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550发布日期:2018-12-07 22:27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固定装置,属于铁路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对作为铁路车辆的主要构件,其主要由轮轴、固接在轮轴两端的轮盘构成。在对轮对的运输、转运过程中,因运输过程中,颠簸和震动无法避免,但若对轮对的固定方式不当或固定不牢固,极易造成轮盘的磕碰损伤,影响轮对的使用,降低轮对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轮对固定装置均是根据特定车型分别设计,通用性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轮对固定装置固定不牢固,易造成轮对的磕碰损伤,以及通用性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固定装置,它包括连接板、轮轴支撑架、轮轴卡件、两个固定座主体、两个升降机构、四个轮盘支撑块、四个棘齿条、四个棘爪、四个连接杆、四个把手及若干弹簧,两个固定座主体相对固接在连接板的两侧,轮轴支撑架固接在连接板的上方,轮轴支撑架的顶部对应转动连接一个轮轴卡件,轮轴位于轮轴卡件与轮轴支撑架之间,每个固定座主体内均加工有一个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内各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两个轮盘支撑块、两个棘齿条、两个棘爪、两个连接杆及若干弹簧,其中升降机构位于第一凹槽底部的中间位置,轮盘搭设在升降机构的顶部,两个轮盘支撑块相对设置,且两个轮盘支撑块相对设置的一面均为斜面,轮盘踏面与轮盘支撑块上的斜面紧密接触,两个棘齿条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轮盘支撑块下方且均与第一凹槽底部固接,每个轮盘支撑块上均开设有一个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两个棘爪对应插装在两个第二凹槽内,且两个棘爪对应与两个棘齿条啮合,每个棘爪与其所在的第二凹槽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每个固定座主体上均水平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每个轮盘支撑块上均水平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凹槽通过第二通孔贯通设置,每个棘爪上各固接有一个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每个把手对应通过一个连接杆与棘爪固接。

进一步地,轮轴支撑架的顶部加工有第一弧形通槽,轮轴搭设在第一弧形通槽上方,轮轴卡件上加工有第二弧形通槽,轮轴位于第一弧形通槽和第二弧形通槽之间,轮轴支撑架的一侧与轮轴卡件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轮轴支撑架的另一侧与轮轴卡件可拆卸固接。

进一步地,轮轴支撑架与轮轴卡件的数量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棘齿条的宽度至少为轮盘支撑块宽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棘爪的宽度至少为轮盘支撑块宽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每个轮盘支撑块的斜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每个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每个升降机构的升降台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固定座主体下方均布有四个滚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通过轮轴支撑架与轮轴卡件配合,实现对轮对的径向固定,限制了轮对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位移,有效避免了轮对在运输或移动过程中,因颠簸或震动对轮对造成的机械硬伤;

通过将轮盘的下部设置在固定座主体的第一凹槽内,实现对轮对的轴向固定,即限制了轮对左、右方向的位移,保证在移动或运输过程中轮对与固定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窜动;

升降机构实现对轮对的支撑作用;

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轮盘支撑块实现对轮盘踏面的支撑及对于轮对前、后位置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可对轮对进行有效的固定和防护,保证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对轮对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调节每个固定座主体内两个轮盘支撑块的间距,实现对不同车型、不同轮径轮对的固定,通用性强,成本低;安装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用于支撑较小轮径的轮对时两个轮盘支撑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P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固定装置,它包括连接板1、轮轴支撑架2、轮轴卡件3、两个固定座主体4、两个升降机构5、四个轮盘支撑块6、四个棘齿条7、四个棘爪8、四个连接杆9、四个把手10及若干弹簧11,两个固定座主体4相对固接在连接板1的两侧,轮轴支撑架2固接在连接板1的上方,轮轴支撑架2的顶部对应转动连接一个轮轴卡件3,轮轴位于轮轴卡件3与轮轴支撑架2之间,每个固定座主体4内均加工有一个第一凹槽4-1,每个第一凹槽4-1内各设置有一个升降机构5、两个轮盘支撑块6、两个棘齿条7、两个棘爪8、两个连接杆9及若干弹簧11,其中升降机构5位于第一凹槽4-1底部的中间位置,轮盘搭设在升降机构5的顶部,两个轮盘支撑块6相对设置,且两个轮盘支撑块6相对设置的一面均为斜面,轮盘踏面与轮盘支撑块6上的斜面紧密接触,两个棘齿条7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轮盘支撑块6下方且均与第一凹槽4-1底部固接,每个轮盘支撑块6上均开设有一个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6-1,两个棘爪8对应插装在两个第二凹槽6-1内,且两个棘爪8对应与两个棘齿条7啮合,每个棘爪8与其所在的第二凹槽6-1之间均设置有弹簧11,每个固定座主体4上均水平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4-2,每个轮盘支撑块6上均水平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6-2,第一通孔4-2与第二凹槽6-1通过第二通孔6-2贯通设置,每个棘爪8上各固接有一个连接杆9,且所述连接杆9依次穿装在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6-2内,每个把手10对应通过一个连接杆9与棘爪8固接。

轮轴卡件3与轮轴支撑架2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当轮轴设置于轮轴卡件3与轮轴支撑架2之间时,轮轴卡件3与轮轴支撑架2通过开口销固接。

连接板1与固定座主体4之间设置有加强肋13。

通过轮轴支撑架2与轮轴卡件3配合,实现对轮对的径向固定,限制了轮对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位移,有效避免了轮对在运输或移动过程中,因颠簸或震动对轮对造成的机械硬伤;通过将轮盘100的下部设置在固定座主体4的第一凹槽4-1内,实现对轮对的轴向固定,即限制了轮对左、右方向的位移,保证在移动或运输过程中轮对与固定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窜动;升降机构5实现对轮对的支撑作用;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轮盘支撑块6实现对轮盘100踏面的支撑及对于轮对前、后位置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对轮对进行有效的固定和防护,保证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对轮对造成二次伤害。转运存放可通过车间检修轨道、叉车、吊装机械等实现,也可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通过设置在固定座主体4下方的滚轮12实现转运,省时省力。通过调节每个固定座主体4内两个轮盘支撑块6的间距,实现对不同车型、不同轮径轮对的固定,通用性强,成本低;安装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轮轴支撑架2的顶部加工有第一弧形通槽2-1,轮轴搭设在第一弧形通槽2-1上方,轮轴卡件3上加工有第二弧形通槽3-1,轮轴位于第一弧形通槽2-1和第二弧形通槽3-1之间,轮轴支撑架2的一侧与轮轴卡件3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轮轴支撑架2的另一侧与轮轴卡件3可拆卸固接。轮轴101搭设在轮轴支撑架2上的第一弧形通槽2-1上方,将轮轴卡件3绕销轴旋转,扣合在轮轴101上方,并与轮轴支撑架2通过开口销可拆卸固接,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轮轴固定效果好。

轮轴支撑架2与轮轴卡件3的数量均为两个。能够更好的支撑轮轴,每个轮轴支撑架2上与轮轴接触的点为一个支撑点,在支撑轮轴101的过程中,两个轮轴支撑架2使支撑更平稳,两个轮盘100在轮盘支撑块6上的受力更均匀,有效降低轮对运输或移动过程中对轮盘造成的损伤,同时延长使用寿命。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撑轮轴101,将两个轮轴支撑架2分别对应与两个固定座主体4的侧面固接,使轮轴支撑架2更牢固。

棘齿条7的宽度至少为轮盘支撑块6宽度的二分之一。轮盘支撑块6上与轮轴轴向平行的方向为宽度方向。避免棘齿条7过窄导致棘爪8与棘齿条7啮合不稳定,进而导致在运输过程中轮盘在两个轮盘支撑块6之间来回晃动,造成轮盘的损伤。

棘爪8的宽度至少为轮盘支撑块6宽度的二分之一。轮盘支撑块6上与轮轴轴向平行的方向为宽度方向。棘爪8的抗弯折性能好,避免棘爪8过窄导致棘爪8与棘齿条7啮合不稳定,进而导致在运输过程中轮盘在两个轮盘支撑块6之间来回晃动,造成轮盘的损伤。

每个轮盘支撑块6的斜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垫。防止轮对发生磕碰,起到减震效果。

每个升降机构5为剪叉式升降机构5。轮盘搭设在剪叉式升降机构5的升降台5-1上,通过气缸5-2控制其升降位置。

每个升降机构5的升降台上均设置有橡胶垫。防止轮对发生磕碰,起到减震效果。

固定座主体4下方均布有四个滚轮12。可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通过设置在固定座主体4下方的滚轮12实现转运,省时省力。

工作原理:

固定轮对时,先将轮对的轮轴对应搭设在轮轴支撑架上的第一弧形凹槽内,并将两个轮盘的下部放置在固定座主体的第一凹槽内,此时轮盘的位置已经确定,控制升降机构,将升降台调整至轮盘的最低点位置,保证轮盘与升降台紧密接触的同时轮轴还搭设在轮轴支撑架上;分别调整轮盘支撑块的位置,使其上的斜面与轮盘踏面紧密接触,并保证轮轴还搭设在轮轴支撑架上,具体为:握住把手并向上抬动把手,此时与把手固接的棘爪压缩其上方的弹簧,下方与棘齿轮分离,沿轮盘径向方向平移推动轮盘支撑块,使其斜面与轮盘踏面紧密接触,然后向下拔动把手,使棘爪与棘齿轮啮合,并卡紧,此时该轮盘支撑块的位置固定。根据不同轮径的轮对,适当调整两个相对设置的轮盘支撑块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