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6733发布日期:2019-10-22 21:4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转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在企业生产中,各种输送线和装卸料装置是每个行业必备的设备,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各项工艺中。虽然我国由于工业起步慢,在机械制造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的趋势,但是随着我国技术人员的创新科研和时间的流逝,我国的各类输送线和装、卸料装置正一点点地跟上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想要成为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我们仍需要解决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现如今的装、卸料装置仍然不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装卸料需求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同时现在的装、卸料装置不能实现对物料的输送,实用性差。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装卸料装置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现在的装卸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装卸装置大多不能实现物料的输送,功能性差,延长生产节奏。

2、现在的装卸装置大多不能实现物料位置的调整,容易在装料时出现位置偏差,影响加工精度,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一方面在装卸料装置上实现了物料的转运,减少了转运时间,加快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多个气缸和电机的配合,能够对物料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物料的位置精度,提高了加工质量;同时实现了装置的主动移动和升降,以及主动停止,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用性强。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包括:基座、平移电机、传动链、过渡轮、移动平台、升降机构、装卸翻转支架、卸料气缸、卸料刮板、装料刮板和导向气缸,所述基座一端设置有平移电机,所述平移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平移电机一端连接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设置于通过过渡轮设置于基座上,所述传动链与过渡轮接触配合,所述过渡轮铰接于基座上,所述传动链上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固定于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远离移动平台的一端设置有装卸翻转支架,所述升降机构一侧设置有卸料气缸,所述卸料气缸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上,所述卸料气缸另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上,所述装卸翻转支架一端端头设置有卸料刮板,所述装卸翻转支架另一端端头固定有导向气缸,所述导向气缸一端设置有装料刮板,所述装料刮板与装卸翻转支架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装卸装置,其通过平移电机和升降机构同时实现了装置的主动移动和升降,同时通过卸料气缸和导向气缸实现了装置的装卸料,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传动链上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活动张紧座、平移张紧链轮、固定张紧座和张紧弹簧,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张紧座,所述固定张紧座一侧设置有活动张紧座,所述活动张紧座与固定张紧座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张紧座上设置有平移张紧链轮,所述固定张紧座上设置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一端固定于固定张紧座上,所述张紧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活动张紧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张紧机构的设置,降低了传动链松落的可能,延长了设备的维修间隔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主轴、升降齿轮、升降齿条、线性滑座和线性滑轨,所述升降电机固定于移动平台上,所述升降电机一端连接有升降主轴,所述升降主轴一端固定有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两侧设置有升降齿条,所述升降齿条与升降齿轮啮合,所述升降齿条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底部,所述升降齿条靠近装卸翻转支架的一端固定有线性滑座,所述线性滑座一侧设置有线性滑轨,所述线性滑座与线性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线性滑轨固定于移动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机构的设置,其通过升降电机为设备提供了升降功能,提高了物料在径向上的可移动空间,提高了物料的位置精度,使得产品质量更高,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平移控制机构,所述平移控制机构包括平移信号探头、平移接近开关支架和平移接近开关,所述平移信号探头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平移信号探头连接平移电机,所述基座上固定有平移接近开关支架,所述平移接近开关支架上设置有平移接近开关,所述平移接近开关连接平移电机;所述平移接近开关支架设置于基座两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移控制机构的设置,其通过平移信号探头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平移电机工作,并通过平移接近开关控制平移电机停止,实现了设备平移的自动化,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升降控制机构,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包括升降信号探头、升降接近开关支架和升降接近开关,所述升降信号探头固定于移动平台上,所述升降信号探头连接升降电机,所述移动平台上固定有升降接近开关支架,所述升降接近开关支架上设置有升降接近开关,所述升降接近开关连接升降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控制机构的设置,其通过升降信号探头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升降电机工作,并通过升降接近开关控制升降电机停止,实现了设备升降的自动化,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传动链上设置有刹车电机,所述刹车电机固定于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刹车电机的设置,能够缩短传动链停止的时间,提高设备的位置精度和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链条牵引座、对齐气缸和平台本体,所述链条牵引座设置于传动链上,所述链条牵引座与传动链卡接,所述链条牵引座与基座滑动连接,所述链条牵引座上设置有对齐气缸,所述对齐气缸一端固定于链条牵引座上,所述对齐气缸另一端固定有平台本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平台的设置,其通过对齐气缸实现物料的径向移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移动物料,保证物料在加工中的位置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平移电机外侧设置有电机链轮罩,所述张紧机构外侧设置有张紧链轮罩。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其通过平移电机和升降机构同时实现了装置的主动移动和升降,同时通过卸料气缸和导向气缸实现了装置的装卸料,在装卸料装置上实现了物料的转运,减少了转运时间,加快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其通过升降电机和对齐气缸实现物料的径向移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移动物料,保证物料在加工中的位置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移控制机构和升降控制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平移电机-2、传动链-3、过渡轮-4、移动平台-5、链条牵引座-51、对齐气缸-52、平台本体-53、升降机构-6、升降电机-61、升降主轴-62、升降齿轮-63、升降齿条-64、线性滑座-65、线性滑轨-66、装卸翻转支架-7、卸料气缸-8、卸料刮板-9、装料刮板-10、导向气缸-11、张紧机构-12、活动张紧座-121、平移张紧链轮-122、固定张紧座-123、张紧弹簧-124、平移控制机构-13、平移信号探头-131、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平移接近开关-133、升降控制机构-14、升降信号探头-141、升降接近开关支架-142、升降接近开关-143、刹车电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包括:基座1、平移电机2、传动链3、过渡轮4、移动平台5、升降机构6、装卸翻转支架7、卸料气缸8、卸料刮板9、装料刮板10和导向气缸11,所述基座1一端设置有平移电机2,所述平移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平移电机2一端连接有传动链3,所述传动链3设置于通过过渡轮4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与过渡轮4接触配合,所述过渡轮4铰接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上设置有移动平台5,所述移动平台5上固定于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远离移动平台5的一端设置有装卸翻转支架7,所述升降机构6一侧设置有卸料气缸8,所述卸料气缸8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卸料气缸8另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7上,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一端端头设置有卸料刮板9,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另一端端头固定有导向气缸11,所述导向气缸11一端设置有装料刮板10,所述装料刮板10与装卸翻转支架7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链3上设置有张紧机构12,所述张紧机构12包括活动张紧座121、平移张紧链轮122、固定张紧座123和张紧弹簧124,所述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张紧座123,所述固定张紧座123一侧设置有活动张紧座121,所述活动张紧座121与固定张紧座123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张紧座121上设置有平移张紧链轮122,所述固定张紧座123上设置有张紧弹簧124,所述张紧弹簧124一端固定于固定张紧座123上,所述张紧弹簧124另一端固定于活动张紧座12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电机61、升降主轴62、升降齿轮63、升降齿条64、线性滑座65和线性滑轨66,所述升降电机61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升降电机61一端连接有升降主轴62,所述升降主轴62一端固定有升降齿轮63,所述升降齿轮63两侧设置有升降齿条64,所述升降齿条64与升降齿轮63啮合,所述升降齿条64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7底部,所述升降齿条64靠近装卸翻转支架7的一端固定有线性滑座65,所述线性滑座65一侧设置有线性滑轨66,所述线性滑座65与线性滑轨66滑动连接,所述线性滑轨66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1上设置有平移控制机构13,所述平移控制机构13包括平移信号探头131、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和平移接近开关133,所述平移信号探头131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平移信号探头131连接平移电机2,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所述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上设置有平移接近开关133,所述平移接近开关133连接平移电机2;所述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设置于基座1两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5上设置有升降控制机构14,所述升降控制机构14包括升降信号探头141、升降接近开关支架142和升降接近开关143,所述升降信号探头141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升降信号探头141连接升降电机61,所述移动平台5上固定有升降接近开关支架142,所述升降接近开关支架142上设置有升降接近开关143,所述升降接近开关143连接升降电机6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链3上设置有刹车电机15,所述刹车电机15固定于基座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5包括链条牵引座51、对齐气缸52和平台本体53,所述链条牵引座51设置于传动链3上,所述链条牵引座51与传动链3卡接,所述链条牵引座51与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链条牵引座51上设置有对齐气缸52,所述对齐气缸52一端固定于链条牵引座51上,所述对齐气缸52另一端固定有平台本体53。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包括:基座1、平移电机2、传动链3、过渡轮4、移动平台5、升降机构6、装卸翻转支架7、卸料气缸8、卸料刮板9、装料刮板10和导向气缸11,所述基座1一端设置有平移电机2,所述平移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平移电机2一端连接有传动链3,所述传动链3设置于通过过渡轮4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与过渡轮4接触配合,所述过渡轮4铰接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上设置有移动平台5,所述移动平台5上固定于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远离移动平台5的一端设置有装卸翻转支架7,所述升降机构6一侧设置有卸料气缸8,所述卸料气缸8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卸料气缸8另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7上,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一端端头设置有卸料刮板9,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另一端端头固定有导向气缸11,所述导向气缸11一端设置有装料刮板10,所述装料刮板10与装卸翻转支架7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链3上设置有张紧机构12,所述张紧机构12包括活动张紧座121、平移张紧链轮122、固定张紧座123和张紧弹簧124,所述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张紧座123,所述固定张紧座123一侧设置有活动张紧座121,所述活动张紧座121与固定张紧座123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张紧座121上设置有平移张紧链轮122,所述固定张紧座123上设置有张紧弹簧124,所述张紧弹簧124一端固定于固定张紧座123上,所述张紧弹簧124另一端固定于活动张紧座121上。

实施例3

如图3和4所示的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包括:基座1、平移电机2、传动链3、过渡轮4、移动平台5、升降机构6、装卸翻转支架7、卸料气缸8、卸料刮板9、装料刮板10和导向气缸11,所述基座1一端设置有平移电机2,所述平移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平移电机2一端连接有传动链3,所述传动链3设置于通过过渡轮4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与过渡轮4接触配合,所述过渡轮4铰接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上设置有移动平台5,所述移动平台5上固定于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远离移动平台5的一端设置有装卸翻转支架7,所述升降机构6一侧设置有卸料气缸8,所述卸料气缸8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卸料气缸8另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7上,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一端端头设置有卸料刮板9,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另一端端头固定有导向气缸11,所述导向气缸11一端设置有装料刮板10,所述装料刮板10与装卸翻转支架7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电机61、升降主轴62、升降齿轮63、升降齿条64、线性滑座65和线性滑轨66,所述升降电机61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升降电机61一端连接有升降主轴62,所述升降主轴62一端固定有升降齿轮63,所述升降齿轮63两侧设置有升降齿条64,所述升降齿条64与升降齿轮63啮合,所述升降齿条64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7底部,所述升降齿条64靠近装卸翻转支架7的一端固定有线性滑座65,所述线性滑座65一侧设置有线性滑轨66,所述线性滑座65与线性滑轨66滑动连接,所述线性滑轨66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的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包括:基座1、平移电机2、传动链3、过渡轮4、移动平台5、升降机构6、装卸翻转支架7、卸料气缸8、卸料刮板9、装料刮板10和导向气缸11,所述基座1一端设置有平移电机2,所述平移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平移电机2一端连接有传动链3,所述传动链3设置于通过过渡轮4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与过渡轮4接触配合,所述过渡轮4铰接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上设置有移动平台5,所述移动平台5上固定于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远离移动平台5的一端设置有装卸翻转支架7,所述升降机构6一侧设置有卸料气缸8,所述卸料气缸8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卸料气缸8另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7上,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一端端头设置有卸料刮板9,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另一端端头固定有导向气缸11,所述导向气缸11一端设置有装料刮板10,所述装料刮板10与装卸翻转支架7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1上设置有平移控制机构13,所述平移控制机构13包括平移信号探头131、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和平移接近开关133,所述平移信号探头131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平移信号探头131连接平移电机2,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所述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上设置有平移接近开关133,所述平移接近开关133连接平移电机2;所述平移接近开关支架132设置于基座1两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5上设置有升降控制机构14,所述升降控制机构14包括升降信号探头141、升降接近开关支架142和升降接近开关143,所述升降信号探头141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升降信号探头141连接升降电机61,所述移动平台5上固定有升降接近开关支架142,所述升降接近开关支架142上设置有升降接近开关143,所述升降接近开关143连接升降电机61。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的一种双线性动距自动装卸装置,包括:基座1、平移电机2、传动链3、过渡轮4、移动平台5、升降机构6、装卸翻转支架7、卸料气缸8、卸料刮板9、装料刮板10和导向气缸11,所述基座1一端设置有平移电机2,所述平移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平移电机2一端连接有传动链3,所述传动链3设置于通过过渡轮4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与过渡轮4接触配合,所述过渡轮4铰接于基座1上,所述传动链3上设置有移动平台5,所述移动平台5上固定于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远离移动平台5的一端设置有装卸翻转支架7,所述升降机构6一侧设置有卸料气缸8,所述卸料气缸8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5上,所述卸料气缸8另一端固定于装卸翻转支架7上,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一端端头设置有卸料刮板9,所述装卸翻转支架7另一端端头固定有导向气缸11,所述导向气缸11一端设置有装料刮板10,所述装料刮板10与装卸翻转支架7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5包括链条牵引座51、对齐气缸52和平台本体53,所述链条牵引座51设置于传动链3上,所述链条牵引座51与传动链3卡接,所述链条牵引座51与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链条牵引座51上设置有对齐气缸52,所述对齐气缸52一端固定于链条牵引座51上,所述对齐气缸52另一端固定有平台本体5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