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施工用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6746发布日期:2019-10-09 01:5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施工用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电施工用放线架。



背景技术:

机电施工是实现机器设备和电气线路安装调试的重要工序,在实际机电施工过程中,电气线路的安装敷设尤为重要,是其余设备安装和调试的前提。随着应用端的高速发展,电气线路所用的电线电缆的种类越来越精细化,施工也日趋复杂化,且其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电线电缆在加工生产后通常采用运输盘具进行收线装载,输送至施工现场,因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通常将电缆盘用横轴架起进行被动式放线,其主要不足在于:1)施工拉力将电缆拉细,特别是对于小截面的电缆,严重影响其绝缘质量和导电有效界面;2)电缆在被动放线过程中无退扭处理,扭转效应无法解决,进一步增加施工难度和效率;3) 对于具有金属护层或功能型外护层的电缆,其护层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常出现开裂和磨损等情况。

如何在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机电施工用放线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种机电施工用放线架(以下也称作“机电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承重旋转部、放线部和导向部,其中,所述承重旋转部包括承重旋转基座,第一旋转连接基座和第一旋转轴承,所述放线部包括第一侧板和筒体,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二旋转连接基座、导向支架基座、第二旋转轴承、第一导向支架、第二导向支架和导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基座底部设有与第一旋转轴承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基座顶部周边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扇形连接柱,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基座顶部中间设有圆形连接柱,所述承重旋转基座包括承重旋转基座本体,承重旋转基座本体上设有与第一旋转轴承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设有多个与扇形连接柱位置以及形状相匹配的扇形连接槽,所述第一侧板设有与圆形连接柱位置以及形状相匹配的圆形连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旋转连接基座底部设有与筒体侧壁相匹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旋转连接基座顶部设有与第二旋转轴承形状相匹配的第四凹槽;所述导向支架基座底部设有与第二旋转轴承形状相匹配的第五凹槽,所述导向支架基座顶部设有第一导向支架和第二导向支架,导向轮设置在第二导向支架顶端,所述第一导向支架和第二导向支架均呈圆台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导向支架和第二导向支架与导向支架基座同轴心,第一导向支架和第二导向支架焊接在导向支架基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筒体与第二旋转连接基座通过螺栓进行装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和筒体上设有多个减重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机电施工用放线架具有以下优点:1)纵轴方向放线,通过承重旋转部和导向部的设计,在放线过程中实现退扭,消除了电缆的扭转应力,显著提高放线效率;2)通过导线部的设置,避免了电缆在放线过程中的磨损,提高电缆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电施工用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1-承重旋转基座,A2-第一旋转连接基座,A3-第一旋转轴承,B1-第一侧板,B2-筒体,C1-第二旋转连接基座,C2-导向支架基座,C3-第二旋转轴承,C4-第一导向支架,C5-第二导向支架,C6-导向轮。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电施工用放线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A1-承重旋转基座,A11-第二凹槽、A12-承重旋转基座本体;A2- 第一旋转连接基座,A21-扇形连接柱,A22-第一凹槽,A23-圆形连接柱; B11-扇形连接槽,B12-圆形连接槽。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电施工用放线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B2-筒体,B24-筒体装配连接孔;C1-第二旋转连接基座,C11-第四凹槽,C12-第二旋转连接基座装配连接孔,C2-导向支架基座,C21- 第五凹槽,C3-第二旋转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机电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承重旋转部A、放线部B和导向部C。

如图2所示,所述承重旋转部A包括承重旋转基座A1,第一旋转连接基座A2和第一旋转轴承A3。

具体地,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基座A2底部设有与第一旋转轴承A3 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凹槽A22,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基座A2顶部周边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扇形连接柱A21,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基座顶部中间设有圆形连接柱A23。

所述承重旋转基座A1包括承重旋转基座本体A12,承重旋转基座本体A12上设有与第一旋转轴承A3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凹槽A11。从图 2可见,承重旋转基座本体A12上,第二凹槽A11的外侧,还可设有凹槽,该凹槽可容纳第一旋转连接基座A2底部外侧凸起。

如图1所示,放线部B包括第一侧板B1和筒体B2。第一侧板B1 和筒体B2上设有多个减重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B1设有多个与扇形连接柱A21位置以及形状相匹配的扇形连接槽B11,所述第一侧板B1设有与圆形连接柱A23 位置以及形状相匹配的圆形连接槽B12。

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部C包括第二旋转连接基座C1、导向支架基座C2、第二旋转轴承C3、第一导向支架C4、第二导向支架C5和导向轮C6。

具体地,所述第二旋转连接基座C1底部设有与筒体B2侧壁相匹配的第三凹槽。第二旋转连接基座C1顶部设有与第二旋转轴承C3形状相匹配的第四凹槽C11。

所述导向支架基座C2底部设有与第二旋转轴承C3形状相匹配的第五凹槽C21,所述导向支架基座C2顶部设有第一导向支架C4和第二导向支架C5,导向轮C6设置在第二导向支架C5顶端,所述第一导向支架C5和第二导向支架C6均呈圆台状。

如图3所示,第一导向支架C4和第二导向支架C5与导向支架基座C2同轴心,第一导向支架C4和第二导向支架C5焊接在导向支架基座C2上。第一导向支架C4设置在第二导向支架C5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筒体B2侧壁与第二旋转连接基座C1设有螺栓通孔,筒体B2和第二旋转连接基座C1可通过螺栓进行装配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