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2826发布日期:2019-08-23 22: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标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微小标签,比如手机、U盾、PCB 电路板、电子半成品等等。传统的贴标是靠工人手工进行或是使用半自动贴标设备辅助人工进行。但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手工贴标和半自动贴标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上的要求。手工贴标和半自动贴标设备具有操作复杂,速度慢、精确度低、容易出错的问题,而且效率极低。而现有的自动贴标机,由于微小标签剥离后贴服位置小,而导致容易贴偏或者无法根本用自动化的方法进行贴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标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标机,包括:

机架;

输送平台,设于机架上;

输送机构,包括:

供应卷筒,设于机架,用于供应标签传输卷材;

第一支撑辊,设于机架并位于供应卷筒的下方,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撑开;

第二支撑辊,设于机架并位于第一支撑辊的下方,且第二支撑辊下端面所在平面与输送平台所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第三支撑辊,设于机架并位于输送平台的下方,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撑开;

第四支撑辊,设于机架并位于第三支撑辊的下方,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撑开;

第五支撑辊,设于机架,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撑开;

第一压辊,设于机架且位于第五支撑辊的正上方,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压平;

收取卷筒,设于机架,用于收卷标签传输卷材;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收卷卷筒和第一压辊;

压平机构,固定于机架,包括

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气缸缸体和第一活塞杆,第一气缸缸体固定于机架且位于输送平台的上方;

压块,设于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气缸缸体的一端;

标签剥离机构,包括:

第一剥离机构,设于机架,位于输送平台的上方且位于输送平台的端部,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推块,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一推块实现上下和左右移动;

第二剥离机构,设于机架,位于输送平台的下方且位于输送平台的端部,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第二推块,第三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二推块实现上下移动,且能与第一推块配合实现对标签传输卷材的标签进行剥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轮、第二同步带以及第三同步轮,第一同步轮设于电机的输出轴,第二同步轮设于第一压辊的端部,第三同步轮设于收取卷筒的端部,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轮与第三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压轮设于机架且位于收取卷筒的上方,用于将第二同步带压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包括支撑座和底座;

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

底座包括底板、第一固定块、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四滑块、丝杆、第五滑块以及调节钮,底座固定于地面,第一固定块固定于底座且第一固定块开设有螺纹孔,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设于底座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设于第一轨道,并可在第一轨道上移动,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设于第二轨道,并可在第二轨道上移动,丝杆穿过第一固定块的螺纹孔并与第一固定块螺纹连接,调节钮固定于丝杆远离底板的一端,丝杆穿过第五滑块并与第五滑块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固定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四滑块以及第五滑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机架,第一固定板上设有轨道;

滑块气缸,滑块气缸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并在轨道内左右移动;

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气缸缸体、第二活塞杆和第一推块,第二气缸缸体固定于滑块气缸,第一推块设于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气缸缸体的一端;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机架,且位于第二剥离机构的下方;

第三气缸,包括第三气缸缸体、第三活塞杆和第二推块,第三气缸缸体固定于第二固定板,第二推块设于第三活塞杆远离第三气缸缸体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预压机构,预压机构设于输送平台的上方,预压机构包括固定轴、固定圆筒、调节螺丝和压板,固定轴端部固定于机架,固定圆筒套设于固定轴,调节螺丝穿过固定圆筒与固定轴抵接,压板设于固定圆筒的外端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预剥离机构,预剥离机构设于输送平台的端部,预剥离机构端部设有剥离刀刃,剥离刀刃的设置方向与标签传输卷材的移动方向一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四气缸、连杆、第六滑块、第三轨道,第三轨道设于机架上,第四气缸包括第四气缸缸体和第四活塞杆,第四气缸缸体固定于机架,第四活塞杆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六滑块与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六滑块与第三轨道滑动连接并可在第三轨道上移动,第六滑块与预剥离机构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标机是将整条的卷料微小标签的实现自动分开,将多个微小标签进行分开后,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自动移走或者手动移走并且将贴服在产品上,而辅料进行自动回收。

该贴标机操作比较简单,整个机构方便灵巧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连接其他的移动机构与使用,且结构简单、稳定性极高,解决业界因微小产品无法剥离后贴服位置小,而容易贴偏或者无法根本用自动化的方法贴合的问题。同时设备体积较小,操作方便,降低作业人员的疲劳强度,贴合精度高,不良率明显下降等优点,和以前的相比传输速度和作业效率明显提高,成本明显下降,同时解决了业界微小标签分离以及收料不稳定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压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预剥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预压平机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剥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第一剥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机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贴标机的机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

一种贴标机,包括:

机架100;

输送平台200,设于机架100上;

如图2至4所示,输送机构,包括:

供应卷筒301,设于机架100,用于供应标签传输卷材;

第一支撑辊302,设于机架100并位于供应卷筒301的下方,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撑开;

第二支撑辊303,设于机架100并位于第一支撑辊302的下方,且第二支撑辊303下端面所在平面与输送平台200所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第三支撑辊304,设于机架100并位于输送平台200的下方,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撑开;

第四支撑辊305,设于机架100并位于第三支撑辊304的下方,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撑开;

第五支撑辊306,设于机架100,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撑开;

第一压辊307,设于机架100且位于第五支撑辊306的正上方,用于将标签传输卷材压平;

收取卷筒308,设于机架100,用于收卷标签传输卷材;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收卷卷筒308和第一压辊307;

如图5所示,压平机构420,固定于机架100,包括

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气缸缸体421和第一活塞杆422,第一气缸缸体421固定于机架100且位于输送平台200的上方;

压块423,设于第一活塞杆422远离第一气缸缸体421的一端;

标签剥离机构,包括:

第一剥离机构510,设于机架100,位于输送平台200的上方且位于输送平台200的端部,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推块530,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一推块530实现上下和左右移动;

第二剥离机构520,设于机架100,位于输送平台200的下方且位于输送平台200的端部,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第二推块540,第三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二推块540实现上下移动,且能与第一推块530配合实现对标签传输卷材的标签进行剥离。

其中,标签传输卷材从供应卷筒301开始,经第一支撑辊302、第二支撑辊303,至输送平台200,经过标签剥离机构对标签进行剥离后,通过第三支撑辊304、第四支撑辊305、第五支撑辊306,最后至收取卷筒308,对剥离标签后的卷材进行回收。

压平机构420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压块423对标签进行压平。

标签剥离机构,通过第三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二推块540实现上下移动,并与第一推块530配合实现对标签传输卷材的标签进行剥离。

具体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11、第一同步轮312、第一同步带315、第二同步轮313、第二同步带316以及第三同步轮314,第一同步轮312设于电机311的输出轴,第二同步轮313设于第一压辊307的端部,第三同步轮314设于收取卷筒308的端部,第一同步轮312与第二同步轮313通过第一同步带315连接,第二同步轮313与第三同步轮314通过第二同步带316连接。如此设计,通过电机311同时驱动收卷卷筒308和第一压辊 307。

为了防止同步带松动,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压轮309设于机架100且位于收取卷筒308的上方,用于将第二同步带316压紧。

如图10所示,

机架100包括支撑座110和底座120;

支撑座110包括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

底座120包括底板121、第一固定块122、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24、第一滑块1231、第二滑块1232、第三滑块1241、第四滑块1242、丝杆125、第五滑块126以及调节钮127,底座120固定于地面,第一固定块122固定于底座且第一固定块122开设有螺纹孔,第一轨道123和第二轨道124设于底座的120,第一滑块1231和第二滑块1232设于第一轨道123,并可在第一轨道123上移动,第三滑块1241和第四滑块1242设于第二轨道124,并可在第二轨道124上移动,丝杆125穿过第一固定块122的螺纹孔并与第一固定块122螺纹连接,调节钮127固定于丝杆125远离底板121的一端,丝杆125穿过第五滑块126并与第五滑块126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 112固定于第一滑块1231、第二滑块1232、第三滑块1241、第四滑块1242 以及第五滑块126。其中,丝杆125穿过第五滑块126并与第五滑块126 滑动连接,丝杆125与第五滑块126连接处为光滑表面。

该底座120可根据左右移动进行微调,通过旋转调节钮127,使得丝杆 125带动第五滑块126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整个贴标机左右位置微调。

如图8至9,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板511,第一固定板511固定于机架100,第一固定板上设有轨道512;

滑块气缸513,滑块气缸513固定于第一固定板511并在轨道512内左右移动;

第二气缸514,包括第二气缸缸体、第二活塞杆,第二气缸缸体固定于滑块气缸513,第一推块530设于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气缸缸体的一端;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板521,第二固定板521固定于机架100,且位于第二剥离机构520的下方;

第三气缸522,包括第三气缸缸体、第三活塞杆,第三气缸缸体固定于第二固定板521,第二推块540设于第三活塞杆远离第三气缸缸体的一端。

如图7所示,还包括预压机构410,预压机构410设于输送平台200 的上方,预压机构410包括固定轴411、固定圆筒412、调节螺丝413和压板414,固定轴411端部固定于机架100,固定圆筒412套设于固定轴411,调节螺丝413穿过固定圆筒412与固定轴411抵接,压板414设于固定圆筒412的外端面。

调节螺丝413为固定时,固定圆筒412可相对于固定轴411旋转,从而调节压板414与输送平台200的相对位置,位置调整完成后,拧紧调节螺丝413,使得固定圆筒412与固定轴411相对固定,从而使得调节压板414固定,调节压板414对标签进行预压。

如图6所示,还包括预剥离机构600,预剥离机构600设于输送平台 200的端部,预剥离机构600端部设有剥离刀刃610,剥离刀刃610的设置方向与标签传输卷材的移动方向一样。

预剥离机构600利用,剥离刀刃610在标签传输卷材换向时进行预剥离,从而使得剥离机构进行剥离时更方便。

如图11和12所示,还包括第四气缸、连杆623、第六滑块624、第三轨道625,第三轨道625设于机架100上,第四气缸包括第四气缸缸体621 和第四活塞杆622,第四气缸缸体621固定于机架100,第四活塞杆622与连杆62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六滑块624与连杆6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六滑块624与第三轨道625滑动连接并可在第三轨道625上移动,第六滑块624与预剥离机构600固定连接。

第四气缸可驱动第四活塞杆622伸缩,从而带动第六滑块624左右移动,用于根据需要调节预剥离机构600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案中的贴标机是将整条的卷料微小标签的实现自动分开,将多个微小标签进行分开后,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自动移走或者手动移走并且将贴服在产品上,而辅料进行自动回收。

该贴标机操作比较简单,整个机构方便灵巧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连接其他的移动机构与使用,且结构简单、稳定性极高,解决业界因微小产品无法剥离后贴服位置小,而容易贴偏或者无法根本用自动化的方法贴合的问题。同时设备体积较小,操作方便,降低作业人员的疲劳强度,贴合精度高,不良率明显下降等优点,和以前的相比传输速度和作业效率明显提高,成本明显下降,同时解决了业界微小标签分离以及收料不稳定的情况。

以上表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