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958发布日期:2018-09-14 23:35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货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是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活动,它是由供应地流向接受地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而物流机械包括运输机构及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连续输送机械、分拣机械、起重堆垛机械、集装单元化存储机械、流通加工机械、自动化全体仓库、物流机械。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自动上货装置在物流货物装卸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装卸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降低货物输送的效率,增加了装置的能耗,另外装置不能根据工人身高进行调节,不便于工人搬运货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卸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降低货物输送的效率,增加了装置的能耗,另外装置不能根据工人身高进行调节,不便于工人搬运货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货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输送带,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框架,且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的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有主动辊,所述第二框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导向辊和从动辊,且第二框架内部底部靠近导向辊的下方位置处固定有与导向辊相匹配的支撑辊,所述输送带绕设在主动辊、导向辊、从动辊和支撑辊上,所述主动辊的一端连接有换向齿轮箱,且换向齿轮箱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的一端底部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上连杆,且两个第二上连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下连杆,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一上连杆,且两个第一上连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下连杆,两个所述第二下连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杆,且两个第二下连杆与其相邻的第一下连杆之间连接有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旋钮,两个所述第二下连杆与第一下连杆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且两个第二下连杆与第一下连杆的底端均固定有减震底座,两个所述第一上连杆与第二上连杆内部的底端均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有卡球,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板、阻尼板和调节螺母。

优选的,所述卡球的截面直径小于卡槽的截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换向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换向齿轮组,且换向齿轮组分别安装在主动辊和电机内部转轴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第一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钮与伸缩连杆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连杆与第二下连杆均为中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开设有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减震底座,上货过程中,第二下连杆和第一下连杆底部的减震底座利用其内部的弹簧和阻尼板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保证了上货装置的稳定性能,实现上货装置稳定上货,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装置的能耗,使上货装置更加节能环保。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卡球、卡槽和拉伸弹簧,上货装置工作时,工人可根据自身的身高来调节装置的高度,即工人通过按动卡球,卡球在拉伸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进行收缩,此时工人将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分别收缩进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中,当装置高度满足工人身高时,工人将卡球对准相应的卡槽,拉伸弹簧失去挤压力,利用自身弹性将卡球弹出,使卡球与卡槽卡合,实现装置的固定,进而使装置更加便于工人操作,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上连杆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换向齿轮箱;2-电机;3-第一框架;4-导向辊;5-转轴;6-输送带;7-第二框架;8-从动辊;9-支撑辊;10-第一上连杆;11-卡球;12-卡槽;13-第一下连杆;14-减震底座;15-伸缩连杆;16-旋钮;17-第二下连杆;18-第二上连杆;19-固定座;20-主动辊;21-固定杆;22-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货装置,包括第一框架3和输送带6,第一框架3的一端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有第二框架7,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7通过转轴5可以转动,以便于调节上货装置的输送角度,且第一框架3相对于第二框架7的一端通过固定座19固定有主动辊20,第二框架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导向辊4和从动辊8,且第二框架7内部底部靠近导向辊4的下方位置处固定有与导向辊4相匹配的支撑辊9,输送带6绕设在主动辊20、导向辊4、从动辊8和支撑辊9上,主动辊20的一端连接有换向齿轮箱1,主动辊20转动可以带动输送带6在导向辊4、从动辊8和支撑辊9上转动,以达到输送货物的目的,且换向齿轮箱1的一侧连接有电机2,电机2采用GS0075A驱动电机,第一框架3相对于第二框架7的一端底部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上连杆18,且两个第二上连杆18的底端连接有第二下连杆17,第二框架7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一上连杆10,且两个第一上连杆10的底端连接有第一下连杆13,两个第二下连杆17之间连接有固定杆21,且两个第二下连杆17与其相邻的第一下连杆13之间连接有伸缩连杆15,伸缩连杆15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旋钮16,两个第二下连杆17与第一下连杆13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2,且两个第二下连杆17与第一下连杆13的底端均固定有减震底座14,两个第一上连杆10与第二上连杆18内部的底端均通过拉伸弹簧22连接有卡球11,工人按动卡球11,卡球11在拉伸弹簧22的弹性作用下收缩,以便于工人调节上货装置的高度,电机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当货物需水平输送时,工人先拧松旋钮16,并按动卡球11,卡球11在拉伸弹簧22的弹性作用下收缩,再向下拉动第一上连杆10,使第一框架3在转轴5的转动作用下与第二框架7发生向下转动并与第二框架7呈水平状态,同时伸缩连杆15进行伸缩,以配合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的转动,将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调节至水平位置时,工人将旋钮16拧紧,防止伸缩连杆15松动,再将卡球11对准卡槽12,拉伸弹簧22失去挤压将卡球11弹出,使卡球11与卡槽12卡合,实现将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固定,然后工人再通过外部电源打开装置电源,并将货物放置在输送带6上,装置工作将货物进行提升,以实现水平自动上货。

为了实现减震底座14能够吸收上货装置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减震底座1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板、阻尼板和调节螺母。

为了便于卡球11与卡槽12卡合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球11的截面直径小于卡槽12的截面直径。

为了实现电机2通过换向齿轮组驱动主动辊20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换向齿轮箱1的内部设置有换向齿轮组,且换向齿轮组分别安装在主动辊20和电机2内部转轴的一端。

为了使电机2能够稳定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机2与第一框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旋钮16的旋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旋钮16与伸缩连杆15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为了实现第一下连杆13和第二下连杆17分别与第一上连杆10和第二上连杆18配合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下连杆13与第二下连杆17均为中空长方体结构。

为了便于主动辊20的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座19的一端开设有开口。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人先将其接通外部电源,当货物需向高处输送时,工人先拧松旋钮16,并按动卡球11,卡球11在拉伸弹簧22的弹性作用下收缩,再向上拉动第一上连杆10,使第一框架3在转轴5的转动作用下与第二框架7发生转动向上倾斜并与第二框架7呈一定角度,同时伸缩连杆15进行伸缩,以配合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的转动,将第一框架3调节至所需位置时,工人将旋钮16拧紧,防止伸缩连杆15松动,再松开卡球11,通过卡球11与卡槽12卡合,实现将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7固定,调整完成后,工人再通过外部电源打开装置电源,此时装置开始工作,电机2工作转动并通过换向齿轮箱1内部的换向齿轮组将动力换向后驱动主动辊20转动,主动辊20转动带动输送带6在导向辊4、从动辊8和支撑辊9上转动,然后工人将货物放置在输送带6上,货物随输送带6的转动而被提升,进而实现自动上货,在上货过程中,第二下连杆17和第一下连杆13底部的减震底座14利用其内部的弹簧和阻尼板将电机2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保证了上货装置的稳定性能,实现上货装置稳定上货,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另外,工人可根据自身的身高来调节装置的高度,即工人通过按动卡球11,卡球11在拉伸弹簧22的弹性作用下进行收缩,此时工人将第一上连杆10和第二上连杆18分别收缩进第一下连杆13和第二下连杆17中,当装置高度满足工人身高时,工人将卡球11对准相应的卡槽12,拉伸弹簧22失去挤压力,利用自身弹性将卡球11弹出,使卡球11与卡槽12卡合,实现装置的固定,进而使装置更加便于工人操作,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