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音圈的电磁移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3487发布日期:2019-04-29 11:2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音圈的电磁移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音圈的电磁移料机构。



背景技术:

音圈直接的定义是通过音频电流的线圈,是电动式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作业流水线上对于音圈的移动均是由人工操作抓取移位,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费时费力,人力资源投入成本高,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音圈的电磁移料机构,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音圈的电磁移料机构,包括台板,于所述台板的一侧布置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由动力源驱动控制;第一移动板通过一对滑移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台板的表面,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安装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在皮带传动机构的传动皮带上;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表面还安装多个气缸及直线轴承,各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第一移动板并通过连接头、连接头安装块与第二移动板连接,各直线轴承的轴端也分别与第二移动板的表面连接,在各块第二移动板的下表面安装多个电磁铁;

所述连接头连接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所述连接头安装块固接于各块第二移动板的上表面,在所述连接头安装块上开设用于嵌入连接头及活塞杆的开口槽;

所述滑移机构包括一对固定于台板表面的导轨,在各导轨上滑动连接滑块,各滑块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一移动板的底部;

所述开口槽为倒“T”形槽;

所述第一移动板为U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音圈产品的自动取放,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的优点,其大大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Ⅰ。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Ⅱ。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块;2、皮带传动机构;3、第一移动板;4、滑块;5、导轨;6、台板;7、第二移动板;8、电磁铁;9、气缸;10、直线轴承;11、保护链连接板;12、电缆保护链;13、活塞杆;14、连接头;15、连接头安装块;1501、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音圈的电磁移料机构包括台板6,于台板6的一侧布置皮带传动机构2,皮带传动机构2由动力源驱动控制;第一移动板3通过一对滑移机构滑动连接于台板6的表面,滑移机构包括一对固定于台板6表面的导轨5,在各导轨5上滑动连接滑块4,各滑块4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一移动板3的底部。第一移动板3为U形板。在第一移动板3的一侧安装连接块1,连接块1安装在皮带传动机构2的传动皮带上;在第一移动板3的表面还安装多个气缸9及直线轴承10,各气缸9的活塞杆13伸出第一移动板3并通过连接头14、连接头安装块15与第二移动板7连接,各直线轴承10的轴端也分别与第二移动板7的表面连接,在各块第二移动板7的下表面安装多个电磁铁8。在第一移动板3的另一侧还固接保护链连接板11,保护链连接板11上连接电缆保护链12。

如图2、图3所示,连接头14连接于活塞杆13的一端,连接头安装块15固接于各块第二移动板7的上表面,在连接头安装块15上开设用于嵌入连接头14及活塞杆13的开口槽1501。开口槽1501为倒“T”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外部动力源驱动皮带传动机构2动作,连接块1随皮带传动机构2的传动皮带作水平方向的位移,由于连接块1与第一移动板3连接,因此第一移动板3通过滑块4、导轨5作滑移运动,当到达指定工作位置后,气缸9的活塞杆13驱动第二移动板7在Z轴方向向下伸出,各直线轴承10的布置使得第二移动板7的升降平稳,通过电磁铁8将音圈吸附,然后气缸9的活塞杆13收回,第一移动板3再次通过滑块4、导轨5运动至指定工位,气缸9的活塞杆13再次驱动第二移动板7在Z轴方向向下伸出,电磁铁8去磁放下音圈,即可实现对音圈的取放。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音圈产品的自动取放,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的优点,其大大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