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托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742发布日期:2019-06-19 01:0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托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托盘系统。



背景技术:

托盘是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货物、制品。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 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物流产业中两大关键性创新之一。托盘给现代物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可以实现物品包装的单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保护物品,方便物流,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 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生产设备越来越精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计划性越来越强、管理方式的逐步先进,工序间的搬运和向生产线供给材料和半成品的工作就越发显得重要了,而托盘作业是迅速提高搬运效率和使材料流动过程有序化的有效手段,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企业对托盘需求逐步增大,而对于托盘没有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托盘丢失率高、循环使用率低、托盘破损率高等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国内托盘循环共用率只有2%,国际惯例为40%,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循环共用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有必要通过物联网托盘数据采集、分析把闲置托盘运用起来,将极大的促进企业托盘循环共用,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而且现在的托盘为简单的机械结构,无法对货物进行监控跟踪,在越来越复杂的物流环节中,有必要实时跟踪监控货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助于托盘流转循环使用,以及可以监控货物状态的物联网托盘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托盘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管理终端和托盘,所述管理终端和托盘均为多个,每个托盘上固定设置一个管理终端,各所述管理终端均与后台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管理终端包括RFID读写器、定位器、计时器和通讯模块,所述RFID读写器、定位器、计时器均与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后台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托盘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台,所述管理终端外壁四周设置有第二卡台,所述第一卡台与第二卡台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理终端还包括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通讯连接在RFID读写器、定位器、计时器与通讯模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终端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通讯连接在处理器与通讯模块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货箱,所述货箱上设置有RFID标签,所述货箱放置在托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器为GPS定位器或LBS定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通过移动网络通讯。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托盘上设置具有RFID读写器、定位器、计时器的管理终端,并与后台服务器通讯连接,从而既可以查询托盘运送货物的状态监控,还可以在后台服务器查看到闲置托盘的位置和闲置时间,从而可以做出租借或转运到其他地方的处理;托盘上设置安装槽,安装槽与管理终端外均设置卡台结构,可以通过卡台结构将管理终端与托盘更换的连接固定,避免了脱落影响托盘的性能;管理终端设置存储器,可以暂存RFID读写器、定位器采集的数据,避免通讯不畅时无法记录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物联网托盘系统的托盘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物联网托盘系统的托盘(局部)与管理终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物联网托盘系统的管理终端与后台服务器连接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后台服务器,2-管理终端,21-RFID读写器,22-定位器,23-计时器,24-通讯模块,25-处理器,26-存储器,27第二卡台,3-托盘,31-安装槽,211-第一卡台。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3,一种物联网托盘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1、管理终端2和托盘3,所述管理终端2和托盘3均为多个,每个托盘3上固定设置一个管理终端2。托盘3可以采用标准托盘,例如1000*1200*118mm的托盘。所述管理终端2包括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和通讯模块24,另外还设置有电池来供电。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均有自身ID,不同的托盘3上的管理终端2的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的ID均不相同,也可以为每个管理终端2整体设置一个ID,只要可以区分不同的托盘3及管理终端2即可。

参阅图3,所述RFID读写器21用来读取托盘3上存放的货箱或制品的信息,货箱或制品上设置RFID读写器21可以读取的RFID标签,RFID标签包括了货物或制品的名称、数量、始发地、目的地等信息。定位器22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器22可以采用GPS定位器或LBS定位器,最好是同时配制GPS定位器或LBS定位器,以备在某些地方GPS信号弱使可以通过LBS定位器利用移动网络进行定位,即将GPS定位器和LBS定位器相互作为备用,保证可以实时对当前托盘位置进行定位。计时器23在RFID读写器21读取信息、定位器22定位时记录当前时间。

参阅图3,通讯模块24通过移动网络通讯,如4G网络,所述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均与通讯模块24通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24与后台服务器1通讯连接,从而通讯模块24可以将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采集的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1。各个托盘3上的管理终端2均与后台服务器1通讯连接,后台服务器1可以采用电脑设备,来收集管理终端2采集的信息,对托盘的承载情况、货物的位置信息、托盘的流转使用频率等进行信息化管理监控。

参阅图1,所述托盘3下部中间位置设置安装槽31来安装管理终端2,将管理终端2安装在托盘3下部中间位置,可以避免托盘3外围的物体与托盘3碰撞损坏管理终端2的电子件,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管理终端2。所述托盘3可以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时预留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与管理终端2的外形大小相适配,即大小、外形一致。

参阅图2,为了更好的将管理终端2固定在读取托盘3上,避免其滑落,所述安装槽31内四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台311,所述管理终端2外壁四周设置有第二卡台27,所述第一卡台311与第二卡台27相适配,第一卡台311与第二卡台27可以相互卡合,组装时,将管理终端2塞入安装槽31内,到位后第一卡台311与第二卡台27相互卡合完成组装。

参阅图3,所述的管理终端2还包括处理器25,所述的处理器25通讯连接在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与通讯模块24之间,设置处理器25可以将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器25处理后再通过通讯模块24传送给后台服务器1,例如RFID读写器21采集的数据可能有重复,可以经处理器25去重后再发送,减少传送数据的量。处理器25可以选用单片机等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器件。

参阅图3,所述管理终端2还包括存储器26,所述存储器26通讯连接在处理器25与通讯模块24之间,设置存储器26可以方便在托盘3处于通讯不畅的地方,可以将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采集的数据暂时存储,在通讯恢复时发送到后台服务器1。这样可以保证管理终端2实时或间隔固定时间采集数据,使得数据连续,方便后台服务器1监控管理。存储器26可以采用SD存储卡。

参阅图3,一般使用托盘3承载货箱4,所述货箱4上需要设置RFID标签,RFID标签包括货物信息、出发地、目的地等信息。

本实施例的物联网托盘系统工作时,各个托盘3上的管理终端2与后台服务器1通讯连接,后台服务器1可以识别各个管理终端2的ID。工作时,将货箱4中货物的信息记录在RFID标签上,将RFID标签设置在货箱4上,供RFID读写器21读取;各个管理终端2的RFID读写器21、定位器22、计时器23每隔一段位置采集依次数据,经处理器25处理后通过通讯模块24同时传送给后台服务器1;因为一般是整批运送货物,因而有多个托盘3整批使用,为了便于查询整批货物的状态,后台服务器1将同一位置的所有管理终端2的ID、货箱RFID标签信息分别作为集合存储,需要查询该批货物状态时,查询管理终端2的ID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或货箱RFID标签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查询到整批货物的信息。后台服务器1也可以将管理终端2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去重,避免多个托盘3距离较近,相互读取到RFID标签信息;也可以在数据重复上传时去重。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时监控托盘运输的货物的状态。

当整个物联网托盘系统中的托盘有空载状态时,RFID读写器21无法采集上传信息,只有定位器22和计时器23采集上传数据,后台服务器1可以判定该托盘空载,并可以监控到托盘的位置、空载时间,附近的客户可以租借使用该空载的托盘。如果空载闲置时间很久,说明附近的托盘需求少,就可以通过位置信息找到这些空载托盘,转运到需求量较大的地方供客户租借。从而实现托盘的流转循环使用,使得客户使用方便,也避免了托盘的闲置浪费。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