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码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960发布日期:2019-04-20 03:4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类码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类码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青睐。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现在的电子产品一般都带有显示屏,以供用户触摸、控制及图文显示。通常,显示屏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检测的结果,对不同质量等级的产品进行分类,如有的产品可能在检测后被划分为合格品或残次品,或者分类为两种以上不同的等级;甚至有时会对不同种类的产品进行分类,例如对来自不同生产线的不同产品进行分类;然后再分别进行码放后出料。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对显示屏分类码放,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分类错误,生产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显示屏为精密元件,人工搬运过程,容易造成显示屏的损坏,进而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类码放装置,能够对工件进行自动分类或分等,省时省力且能够避免物料的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类码放装置,包括:机架;上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机构能够输送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托盘输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托盘输送机构能够将托盘输送,所述托盘用于放置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第一输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能够输送放置有第一类工件的所述托盘;第二输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能够输送放置有第二类工件的所述托盘;第一机械手,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机械手能够将所述托盘选择性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第二机械手,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机械手能够将所述第一类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的所述托盘内,并将所述第二类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的所述托盘内。。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的一侧,所述托盘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彼此平行并列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料输送组件和上料定位组件,所述第一类工件和所述第二类工件均通过上料输送组件输送,并通过上料定位组件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输送机构包括托盘传送组件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托盘升降组件,所述托盘升降组件能够竖直向上移动,以将经所述托盘传送组件输送的所述托盘上升至预设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合格品托盘传送组件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能够将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放置有所述第一类工件的所述托盘通过所述合格品托盘传送组件进行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残次品托盘传送组件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能够将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放置有所述第二类工件的所述托盘通过所述残次品托盘传送组件进行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移动组件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的托盘吸附组件,所述托盘吸附组件能够吸附所述托盘,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托盘吸附组件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旋转驱动组件及设置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输出端的工件吸附组件,所述工件吸附组件能够吸附所述第一类工件和所述第二类工件。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抵压所述托盘的外壁,且所述托盘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托盘用于放置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托盘经托盘输送机构输送之后,再通过第一机械手将该托盘选择性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上和第二输送机构上;同时,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经上料机构进行输送之后,再通过第二机械手将第一类工件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上的托盘内,并将第二类工件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上的托盘内,最后第一输送机构将放置有第一类工件的托盘进行输送,第二输送机构将放置有第二类工件的托盘进行输送,从而达到了将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进行分开码放的目的。

通过设置上料机构、托盘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一机械手及第二机械手,各个机构协同工作,与现有技术人工分类码放相比,省时省力,节约了时间和人工成本,进而提高了生产质量;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主观经验因素的影响,避免物料在分类码放过程中由于容易受到冲击而导致损坏的情况,进而利于提高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类码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类码放装置隐去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类码放装置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类码放装置中托盘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类码放装置中托盘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类码放装置中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上料机构;3、托盘输送机构;4、第一输送机构;5、第二输送机构;6、第一机械手;7、第二机械手;8、定位组件;

21、上料输送组件;22、上料定位组件;

211、上料电机;212、辊轮;221、定位电机;222、定位柱部件;

31、托盘升降组件;32、托盘传送组件;

311、托盘升降电机;312、托盘移动平台;321、托盘传动电机;322、托盘传送带;

41、第一升降组件;42、第一传送组件;

51、第二升降组件;52、第二传送组件;

61、移动组件;62、托盘吸附组件;

71、旋转驱动组件;72、工件吸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类码放装置,如图1-2所示,该分类码放装置包括:机架1及均设置于机架1上的上料机构2、托盘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4、第二输送机构5、第一机械手6及第二机械手7,上料机构2能够输送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托盘输送机构3能够将托盘输送,托盘用于放置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第一输送机构4能够输送放置有第一类工件的托盘;第二输送机构5能够输送放置有第二类工件的托盘;第一机械手6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第一机械手6能够将托盘选择性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4上和第二输送机构5上;第二机械手7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第二机械手7能够将第一类工件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4上的托盘内,并将第二类工件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5上的托盘内。

较佳地,第二机械手7设置为可在水平面内360°旋转,实现不同工件的快速搬运和放置。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类工件与第二类工件之间可以是型号、尺寸或品质等级的至少其中之一不同。

由于托盘用于放置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托盘经托盘输送机构3输送之后,再通过第一机械手6将该托盘选择性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4上和第二输送机构5上;同时,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经上料机构2进行输送之后,再通过第二机械手7将第一类工件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4上的托盘内,并将第二类工件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5上的托盘内,最后第一输送机构4将放置有第一类工件的托盘进行输送,第二输送机构5将放置有第二类工件的托盘进行输送,从而达到了将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进行分类码放的目的。

通过设置上料机构2、托盘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4、第二输送机构5、第一机械手6及第二机械手7,各个机构协同工作,与现有技术人工分类码放相比,省时省力,节约了时间和人工成本,进而提高了生产质量;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主观经验因素的影响,避免物料在分类码放过程中由于容易受到冲击而导致损坏的情况,进而利于提高成品的质量。

为了便于第二机械手7抓取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将上料机构2设置于第二机械手7的一侧,托盘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4及第二输送机构5均设置于第二机械手7的另一侧。同时,为了便于第一机械手6从托盘输送机构3上抓取托盘分别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4和第二输送机构5上,将托盘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4及第二输送机构5彼此平行并列设置。通过上述上料机构2、托盘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4、第二输送机构5、第一机械手6及第二机械手7的紧凑排布,一方面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第一机械手6及第二机械手7的搬运效率。

如图1-3所示,上述上料机构2包括均设置于机架1上的上料输送组件21、上料传感器及上料定位组件22,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均通过上料输送组件21输送,当上料传感器检测到其位置之后,可以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上料输送组件21停止传动。此时,上料定位组件22将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进行定位,以便第二机械手7可以精准的将其抓取。

如图3所示,上料输送组件21包括上料电机211、设置于上料电机211输出端的启动齿轮及若干个辊轮212,由于其中一根辊轮212上同轴设置有同步轮(图中未示出)和同步齿轮(图中未示出),上料电机211带动启动齿轮通过同步带与该辊轮212上的同步轮进行传动,且同步齿轮与其相邻的辊轮212上的随动齿轮相啮合而进行同步传动。因此,在上料电机211的驱动下,若干个辊轮212可以同步转送,可以将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沿辊轮212传动的方向进行输送。

上料定位组件22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定位电机221及设置于定位电机221输出端的定位柱部件222,其中定位柱部件222包括两排平行对立设置的定位柱,两排定位柱分别通过正牙和反牙的方式安装在定位电机221的丝杠上,使得在定位电机221的驱动下,两排定位柱可以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实现定位柱部件222的开合,进而可以将定位柱部件222抵压于第一类工件或第二类工件的外侧。为了实现上料定位组件22可以对第一类工件或第二类工件定位,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如图4-5所示,托盘输送机构3包括均设置于机架1上的托盘升降组件31和托盘传送组件32,且托盘升降组件31和托盘传送组件32正对设置。其中托盘传送组件32包括托盘传送电机321及两个设置于托盘传动电机输出端的托盘传送带322,托盘传送电机321驱动托盘传送带322传动,以将空的托盘持续的输送至托盘升降组件31上。

其中托盘升降组件31包括托盘升降电机311及设置于托盘升降电机311输出端的托盘移动平台312,托盘升降电机311驱动托盘移动平台312竖直向下移动至两个托盘传送带322之间,托盘在托盘传送带322的驱动下移动至托盘移动平台312上。此时托盘升降组件31能够驱动托盘移动平台312并带动托盘竖直向上移动,以将托盘上升至预设位置。

为了提高效率,托盘传送带322在托盘传送电机321的驱动下,可以将多个托盘依次输送并叠放在靠近托盘升降组件31的位置处,然后托盘移动平台312在托盘升降电机311的驱动下将托盘逐个分离,再由第一机械手6将该托盘选择性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4上和第二输送机构5上,并逐层堆叠托盘直至所需的数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输送机构4上和第二输送机构5采用同样的方式将一批托盘一并运送出去。采用这种方式,节约了生产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为了保证第一机械手6能够精准地将托盘选择性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4上和第二输送机构5上,该分类码放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定位组件8,定位组件8能够抵压托盘的外壁,且托盘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4及第二输送机构5上均设置有一个定位组件8。

对于托盘输送机构3的定位组件8,其具体设置在机架1上且对应上述预设位置上,其中该定位组件8包括多个设置在机架1上且环绕托盘移动平台312的定位气缸(图中未标出)及设置在定位气缸输出端的定位块(图中未标出),定位气缸驱动定位块移动并抵压于托盘的外壁,以对托盘进行定位,进而便于第一机械手6精准抓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输送机构4的定位组件8和第二输送机构5的定位组件8与托盘输送机构3的定位组件8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设置定位组件8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第一机械手6精准地将托盘抓取后,分别精确地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4和第二输送机构5上。

如图6所示,第一机械手6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移动组件61及设置于移动组件61上的托盘吸附组件62,由于托盘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4及第二输送机构5彼此平行并列设置,移动组件61包括水平移动部件、设置于水平移动部件上的竖直移动部件,托盘吸附组件62在吸附托盘之后,移动组件61能够带动托盘吸附组件62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以将托盘抓取至第一输送机构4和第二输送机构5上。

第二机械手7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旋转驱动组件71及设置于旋转驱动组件71输出端的工件吸附组件72,工件吸附组件72在吸附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之后,在旋转驱动组件71的带动下,将第一类工件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4上,将第二类工件第二输送机构5上。

上述第一输送机构4包括第一传送组件42及滑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一升降组件41且第一升降组件41和第一传送组件正对设置。其中第一传送组件42的传动方向和托盘传送组件32的传动方向相反。第一升降组件41在合格品升降电机的驱动下能够将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放置有第一类工件的托盘通过第一传送组件42进行输送。

其中第一传送组件42包括第一传送电机及两个设置于第一传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电机驱动第一传送带传动。同时,第一升降组件41包括第一升降电机及设置于第一升降电机输出端的第一移动平台,由于第一类工件经第二机械手7转移到放置在第一移动平台上的托盘内,第一升降电机驱动该第一移动平台竖直向下移动至两个第一传送带之间,使得装有第一类工件的托盘在合格品传送带的驱动下移动。

第二输送机构5包括第二传送组件52及滑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二升降组件51,第二升降组件51在第二升降电机的驱动下能够将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放置有第二类工件的托盘通过第二传送组件52进行输送。其中第二输送机构5和第一输送机构4的区别仅在于托盘放置并非为第一类工件,而是第二类工件,其余结构和工作过程类似,故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类码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在上料电机211的驱动下,若干个辊轮212可以同步转送,将第一类工件和第二类工件沿辊轮212传动的方向进行输送,当上料传感器检测到其位置之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上料输送组件21停止传动;然后在定位电机221的驱动下定位柱部件222开合,以抵压于第一类工件或第二类工件的外侧进行定位;

其次,托盘升降电机311驱动托盘移动平台312竖直向下移动至两个托盘传送带322之间,托盘在托盘传送带322的驱动下移动至托盘移动平台312上并将多个托盘依次叠放;接着托盘升降组件31能够驱动托盘移动平台312并带动托盘竖直向上移动,会将层叠的托盘一一分开并将托盘上升至预设位置。然后,第一机械手6中的移动组件61能够带动托盘吸附组件62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以将放置在托盘移动平台312上的托盘移至第一输送机构4的第一移动平台上和第二输送机构5的第二移动平台上,之后,会将满盘的托盘一层一层堆叠,直至预定数量的托盘;

之后,第二机械手7能够将第一类工件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4上的托盘内,并将第二类工件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5上的托盘内;

最后,第一升降电机驱动第一移动平台竖直向下移动至两个第一传送带之间,使得装有第一类工件的托盘在第一传送带的驱动下移动;第二升降组件51能够竖直向下移动,用以将放置有第二类工件的托盘通过第二传送组件52进行输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