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0844发布日期:2018-10-02 20:1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或颗粒是很多产品的储存形态,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远距离传输,粉末或颗粒物料流动性低于液体,所以通过管道传输,需要的设备功率很大,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不适合长距离传输,市场需要一种更可靠的传输装置,需要能够将粉末物料传输到更远的距离,传输更可靠,适应性更强,现有的传输设备中,主料箱内设置有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物料,吹料机构设置在主料箱的下端,用于将物料吹至更远距离,这一结构设置将输送机构设置在主料箱内部,在更换时存在不便,且维修难度加大,且进一步,物料的主料箱内下料时压力增加,容易挤压输送机构,导致输送机构产生磨损,寿命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且寿命加长的物料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包括主料箱、用于输送所述主料箱内物料的输送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连接且能够将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的物料吹至更远距离的吹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料箱的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管、螺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管端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输送管的中心轴线与物料的下料方向垂直,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内部,所述螺杆包括圆柱以及螺纹旋转设置在所述圆柱外表面的且能够输送物料的螺纹件,所述圆柱为中空设置,其内设有空腔,所述吹料机构与所述空腔连通。

其中,所述吹料机构包括风机以及与所述风机连接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风机将空气通过所述送风管注入到所述空腔内,空气通过所述空腔将所述螺杆输送出来的物料吹至更远距离。

其中,所述送风管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锥形设置,外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送风管连接,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空腔连接。

其中,所述送风管外设有能将消音的消声器。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轴承座对应设置,且所述电机和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电机承接板,所述电机承接板固定在所述电机上,且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与所述电机承接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皮带轮、皮带和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电机转轮,所述电机转轮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同步转动,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设有缺槽,所述皮带轮的内环设有与所述缺槽对应的凹槽,所述缺槽与所述凹槽之间的空间放置有键将两者连接,以使所述键将所述皮带轮与所述螺杆卡接,所述皮带连接所述电机转轮和所述皮带轮。

其中,所述皮带轮的侧边设有能够防止所述皮带轮移动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螺杆上。

其中,所述皮带轮的外部设有将其包覆在内的皮带罩。

其中,所述主料箱与所述输送机构之间还设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与所述输送管连通,物料能够自所述主料箱内进入至所述集料盒,并落入所述螺杆上。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管的端部且靠近所述吹料机构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装置,将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料箱的下方,方便维修,且更换结构方便,进一步减少输送机构与物料之间的摩擦,使得输送机构的寿命加长,螺杆的圆柱为中空设置,且吹料机构与空腔连通,当螺杆将物料输送出去至螺杆的一端,吹料机构将空气通过空腔吹至螺杆的端部,将放置在螺杆端部的堆积的物料吹至更远的距离,这一设置,节省了需要另外设置空腔的位置,节约空间,将吹料机构、空腔和螺杆巧妙结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装置的中的输送机构和驱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装置的螺杆与驱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送装置的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包括有:

1-主料箱;

2-输送机构、输送管20、螺杆21、圆柱210、螺纹件211、空腔212、驱动机构22、电机220、轴承座221、电机承接板222、皮带轮223、皮带224、电机转轮225、固定环23、皮带罩24;

3-吹料机构、风机30、送风管31、消声器32、连接管33;

4-集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料输送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物料输送装置包括主料箱1、用于输送所述主料箱1内物料的输送机构2、与所述输送机构2连接且能够将所述输送机构2输送出来的物料吹至更远距离的吹料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2设置在所述主料箱1的下方,方便维修,且更换结构方便,进一步减少输送机构2与物料之间的摩擦,使得输送机构2的寿命加长。

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管20、螺杆21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管20端部的驱动机构22,所述驱动机构22能够驱动所述螺杆21转动,所述输送管20的中心轴线与物料的下料方向垂直,所述螺杆21设置在所述输送管20内部,使得放置在所述输送管20内的所述螺杆21接收到所述主料箱1内落下的落料后,所述输送管20为水平放置,使得所述螺杆21能够平稳前进,所述螺杆21包括圆柱210以及螺纹旋转设置在所述圆柱210外表面的且能够输送物料的螺纹件211,落料位于所述螺纹件211上,且通过所述螺纹件211输送到所述螺杆21的端部,所述圆柱210为中空设置,其内设有空腔212,所述吹料机构3与所述空腔212连通,当所述螺杆21将物料输送出去至所述螺杆21的一端,所述吹料机构3将空气通过所述空腔212吹至所述螺杆21的端部,将放置在所述螺杆21端部的堆积的物料吹至更远的距离,这一设置,节省了需要另外设置所述空腔212的位置,节约空间,将所述吹料机构3、所述空腔212和所述螺杆21巧妙结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吹料机构3包括风机30以及与所述风机30连接的送风管31,所述送风管31与所述空腔212连通,所述风机30将空气通过所述送风管31注入到所述空腔212内,空气通过所述空腔212将所述螺杆21输送的物料吹至更远距离,所述送风管31外设有能消音的消声器32,能够将所述风机30在送风过程中出现的噪音进行消除,起到消音的作用,所述送风管3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空腔212连接的连接管33,所述连接管33呈锥形设置,外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送风管31连接,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空腔212连接,这一结构设计,使得空气经过外径较小的那一段压力变大,风速变快,使得吹至所述空腔212内的空气更加强劲,使得吹风的效率提高,所述风机30为正压风机。

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电机220,所述螺杆21的端部设有轴承座221,所述轴承座221内设有轴承与所述螺杆21连接,将所述轴承座221放置在所述螺杆21上,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也可为其他轴承,所述电机220与所述轴承座221对应设置,且所述电机220和所述轴承座221之间设有电机承接板222,所述电机承接板222固定在所述电机220上,且所述轴承座221通过螺栓与所述电机承接板222固定连接,先将所述电机承接板222固定在所述电机220上,实现第一步固定,其次,所述轴承座221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电机220螺纹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电机承接板222将所述电机220与所述轴承座221连接,将所述电机220固定在所述轴承座221侧边,所述驱动机构22设置在所述输送管20的端部且靠近所述吹料机构3的一侧。

所述驱动机构22还包括皮带轮223、皮带224和与所述电机220连接的电机转轮225,所述电机转轮225自所述电机220的侧边延伸,所述电机220转动时,所述电机220的转轴可带动所述电机转轮225同步转动,所述螺杆21的外表面设有缺槽,所述皮带轮223为圆环设置,其中,所述皮带轮223的内环设有与所述缺槽对应的凹槽,所述缺槽与所述凹槽之间的空间放置有键将两者连接,所述键放置在所述凹槽和所述缺槽之间的空间内,以使所述键将所述皮带轮223与所述螺杆21卡接,当所述皮带轮223转动时,由于所述键将所述皮带轮223与所述螺杆21卡接,使得所述皮带轮223带动所述螺杆21转动,所述皮带2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转轮225,另一端连接所述皮带轮223,当所述电机220转动时,所述电机220带动所述电机转轮225转动,通过皮带224带动所述皮带轮223转动,所述皮带轮223转动,由于所述键将所述皮带轮223与所述螺杆21卡接,使得所述皮带轮223带动所述螺杆21转动,所述螺杆21转动实现物料的输送。

所述皮带轮223的侧边设有能够防止所述皮带轮223相对所述螺杆21长度方向左右移动的固定环23,所述固定环23套设在所述螺杆21上,所述皮带轮223的外部设有将其包覆在内的皮带罩24,防止灰尘落入所述皮带轮223内部,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主料箱1与所述输送机构2之间还设有集料盒4,所述集料盒4与所述输送管20连通,物料能够自所述主料箱1内进入至所述集料盒4,并落入所述螺杆21上。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