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底轴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6987发布日期:2018-11-30 19:1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螺旋输送机装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底轴固定座。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的输 送装置。螺旋输送机输送杆在输送过程中一直处于旋转状态,通常机头部位的输送杆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位于机尾的输送杆那一段端就通过轴承固定在机尾部(底部)。但常用轴承需要润滑油来支持稳定旋转,当螺旋输送机输送粉末状物料时,粉末容易进入轴承内部,不仅磨损轴承,还容易造成在输送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底轴固定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螺旋输送机底轴固定座,包括底板、上座体、石墨铜套、铜压台、聚四氟乙烯垫片、迷宫组件;

所述底板上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石墨铜套;所述石墨铜套上依次安装有铜压台、聚四氟乙烯垫片、迷宫组件;

所述底板左右两端各有一个通孔A;所述通孔A左右两端有凹孔;

所述上座体左右两端有有通孔B;所述通孔B左右两端有通孔C;所述通孔B位置与通孔A相照应;所述通孔C位置与凹孔相互配合;

所述迷宫组件包括下迷宫、上迷宫;所述下迷宫有三个迷宫齿;所述迷宫齿由内至外齿间距依次递增;所述上迷宫形状配合下迷宫;

所述底板、上座体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沉头螺钉安装在凹孔与通孔C组成的孔内。

优选的,所述沉头螺钉上部嵌入有橡胶塞。

优选的,所述底轴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栓输送机内;所述螺栓安装在通孔A与通孔B组成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作用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石墨铜套作为主要的旋转磨损部位;石墨铜套是在铜套内部嵌入石墨块,在旋转过程中石墨可充当润滑剂,能使内部的轴顺滑旋转,具有自润滑作用。

在石墨铜套上安装有铜压台,保证将石墨铜套稳固压入底座内。铜压台上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圈,耐磨、密封。聚四氟乙烯密封圈上有迷宫密封组件,可以通过旋转带来的气流在迷宫中阻挡外部灰尘进入石墨铜套内部。以上各部件通过上座体压入整个底轴固定座内。本实用新型应用场合为螺旋输送机,依次对密封效果并不是十分的严苛,因此下迷宫的齿间距递增及齿数量为3个即可满足密封要求。

铜压台、聚四氟乙烯密封圈、迷宫密封组件延长了输送杆与底轴固定套的接触长度,在达到防尘的效果的同时,还增加了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良好的防止粉尘进入底轴固定座内;使用石墨铜套的自润滑性能保证输送杆旋转顺畅,并提高旋转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上座体;3、石墨铜套;4、铜压台;5、聚四氟乙烯垫片;6、迷宫组件;7、凹槽;8、通孔A;9、凹孔;10、通孔B;11、通孔C;12、下迷宫;13、上迷宫;14、迷宫齿;15、沉头螺钉;16、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螺旋输送机底轴固定座包括底板1、上座体2、石墨铜套3、铜压台4、聚四氟乙烯垫片5、迷宫组件6。

底板1上有凹槽7,凹槽7内嵌入石墨铜套3。石墨铜套3上依次安装有铜压台4、聚四氟乙烯垫片5、迷宫组件6。

底板1左右两端各有一个通孔A8,通孔A8左右两端有凹孔9。

上座体2左右两端有有通孔B10,通孔B10左右两端有通孔C11。通孔B10位置与通孔A8相照应,通孔C11位置与凹孔9相互配合。

迷宫组件6包括下迷宫12、上迷宫13,下迷宫12有三个迷宫齿14,迷宫齿14由内至外齿间距依次递增。上迷宫13形状配合下迷宫12。

底板1、上座体2通过沉头螺钉15固定连接,沉头螺钉15安装在凹孔9与通孔C11组成的孔内。沉头螺钉15上部嵌入有橡胶塞16。

底轴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栓输送机内,螺栓安装在通孔A8与通孔B10组成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