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拉结构及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0671发布日期:2019-11-05 23:0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提拉结构及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挂元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拉结构及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竖吊钢板起重钳是一种用于钢板类物品垂直起吊时的吊装工具。通过带有防滑齿牙的钳舌结构对板材进行夹紧,进行板材的立式吊装。该装置技术主要用在外在起重机械等动力的作用下,对质量较重的板材的立式起吊。起吊时对板材的卡紧点(板材的受力点)位于板材的上边缘,依靠钳舌与板材之间的夹紧力,在拉力的作用下起吊重物。

现有的竖吊钢板起重钳对于在夹持板材时,仅在板材的上边缘处施加了夹紧力,起吊过程中若板材发生碰撞,容易造成板材脱离竖吊钢板起重钳,引发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拉结构,能够有效地对板材进行夹持,减少在板材发生碰撞时滑落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吊装置,具有上述的提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拉结构,包括壳体和钳舌,所述壳体具有抵持部,所述钳舌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钳舌与所述抵持部相对应且形成用于夹持待夹持件的夹持空间;

所述钳舌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且能够将所述待夹持件沿长度方向的任一段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沿第一方向开设有贯通的容纳空间,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壁,所述钳舌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能够配合所述抵持部,以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抵持部靠近所述钳舌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起。

可选地,所述提拉结构还包括吊挂组件,所述吊挂组件包括吊杆和连杆,所述吊杆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吊杆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钳舌铰接,所述吊杆沿背离所述钳舌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钳舌与所述抵持部之间的距离减小。

可选地,所述吊挂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当所述弹性件处于拉长状态时,所述钳舌与所述抵持部之间的距离减小,或

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钳舌连接,当所述弹性件处于缩短状态时,所述钳舌与所述抵持部之间的距离减小。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设置有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锁扣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锁扣件铰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扣件和所述连杆连接,所述锁扣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时,同时带动所述钳舌转动。

可选地,所述钳舌包括连接部、铰接部以及夹持部,所述铰接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抵持部相对应且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的外周具有弧形夹持段,所述铰接部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铰接轴相对于所述弧形夹持段的中心偏心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吊杆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导向部配合。

一种起吊装置,包括上述的提拉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提拉结构中钳舌与抵持部相对应形成夹持空间,在外力作用下,钳舌转动与抵持部相互配合从而将待夹持件夹紧,而且能够将待夹持件沿长度方向的任一段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增加了与待夹持件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使夹持位置尽可能的接近待夹持件的重心,能够尽量减小在移动时的摆动,提高对待夹持件夹持的安全性。

本起吊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的提拉结构,具有上述提拉结构的所有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提拉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提拉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提拉结构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提拉结构;10-壳体;11-容纳部;111-抵持部;1111-防滑凸起;12-容纳空间;13-导向部;20-钳舌;21-连接部;22-铰接部;23-夹持部;24-铰接轴;231-弧形夹持段;30-吊挂组件;31-吊杆;32-连杆;33-弹性件;40-夹持空间;50-锁扣组件;51-锁扣件;52-固定件;200-待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提拉结构100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提拉结构100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请参考图1-3。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提拉结构100,用于夹持待夹持件200。提拉结构100包括壳体10、钳舌20和吊挂组件30。壳体10具有抵持部111。钳舌20与壳体10铰接,钳舌20与壳体10的抵持部111相对应,二者形成用于夹持待夹持件200的夹持空间40。吊挂组件30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0,吊挂组件30滑动时作用于钳舌20,带动钳舌20转动。

钳舌20相对于壳体10转动,从而扩大或者缩小钳舌20与抵持部111之间的距离,能够将待夹持件200沿长度方向的任一段夹持于夹持空间40。在下文中,将钳舌20与抵持部111之间的最小距离统称为夹持距离。夹持距离增大时,钳舌20打开,可以将夹持件插入夹持空间40;夹持距离减小时,钳舌20关闭,增大钳舌20和抵持部111施加于待夹持件200上的夹紧力。

现有技术中的起重钳在竖直夹持狭长的板材时,仅能于板材边缘处对其进行夹持,板材的重心离夹持点距离较大,在吊装时出现扰动时,板材晃动较大,难以保证夹紧覆盖有效。而且,用人力拉运到一定高度(或利用高挂定滑轮拉运),与上层结构间距小时,有时候需要将竖直方向的板材人为改变成水平方向,以便横向进入结构平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起重钳无法对板材中部进行夹持,重心离夹持点较远,难以通过人力将其改变成水平方向进入结构平台。

本提拉结构100中钳舌20与抵持部111相对应形成夹持空间40,在外力作用下,钳舌20转动与抵持部111相互配合从而将待夹持件200夹紧,而且能够将待夹持件200沿长度方向的任一段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40,增加了与待夹持件200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使夹持位置尽可能的接近待夹持件200的重心,从而能够尽量减小在移动时的摆动,提高对待夹持件200夹持的安全性。而且,在需要将竖直吊装的待吊装件改变成水平方向时,由于重心靠近吊装点,可以人为地轻易地转动待吊装件,便于其进入结构平台。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提拉结构100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导向部13和容纳部11。导向部13设置于容纳部11的上方,主要用于对吊挂组件30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进行导向。钳舌20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部11。与钳舌20相对应的抵持部111位于容纳部11的内侧壁。容纳部11沿第一方向开设有贯通的容纳空间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吊杆31组件中的吊杆31的移动方向相同,即为图3中的竖直方向。

容纳空间12的上下两侧均能够与外界连通。与如图3所示,容纳部1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钳舌20与抵持部111配合,形成夹持空间40。且沿竖直方向,夹持空间40的上下两侧为贯通的,未受到其他部件的阻碍。沿竖直方向,待夹持件200能够从夹持空间40的一侧插入夹持空间40中,并从夹持空间40的另一侧穿出,待夹持件200能够在夹持空间40中沿竖直方向任意滑动,从而使得钳舌20能够将待夹持件200沿长度方向的任一段夹持于夹持空间40。

抵持部111靠近钳舌20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起1111。通过设置防滑凸起1111能够增加抵持部111与待夹持件200的摩擦力,增加对待夹持件200的夹紧的安全性。

而且位于抵持部111的左右两侧的容纳部11的侧壁也能够对待吊装件宽度方向的两侧起到限位作用。

请在此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钳舌20的转动来扩大或缩小夹持距离,从而实现对待夹持件200的安装与释放以及夹紧。钳舌20包括连接部21、铰接部22以及夹持部23。连接部21大致为杆状型结构。连接部21与吊挂组件30铰接。铰接部22位于连接部21和夹持部23之间。铰接部22通过铰接轴24与壳体10铰接。

夹持部23大致为半圆饼型结构。夹持部23与抵持部111相对应且形成夹持空间40。夹持部23的外周具有弧形夹持段231,铰接轴24相对于弧形夹持段231的中心偏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铰接轴24位于弧形夹持段231中心的下方。当钳舌20相对于铰接轴24顺时针转动时,钳舌20离开抵持部111,夹持空间40扩大,此时可以将待夹持件200插入夹持空间40中,或释放被夹持的待夹持件200。当钳舌20相对于铰接轴24逆时针转动时,钳舌20靠近抵持部111,夹持空间40缩小,从而夹紧位于夹持空间40的待夹持件200。

可选地,弧形夹持段231上设置有防滑齿牙,用于增加夹持部23与待夹持件200的摩擦力。

请在此参考图3。提拉结构100还包括吊挂组件30。吊挂组件30用于在起吊时与吊绳连接,同时也能够作用于钳舌20,带动钳舌20转动,使钳舌20夹紧待夹持件200。

吊挂组件30包括吊杆31和连杆32,吊杆31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0的导向部13。连杆32的一端与吊杆31铰接,连杆32的另一端与钳舌20铰接。吊杆31、连杆32、和钳舌20共同形成了曲柄滑块机构,吊杆31相当于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滑块,连杆32相当于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连杆32,钳舌20相当于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曲柄。

如图3中所示,吊杆31沿背离钳舌20的方向移动时,钳舌20逆时针转动,钳舌20与抵持部111之间的距离减小。同理,吊杆31沿靠近钳舌20的方向移动时,钳舌20顺时针转动,钳舌20与抵持部111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在吊装时,依靠待夹持件200自身的重力,吊杆31相对于钳舌20向上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随着吊杆31的拉扯钳舌20对待夹持件200的夹持力会越来越大,从而增加了对待夹持件200的夹紧,减小了待夹持件200脱落的危险。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设置有锁扣组件50。锁扣组件50主要用于带动钳舌20转动并增加钳舌20的对待夹持件200的夹紧力,减少夹持距离,以便减小待夹持件200脱落的危险。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吊挂组件30还包括弹性件33。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3为拉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3还可以是普通弹簧、橡胶圈、中空橡胶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锁扣组件50包括锁扣件51和固定件52。固定件52的一端与壳体10固定连接,固定件52另一端与锁扣件51铰接。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件5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连杆32的两侧。锁扣件5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件52铰接。锁扣件51能够相对于固定件52转动。

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与锁扣件51和连杆32连接,锁扣件51相对于固定件52转动时,同时带动钳舌20转动。

图3中所示为待夹持件200被夹紧时的状态,即当所述钳舌20与所述抵持部111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弹性件33处于伸长的状态,弹性件33向钳舌20的连接部21施加往上提拉的力,从而能够增加钳舌20的夹紧力。因此,弹性件33能够对钳舌20的夹持起到锁紧保险的作用,即使吊杆31上的牵引绳索松动,吊杆31失去了对钳舌20的牵引作用,由于弹性件33的拉力作用,钳舌20也依然具有对待夹持件200的夹紧作用,不会造成待夹持件200的松脱。

在向下扳动锁扣件51时,锁扣件51相对于固定件52转动,同时,也通过弹性件33向下推动钳舌20的连接部21,使钳舌20转动,夹持距离扩大,插入待夹持件200。然后,将带待夹持件200插入至合适的位置后,往上扳动锁扣件51,弹性件33被拉长,对钳舌20的夹持作用起到锁紧的作用。

通过扳动锁扣件51,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待夹持件200的夹持或释放,增加了操作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3还能够一端与壳体10连接,另一端与钳舌20的夹持部23连接。当钳舌20与抵持部111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弹性件33被缩短。处于缩短的状态弹性件33将钳舌20的夹持部23往下压,以增大夹紧力。

具体地,本提拉结构100主要用于夹持板材,且夹紧提拉的板材的设计最大厚度为10mm,最大宽度为90mm,最大质量为30kg。

本提拉结构100的主体架构采用轻型钢材制作,以便轻型便携,有利于人工高空拉运材料时使用。

本提拉结构100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需要向外向下拉动锁扣件51,弹性件33缩短,并带动钳舌20转动,钳舌20的夹持部23往上转动,夹持距离增大,将需要提拉的待夹持件200穿入夹持空间40(钳舌20与抵持部111之间),根据需要夹持于待夹持件200的长度方向上的任一段,然后往上推动锁扣件51,使锁扣件51抵接于壳体10,弹性件33被拉长,并带动钳舌20转动,夹持部23往下转动,夹持距离减小,待夹持件200被夹紧,拉动吊杆31上的拉环,吊杆31、连杆32和钳舌20形成曲柄滑块机构,越往上拉,钳舌20对待夹持件200的锁紧力越大,达到安全提拉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提拉结构100在夹持时,能够覆盖板材长度方向的一段,增大了摩擦面积,提高了夹紧的安全性;贯通的夹持空间40使得能够对待夹持件200沿长度方向的任一段进行夹持,使夹持位置尽量靠近夹持点,在提拉过程中受晃动、碰撞等外力作用时,待夹持件200不宜脱落。

实施例2

一种起吊装置,包括上述的提拉结构100。该起吊装置还可以包括拉绳,拉绳的一端固定于吊杆31的吊环上,通过拉动拉绳的另一端来拉动夹持有待吊装件的提拉结构100。通过实施例1中的提拉结构100能够方便地将需要提拉的待吊装件进行夹紧,并且不易松脱,具有提拉结构100的所有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