更高,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轨安装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侧轨,两个所述支撑测轨平行设置,这样,所述侧轨安装机构能够更加牢固的安装所述加装电梯;又如,所述延伸板体与所述弯折板体垂直连接,所述延伸板体与所述弯折板体的垂直结构使得所述安装组件的结构更加牢固;又如,所述弯折板体具有长方体结构,这样,所述弯折板体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又如,所述弹性压持板体包括中间过渡板体及两个翘起板体,所述中间过渡板体的中部位置处与所述固定板体连接,所述中间过渡板体使得所述弹性压持板体能够更好的安装所述加装电梯,所述中间过渡板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翘起板体连接;又如,所述中间过渡板体与所述翘起板体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度数为100度~165度;又如,所述结构加强板与所述延伸板体相垂直,所述结构加强板与所述延伸板体的垂直设置使得所述加装电梯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又如,所述结构加强板具有长方体结构,这样,所述结构加强板的结构稳定性更强;又如,所述结构加强板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弯折板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各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相对齐,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对其设置能够更好的安装加装电梯,使得加装电梯的结构稳定性更强。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电梯配重装置200包括滑轮210、支撑托架220及多个配重件230,所述滑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侧轨上,所述滑轮便于所述电梯配重装置的上下运动;

所述支撑托架220包括支撑托座221、安装框体222、滑动横梁及顶持组件223,所述安装框体与所述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便于所述电梯配重装置上下运动;所述支撑托座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底部,且所述支撑托座的端部与所述支撑侧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托座用于支撑和托起所述配重件;所述滑动横梁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顶部,且所述滑动横梁与所述支撑侧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横梁用于压持所述配重件,使得所述配重件的结构更加牢固;所述配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内,所述配重件用于配重,使得所述电梯配重装置能够在上下运动时的重量能够满足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总体重量;所述顶持组件包括安装座体及压持螺杆,所述安装座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安装座体用于安装所述配重件;所述压持螺杆与所述安装座体螺接,所述压持螺杆的端部用于压持所述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包括多个配重块体,各所述配重块体层叠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内;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块体具有长方体结构,这样,所述配重块的结稳定性更好;又如,所述支撑托座包括托座本体及结构加强筋,所述托座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体的底部,且所述托座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电梯支撑装置滑动连接,所述托座本体用于支撑所述配重块,所述结构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托座本体上,所述结构加强筋使得所述托座本体的结构强度更高;又如,所述滑动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及两个包边架,两个所述包边架分别与所述横梁本体的两端相固定,所述包边架用于使所述横梁本体的结构更加稳固;所述横梁本体与所述电梯支撑装置滑动连接;又如,所述包边架包括角铁件及限位件,所述角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横梁本体相固定,所述角铁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相固定,所述角铁件能够使得所述包边架的结构稳定性更高,所述限位件对所述包边架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所述包边架的整体稳定性更好;又如,所述角铁件具有“l”字形的横截面,这样,所述角铁件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又如,所述限位件具有“t”字形的横截面。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电梯牵引装置300包括牵引钢绳、牵引安装机架310、电机320及缠绕轴330,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牵引安装机架上,所述电机为所述加装电梯提供动力支持;所述牵引钢绳缠绕在所述缠绕轴上,并且所述牵引钢绳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框体相固定,所述牵引钢绳用于牵引所述电梯配重装置上下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牵引钢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梯轿厢400相固定,所述牵引钢绳用于牵引所述电梯轿厢上下运动,即,当所述电梯配重装置做向上运动时,则在牵引钢绳的作用下,所述电梯轿厢做向下运动,即,当所述电梯配重装置做向下运动时,则在牵引钢绳的作用下,所述电梯轿厢做向上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紧急制动装置500包括第一安装架510、第二安装架520、主动转轴530、从动转轴540、制动把手550、斜拉横杆560、止挡板体570、支撑弹簧580及制动卡绳转片590,所述第一安装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架及所述第二安装架用于安装所述紧急制动装置;所述主动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从动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即,当所述主动转轴在所述第一安装架运动时,所述从动转轴在所述主动转轴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二安装架做运动;所述制动把手与所述主动转轴相固定,即,当所述主动转轴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通过所述制动把手来控制所述主动转轴的运动状态,并影响所述从动转轴的运动状态;所述制动卡绳转片与所述从动转轴相固定,所述制动卡绳转片用于调节所述所述从动转轴的运动状态;所述斜拉横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斜拉横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斜拉横杆推动所述主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转轴转动;所述支撑弹簧套置于所述斜拉横杆上,所述支撑弹簧的端部与所述止挡板体抵持,所述支撑弹簧用于提供一个作用力,当所述支撑弹簧的端部接触到所述止挡板体时,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斜拉横杆做往复运动。

上述电梯支撑装置100通过设置电梯支撑装置100、电梯配重装置200、电梯牵引装置300及电梯轿厢400,电梯支撑装置100用于安装固定电梯配重装置200、电梯牵引装置300、电梯轿厢400及紧急制动装置500,使得加装电梯10中的电梯配重装置200、电梯牵引装置300、电梯轿厢400及紧急制动装置500的结构强度更加牢固;整体结构强度更高,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