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8268发布日期:2019-06-14 22:3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两用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牌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两用覆膜机。



背景技术:

标牌,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制作标识的指示牌,上面有文字、图案等内容起到指明方向和警示的作用,标牌一般经金属板材冲压、压铸、蚀刻、印刷、珐琅、仿珐琅、烤漆等工艺制作而成,且为延长标牌的使用寿命,经常需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上覆膜工艺,现有的覆膜机一般贴附反光膜或者保护膜,因反光膜的膜体背面贴附有废纸贴附时需将废纸取下方能粘贴,而保护膜则可以直接粘贴,所以传统的贴附两种膜需分别在两个设备上,增大了生产成本和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覆膜机,通过在传送辊上方设置除纸辊,可在贴附反光膜时将除纸辊下移至与传送辊接触的下限位置,从而可将废纸卷出,结构简单,可同时贴附反光膜和保护膜,节省了生产成本和占地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覆膜机,包括顶部放置有待加工板材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沿出料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机构和送膜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待加工板材两侧的所述工作台上的传送支架和转动设置于传动支架上的传送辊,所述传动支架远离所述待加工板材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在贴附反光膜时去除所述反光膜背面废纸的除纸机构,所述除纸机构包括底端与所述工作台穿接的除纸支架和平行设置于所述传送辊正向方的除纸辊,所述除纸辊转动设置于所述除纸支架的顶部,所述除纸支架底部侧部沿垂直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工作台顶端搭接。

优选的,所述除纸支架侧部沿垂直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除纸辊上限位置的上定位孔和用于定位所述除纸辊下限位置的下定位孔,所述除纸辊于下限位置处与所述传送辊顶端压接。

优选的,所述送膜机构包括送膜支架和转动设置于所述送膜支架顶端的送膜辊,所述送膜辊上套接有膜组,所述膜组为反光膜或PVC保护膜,所述膜组经所述传送辊与所述待加工板材粘接,所述废纸与所述除纸辊绕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辊包括依次垂直压接的上端传送辊、中间传送辊和下端传送辊,所述上端传送辊和所述中间传送辊均为从动辊,所述下端传送辊为主动辊,所述下端传送辊的一端经链条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下端传送辊朝向所述工作台的出料方向转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结构的两用覆膜机,通过在传送辊上方设置除纸辊,可在贴附反光膜时将除纸辊下移至与传送辊接触的下限位置,从而可将废纸卷出,结构简单,可同时贴附反光膜和保护膜,节省了生产成本和占地面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两用覆膜机的以贴附反光膜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两用覆膜机的除纸支架布置截面图。

其中:1、待加工板材;2、工作台;3、除纸辊;4、传送辊;40、上端传送辊;41、中间传送辊;42、下端传送辊;5、反光膜;6、送膜辊; 7、除纸支架;70、上定位孔;71、定位销;8、传送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两用覆膜机的以贴附反光膜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两用覆膜机的除纸支架布置截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顶部放置有待加工板材1的工作台2,工作台2沿出料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机构和送膜机构,传送机构包括设置于待加工板材1两侧的工作台2上的传送支架8和转动设置于传动支架上的传送辊4,传动支架远离待加工板材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在贴附反光膜5时去除反光膜5背面废纸的除纸机构,除纸机构包括底端与工作台2穿接的除纸支架7和平行设置于传送辊4正向方的除纸辊3,除纸辊3转动设置于除纸支架7的顶部,除纸支架7底部侧部沿垂直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定位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销71,定位销71 与工作台2顶端搭接。

具体的,除纸支架7侧部沿垂直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定位除纸辊3上限位置的上定位孔70和用于定位除纸辊3下限位置的下定位孔,除纸辊3 于下限位置处与传送辊顶端压接。送膜机构包括送膜支架和转动设置于送膜支架顶端的送膜辊6,送膜辊6上套接有膜组,膜组为反光膜5或PVC 保护膜,膜组经传送辊与待加工板材1粘接,废纸与除纸辊3绕接。传送辊4包括依次垂直压接的上端传送辊40、中间传送辊41和下端传送辊42,上端传送辊40和中间传送辊41均为从动辊,下端传送辊42为主动辊,下端传送辊42的一端经链条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下端传送辊42朝向工作台2的出料方向转动,可拉紧膜,使得贴膜与待加工板材1之间无气泡。

生产时,当贴附PVC保护膜时,需将PVC保护膜套接于送膜辊6 上,并将定位销71与上定位孔70插接,此时除纸辊3位于上限位置,除纸辊3与传送辊4之间无接触,将PVC保护膜端头拉出到待加工板材1 的端头,并贴附牢固,打开伺服电机,传送辊拉动PVC保护膜端头即可将膜覆盖到同样在传送辊4的作用下同步移动的待加工板材1上,直至此板材贴膜完成,即可关闭伺服电机,剪断膜端头即可;当贴附反光膜5时,需将反光膜5套接于送膜辊6上,需要注意的是,反光膜5的废纸面向外侧,并将定位销71与下定位孔插接,此时除纸辊3位于下限位置,除纸辊3与传送辊4之间压接,将反光膜5的膜部分绕过传送辊与待加工板材 1的端头粘接,同时将反光膜5背面的废纸绕接到除纸辊3上,由力的传送可知,此时除纸辊3的转动方向与上端传送辊40和下端传送辊42的转动方向均相反,在下端传送辊42转动作用下,膜贴附到同步移动的待加工板材1上,此时废纸即可绕卷到除纸辊3上。

本实施例中在更换膜组类型时需手动调节除纸辊的高度,故此实施例适用于偶尔更换膜组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结构的两用覆膜机,通过在传送辊上方设置除纸辊,可在贴附反光膜时将除纸辊下移至与传送辊接触的下限位置,从而可将废纸卷出,结构简单,可同时贴附反光膜和保护膜,节省了生产成本和占地面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