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0105发布日期:2020-04-28 20:3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薄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是一种薄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薄板的输送,例如厚度仅0.3~1.1mm的玻璃薄板,是现今面板生产时的必要过程,而每一道加工程序之间的输送其所可能造成的薄板碎裂问题,让薄板输送成为各家厂商于生产制造面板,尤其是显示面板或触控面板时,甚为重视的事项。一般而言,现有搬运薄板的装置为利用驱动马达驱动复数滚轮转动,薄板在复数滚轮上方传送时,如滚轮之间的距离较大,薄板前缘于进入下一个滚轮的上方之前,在未获支撑的情况下,会因自己的重量而下垂,以致撞击下一个滚轮,容易影响到薄板的生产良率。如第一图与第二图所示,习知薄板输送装置1’与2’让薄板放置于传送滚轮上方进行传送,为有足够的支撑力以避免薄板前缘撞击滚轮,整体的传送滚轮ro必须增加数量,导致整体结构较为复杂。

近来,显示面板的发展方向为薄型化及大型化,例如:液晶电视、电浆电视的显示面板,以致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材亦是往大型化及薄型化的方向发展。于在生产制造时,习知的滚轮输送系统利用滚轮作为支撑及输送玻璃基材的媒介,此会在输送过程中,因滚轮与玻璃基材的多次接触而造成玻璃基材表面的损伤(例如刮伤、撞伤等),进而影响产品良率,因此如何调整玻璃基材与滚轮的之间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课题,且玻璃基材大型化,为取得足够的支撑力,滚轮的数量也必须增加许多,导致结构更复杂。故已有于滚轮之间设置气浮装置的方式,利用该气浮装置向上喷出的气流对玻璃基材提供支撑力,而无须增加滚轮的数量,并藉此减少玻璃基材的表面损伤,但此方式会有气浮装置的支撑力过大,而造成滚轮未能与玻璃基材接触,导致习知薄板输送装置发生无法利用滚轮的摩擦力以输送薄板的问题。

基于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板输送装置,其藉由出气装置喷出可以产生平行气流分量或平行气流的气流,使薄板的上方与下方因平行气流分量或平行气流致有气体压力差以对薄板产生下压力,令薄板受到下压力量而接触输送装置,让输送装置经由摩擦力以输送薄板,所以改善气浮装置支撑力过大所致的无法输送问题,并减少整体输送装置所需的动力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薄板输送装置,其利用薄板的上方与下方的气体压力差以产生一下压力,使薄板因该压力而接触输送装置,由输送装置利用摩擦力以输送薄板。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薄板输送装置,其包含:一板体、多个支撑装置、至少一出气装置与至少二输送装置,该多个支撑装置与该至少一出气装置设于该板体上,该至少二输送装置穿设于该板体。其中一薄板透过该多个支撑装置的支撑力而进入该至少一出气装置与至少二输送装置其所在区域,其中该至少一出气装置位于该至少二输送装置旁边,该至少一出气装置输出至少一可产生平行气流分量或平行气流的气体至该薄板与该板体之间,该平行气流分量或该平行气流使该薄板与该板体之间的气体压力小于该薄板上方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下压力至该薄板,令该薄板接触该至少二输送装置,由该至少二输送装置利用摩擦力输送该薄板。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至少一出气装置具有至少一出气口,输出该至少一可产生该平行气流分量或该平行气流的第一气体至该薄板与该板体之间,该平行气流分量或该平行气流使该薄板与该板体之间的气体压力小于该薄板上方的气体压力,而产生该下压力至该薄板,以使该薄板接触该至少二输送装置,让该至少二输送装置利用摩擦力输送该薄板。

接上述技术方案,更包含至少一导流件,其设置于该至少一出气装置上,该至少一出气装置依据该至少一导流件设置至少一出气口,该至少一出气装置依据该至少一导流件往该至少一出气口输出该至少一第一气体,以喷发该至少一第一气体。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至少一出气装置具有至少一出气口与至少一扰气件,该至少一扰气件设置于该至少一出气口上,该至少一出气装置往该至少一出气口输出该至少一第一气体并经该至少一扰气件导引至该至少一扰气件的周缘喷发。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多个支撑装置为多个滚轮或多个气浮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其为习知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其为习知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与图4b:其为图3的aa线与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a至图5f: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薄板输送示意图;

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与图7b:其为图6cc线与dd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a至图8f: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薄板输送示意图;

图9a至图9f: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薄板输送示意图;

图10a至图10f: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薄板输送示意图;

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2:其为图11的ee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号对照说明】

1’习知薄板输送装置

2’习知薄板输送装置

1薄板输送装置

2薄板输送装置

3薄板输送装置

4薄板输送装置

5薄板输送装置

10板体

10a支撑件

12出气装置

12a出气装置

12b出气装置

122导流件

124扰气件

20第一输送装置

22第一开口

30第二输送装置

32第二开口

aa轴心线

ap供气装置

ca第一气体

cc轴心线

c轴心

d上升方向

dp下压力

dr驱动装置

f1固定件

fx固定装置

ff推力

h间隔

h1第一间隔

h2第二间隔

out出气口

p支撑装置

pa平行气流分量

pf第二气体

r径长

ro传输滚轮

sf正向力

sh薄板

t厚度

up升降装置

up1气压缸

up2支撑杆

up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特用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有鉴于习知输送装置对于薄板表面以及输送过程中的影响,据此,本实用新型遂提出一种薄板输送装置,以解决习知技术所造成的问题。

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薄板输送装置所包含的特性、所搭配的结构:

首先,请参阅图3至图4b,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图3的aa线与bb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至图4b所示,一种薄板输送装置1,其包含一板体10与至少二输送装置20、30,其中板体10上设有至少一出气装置12与多个支撑装置p,其中本实施例以一出气装置12以及一第一输送装置20与一第二输送装置30作为举例说明。该板体10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开口22与一第二开口32,该至少一出气装置12位于该第一开口22与该第二开口32之间。该第一输送装置20设置于该第一开口22,该第二输送装置30设置于该第二开口32,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的径长r超过该板体10的厚度t,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位于一轴心线aa上。该些个支撑装置p设置于该二输送装置20、30之前。如图4a与图4b所示,该出气装置12与该些个支撑装置p为连接多个供气装置ap。

本实用新型的薄板输送装置的薄板输送示意图如图5a至图5f所示,其中,当一薄板sh位于该板体10上时,该薄板输送装置1为藉由该出气装置12产生至少一第一气体ca至该薄板sh,该第一气体ca的出气气流于该薄板sh下方形成平行气流分量pa,也就是该薄板sh与该板体10之间形成平行气体分量pa,进一步使该薄板sh下方形成负压,因而导致该薄板10上方的气体压力大于该薄板10下方的气体压力而对应产生一下压力dp,用以让该薄板sh接触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以受到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的正向力sf,而让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以摩擦力输送该薄板sh。

承接上述,该薄板输送装置1输送该薄板sh的输送方法详细如下所述。如图5a至的5c图所示,当该薄板sh并未遮蔽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时,该出气装置12并未出气,该些个支撑装置p产生多个第二气体pf至该薄板sh,用以形成支撑力于该薄板sh下方,使该薄板sh的前缘在遮蔽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之前,不会因自身重量而下垂,因而维持该板体10与该薄板sh之间具一第一间隔h1。

如图5d至图5f所示,基于该薄板sh遮蔽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该出气装置12产生至少一第一气体ca至该薄板sh,该第一气体ca的出气气流于该薄板sh下方形成平行气流分量pa,进一步使该薄板sh下方形成负压,因而导致该薄板10上方的气体压力大于该薄板10下方的气体压力而对应产生一下压力dp,该下压力dp令该薄板10接触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由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分别经由摩擦力对该薄板sh产生向前的推力ff,用以输送该薄板10。

因此,该些个支撑装置p藉由该些个第二气体pf提供支撑力于该薄板sh,以避免该薄板sh的前缘在遮蔽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之前,因自身重量致下垂而撞击该第一输送装置20或该第二输送装置30,造成毁损。

再者,该些个支撑装置p的分布区域大于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的分布区域,或者大于该出气装置12的分布区域。另外,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连接该轴心c,该轴心c则连接该驱动装置dr,而该驱动装置dr与该轴心c为连接该二升降装置up,其中该升降装置up进一步设有一连接件up3,其中该连接件up3为一套筒以套设该轴心c,藉此透过该升降装置up固定该轴心c,以及固定并支撑该驱动装置dr。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薄板输送装置1的实施方式说明,除此之外,进一步参阅图6至图8f,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cc线与dd线的剖面示意图与另一实施例的薄板输送示意图。其中图3至图5f与图6至图8f的差异在于图6至图8f的薄板输送装置2进一步设置多个出气装置12a,再者,该些个出气装置12a分别进一步设有一导流件122,且该些个出气装置12a分别依据该导流件122设有多个出气口out,该导流件122导引该些个出气装置12a所产生的第一气体ca往该些个出气口out喷发,本实施例为该第一气体ca往12点钟、3点钟、6点钟及9点钟4个方向喷发但不限于此,更可进一步设置较多个出气口而形成较多方向的气体喷发,例如:8个出气口out而形成8个方向的气体喷发。进一步参阅如图8d至图8f所示,基于该第一气体ca形成该平行气流分量pa,因而形成该下压力dp,其余输送原理已于上述实施例阐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此外,请进一步参阅图9a至图9f,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薄板输送示意图。其中图8a至图8f与图9a至图9f的差异在于图8a至图8f的该薄板输送装置2的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为高于该第一开口22与该第二开口32,图9a至图9f的该薄板输送装置3的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为低于或相当于该第一开口22与该第二开口32的位置。其中如图9a至第9c图所示,该薄板sh未遮蔽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时,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的顶端并未高于该第一开口22与该第二开口32,同时该些个支撑装置p为产生该些个第二气体pf用以支撑该薄板sh。

其中,本实施例的多个升降装置up为气压缸作为举例,该些个升降装置up连接该轴心c与该驱动装置dr,以支撑该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上升至可使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与该薄板sh之间具有一间隔h的位置,或者依据用户的需求而调整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的高度,且该些个升降装置up分别经由一支撑杆up2连接至该驱动装置dr与该连接件up3,以定位该驱动装置dr与该轴心c的高度。

接续上述,如图9d至图9f所示,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于该薄板sh遮蔽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时,依据一上升方向d升高至接触该薄板sh,也就是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藉由该些个升降装置up上升,进而高于该第一开口22与该第二开口32以接触该薄板sh,因而对该薄板sh提供正向力sf,又,本实施例为一出气装置12,提供该第一气体ca至该薄板sh而形成该平行气流分量pa,藉此提供该下压力dp至该薄板sh,因而让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分别经由摩擦力对该薄板sh产生向前的推力ff,用以输送该薄板10。

其中,本实施例的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的高度调整是透过该些个升降装置up实现上升与下降,并透过连接该轴心c与该驱动装置dr,以定位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的高度。

请进一步参阅图10a至图10f,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薄板输送示意图。其中图9a至图9f与图10a至图10f的差异在于图10a至图10f的薄板输送装置4进一步设置多个出气装置12a于该板体10上,再者,该些个出气装置12a的出气口分别进一步设有一导流件122,该导流件122导引该些个出气装置12a所产生的第一气体ca往全方向喷发,本实施例为该第一气体ca往12点钟、3点钟、6点钟及9点钟4个方向喷发但不限于此,更可进一步成环形喷发。进一步参阅如图8d至图8f所示,基于该第一气体ca形成该平行气流分量pa,因而形成该下压力dp,其余输送原理已于上述实施例阐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另请参阅图11与图1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1ee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6至图7a与图11至图12的差异在于图6至图7a的该薄板输送装置2将该些个出气装置12a的该些个导流件122分别设置于该板体10内,而图11至图12的该薄板输送装置5将多个出气装置12b的多个扰气件124分别经由多个支撑件10a设置于该板体10上,并遮蔽该些个出气装置12b的出气口,藉由扰气件124位于出气口out上方,而让向上喷发的第一气体ca往该些个扰气件124的周缘导引,使第一气体ca受导引至该些个扰气件124的周缘外侧。

藉由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藉由该下压力dp使该薄板sh与该至少二输送装置接触,而用于输送该薄板sh,且本实用新型的薄板输送装置将该薄板sh维持于一固定高度,例如:第一高度h1或第二高度h2,因而避免该薄板sh的边缘于该薄板输送装置之间垂下而撞击该薄板输送装置内的输送装置。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该些输送装置20、30为经由轴心c同轴连接至一驱动装置dr,并藉由该驱动装置dr驱动该些输送装置20、30以摩擦力输送该薄板sh。

此外,上述的该些个支撑装置p更可进一步改装为有弹性的滚轮,该些个滚轮的摩擦阻力小于该至少二输送装置的摩擦力,藉此让该至少二输送装置的摩擦力对该薄板sh形成推力,用以输送该薄板sh。以上所述的升降装置up为以气压缸up1连接支撑杆up2作为举例说明,除此之外,更可使用齿轮连动装置驱动该些个支撑杆up2上升下降,其中该些个支撑杆up2插设于该些个气压缸up1,该些个支撑杆up2连接至该驱动装置dr,并经一连接件up3连接至该轴心c,如此该些个升降装置up藉由该些个气压缸up1、该些个支撑杆up2、该连接件up3与该轴心c、该驱动装置dr的连接关系,用以定位该第一输送装置2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30的高度,以及该板体10与该薄板sh的间隔。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该些个输送装置20、30以同轴心驱动的设置方式作为举例说明,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该些个输送装置20、30更可为非同轴驱动的设置方式,例如:以多个轴心c驱动该些个输送装置20、30转动。另外,上述实施例的薄板输送装置1-5经由多个固定装置fx连接多个固定件f1,再由该多个固定件f1连接该板体10,以固定并支撑该板体10。

上文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