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0622发布日期:2019-05-11 01:3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板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板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建筑内墙采用预制墙板,因为预制墙板是在工厂内通过大型模板生产制作,可以有效减少室外粉尘,同时由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预制墙板的质量。

但是现有的预制墙板在浇筑完成达到吊装强度后,需要使用龙门吊将预制墙板水平吊装至液压翻转平台,然后由液压平台将预制墙板立起,这个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效率低下,而且液压平台的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如何能够运用简易的装置便捷快速的立起预制墙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翻转墙板的墙板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墙板翻转装置,包括底座、通过凸轮与底座相铰接的翻转部,底座包括与地面接触的首尾固定连接的四根基础方钢、与基础方钢垂直固定连接的前端支撑方钢、与前端支撑方钢相对应的与基础方钢垂直固定连接的后端支撑方钢,前端支撑方钢与后端支撑方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方钢,前端支撑方钢的顶部设有与凸轮相连接的铰接轴,翻转部包括与凸轮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与第一横梁中部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的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三横梁以及与第一横梁下部固定连接的用于支撑预制墙板的承压方钢,凸轮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的中下部,第一横梁的外侧设有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前端支撑方钢的侧面设有用于锁定第一横梁的固定杆的弯钩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后端支撑方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垫片,基础方钢与承压方钢相接触一侧设有第二弹性垫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基础方钢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部和底座之间通过凸轮铰接连接,并且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梁的中下部,使得该装置在不工作状态时,翻转部能够自动水平静止在底座上,吊装的预制墙板通过龙门吊可以直接放置在翻转部上,之后摘掉预制墙板底部的卸扣,操作龙门吊逐渐吊起预制墙板的上端,翻转部能够快速绕凸轮翻转成近似竖直的状态,实现了利用简易的装置便捷快速的竖起墙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止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工作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凸轮,3.翻转部,4.基础方钢,5.前端支撑方钢,6.后端支撑方钢,7.连接方钢,8.铰接轴,9.第一横梁,10.第二横梁,11.第三横梁,12.承压方钢,13.固定杆,14.弯钩结构,15.第一弹性垫片,16.第二弹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板翻转装置,包括底座1、通过凸轮2与底座1相铰接的翻转部3,底座1包括与地面接触的首尾固定连接的四根基础方钢4、与基础方钢4垂直固定连接的前端支撑方钢5、与前端支撑方钢5相对应的与基础方钢4垂直固定连接的后端支撑方钢6,前端支撑方钢5与后端支撑方钢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方钢7,前端支撑方钢5的顶部设有与凸轮2相连接的铰接轴8,翻转部3包括与凸轮2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梁9、与第一横梁9中部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横梁10、与第一横梁9的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三横梁11以及与第一横梁9下部固定连接的用于支撑预制墙板的承压方钢12,凸轮2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梁9的中下部,第一横梁9的外侧设有与第一横梁9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3,前端支撑方钢5的侧面设有用于锁定第一横梁9的固定杆13的弯钩结构14。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后端支撑方钢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垫片15,基础方钢4与承压方钢12相接触一侧设有第二弹性垫片16。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基础方钢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部和底座之间通过凸轮铰接连接,并且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梁的中下部,使得该装置在不工作状态时,翻转部能够自动水平静止在底座上,吊装的预制墙板通过龙门吊可以直接放置在翻转部上,之后摘掉预制墙板底部的卸扣,操作龙门吊逐渐吊起预制墙板的上端,翻转部能够快速绕凸轮翻转成近似竖直的状态,实现了利用简易的装置便捷快速的立起墙板;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梁设有固定杆,前端支撑方钢的侧面设有用于锁定第一横梁的固定杆的弯钩结构,当预制墙板翻转到近似竖直时,将弯钩结构锁紧固定杆,保证了翻转部不会倾倒,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